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22到2020-07-1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绪论 单元测验:

1、 问题:一、非营利组织的利润分配限制(profit distribution restrictions)是衡量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标准之一,下列表述最正确的是( )。
选项:
A:非营利组织不能把扣除成本后的净收入分配给建立者、捐助者和成员。
B:非营利组织不能随意使用扣除成本后的净收入。
C:非营利组织不能把扣除成本后的净收入转移用途。
D:非营利组织不能给雇员发放高额薪酬。
答案: 【非营利组织不能把扣除成本后的净收入分配给建立者、捐助者和成员。

2、 问题:二、美国学者萨拉蒙指出,非营利组织需要满足五个条件,它们是( )。
选项:
A: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非政治性、志愿性
B: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非宗教性、志愿性
C: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性
D: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答案: 【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3、 问题:三、依据组织公益属性的差别,可以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 )两类。
选项:
A:基金型组织与实体型组织
B:官办型组织与民间型组织
C:公益型组织与互益型组织
D:会员型组织与非会员型组织
答案: 【公益型组织与互益型组织

4、 问题:四、非营利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引发美国社会关注,主要是由于( )。
选项:
A:参与1969年税法改革
B:洛克菲勒等基金会的资助
C:霍普金斯等大学的研究
D:迁往政治中心
答案: 【参与1969年税法改革

【作业】第一章 绪论 非营利组织概述

1、 问题: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评分规则: 【 非营利性
非政府性
公益性或互益性

【作业】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单元作业(二选一)

1、 问题:1、请结合自由与秩序的关系谈谈你对非营利组织自治性特征的认识。
评分规则: 【 (1)自由和秩序是辨证的(2)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是不可以无秩序而有自由(3)自治性指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4)完全独立于环境系统的组织自治是不存在的(5)自治性特征取决于组织对资源获取途径的依赖程度

2、 问题:2、请结合组织宗旨谈谈你对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特点的认识。
评分规则: 【 (1)非营利性指不以营利为宗旨,并非不能获得组织收益(2)没有营利的动机(3)无个人拥有组织权益股份(4)组织权益不得任意出售和交换(5)不能以任何方式给予资金捐助者或赞助人财务上的受益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单元测验

1、 问题:一、西方中世纪的世界观中,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权力来源,它们是( )。
选项:
A:世俗权力与精神权力
B:天赋权力与君主权力
C:神权与教权
D:强制权力与协商权力
答案: 【世俗权力与精神权力

2、 问题:二、根据萨拉蒙对41个国家非营利组织的研究,非营利性部门的平均规模占各国GDP的( )左右。
选项:
A:5%
B:10%
C:15%
D:20%
答案: 【5%

3、 问题:三、下列( )团体属于我国《社团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的范围。
选项:
A:中华全国总工会
B:中国红十字会
C:高校学生会
D: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答案: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4、 问题:四、我国一般将需要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 )等三类。
选项:
A:商会
B:民办非企业单位
C:社区组织
D:村民委员会
答案: 【民办非企业单位

5、 问题: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的内生性驱动力包括( )
选项:
A:创立者与追随者愿景的驱动
B:组织使命的驱动
C:社会的需要
D:组织改革的驱动
答案: 【创立者与追随者愿景的驱动;
组织使命的驱动;
社会的需要

6、 问题:一个好的、有潜力的非营利组织应该源于愿景和使命的驱动。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强调:“非营利组织的原动力在于美好的愿景”,参加非营利组织的人因为共享愿景而走到一起,建构组织的使命,从而创立非营利组织,并为共享和实现愿景与使命而奋斗。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 单元测验:

1、 问题:一、( )与父权家庭制度的稳定使公私观念清晰化。
选项:
A:经济私有制的进程
B:公共领域的出现
C:国家的出现
D:阶级的出现
答案: 【经济私有制的进程

2、 问题:二、古希腊对于公民的认定是与财产权、伴随财产权的公共事物管理权以及(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选项:
A:公共义务
B:公共舆论
C:公共资源
D:公共参与
答案: 【公共义务

3、 问题:三、由于市场失灵和( ),非营利组织的替代价值呈现出来。
选项:
A:政府失灵
B:契约失灵
C:合约失灵
D:志愿失灵
答案: 【政府失灵

4、 问题:四、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可以理解为( )。
选项:
A:一个人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B:排斥他人消费是没有必要的
C:排除他人消费在技术上和成本上不可行
D:物品的消费不存在拥挤现象
答案: 【排除他人消费在技术上和成本上不可行

【作业】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关系

1、 问题: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关系?
评分规则: 【 1.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保障构成的整体。市民社会属于客观精神发展的第三阶段即伦理范畴,是介于家庭生活和政治国家之间的一个特殊领域,它的形成比国家晚。2.黑格尔首次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剥离出来,从学理上完成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由重合到分野的历史过程。它把“市民社会”叫作“外部的国家,即需要和理智的国家”,以区别于他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或政治国家。
1.马克思把社会存在分为市民社会和国家两个方面。市民社会构成社会存在的物质生活领域,以物质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国家则构成了社会存在的政治生活领域,以政治活动为内容。1.马克思认为,在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市民社会的成员组成了国家;市民社会的经济基础促成了国家;市民社会的目的和任务呼唤着国家。市民社会是国家决定性的因素,是国家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黑格尔“市民社会”是从属于国家地位的概念,马克思则在继承和扬弃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将“市民社会”改造成为构筑唯物史观理论大厦的重要范畴,在这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超越,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根本性转变。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与合作行为 单元测验:

1、 问题:一、社会理性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其实质是( )。
选项:
A:反复策略权衡
B:利益最大化
C:损失最小化
D:不计较得失
答案: 【反复策略权衡

2、 问题:二、不合作是“囚徒困境”唯一稳定的策略,克服投机行为需要共同利益认识与( )两个要素。
选项:
A:挑战容忍极限
B:加强惩罚
C:利他行为
D:达成约定
答案: 【达成约定

3、 问题:三、个人权利是否定意义上的权利,这句话的意思是( )。
选项:
A:每个人的个人权利都不允许其他人侵犯
B:每个人的个人权利都需要维护其实现
C:如果个人权利受到侵犯,个人可以反抗
D:不能否定你的个人权利,但不表示肯定你的个人权利应该得到实现
答案: 【不能否定你的个人权利,但不表示肯定你的个人权利应该得到实现

4、 问题:四、非营利组织所倡导的公共利益是( ),是维持合作的基础之一。
选项:
A:创设出来的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