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2-25到2021-05-28

第一周 绪论 第一章测试

1、 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中,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规模、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均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人类的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选项:
A:可持续发展理念 
B:经济优先理念
C: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先发展后治理
答案: 【可持续发展理念 

2、 问题:如果从地理学思想和体系上来看,近代地理学可分为()个传统与学派。
选项:
A:1
B:2
C:3
D:4
答案: 【3

3、 问题: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特点是:
选项:
A:强调地理的统一性 
B: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化  
C:地理学研究的数量化 
D:注重人的行为选择 
E:从生态的角度看人和自然的关系
答案: 【强调地理的统一性 ;
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化  ;
地理学研究的数量化 ;
注重人的行为选择 ;
从生态的角度看人和自然的关系

4、 问题:第一位给近代地理学比较明确定义的学者是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下列哪些观点是他提出的?
选项:
A: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方。
B:地理学的特殊目的是集中研究地球表面上相互联系的各种现象。
C:为了要取得有益的可靠的结论,地球表面上任何部分的地理研究都必需以详细描述自然现象开始,然后推进到地球表面的其他现象与基本的自然结构的关系。
D:地理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发掘人类和物质的地球以及与自然现象也有联系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关系。
答案: 【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方。;
地理学的特殊目的是集中研究地球表面上相互联系的各种现象。;
为了要取得有益的可靠的结论,地球表面上任何部分的地理研究都必需以详细描述自然现象开始,然后推进到地球表面的其他现象与基本的自然结构的关系。;
地理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发掘人类和物质的地球以及与自然现象也有联系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关系。

5、 问题:计量运动是使地理学从近代阶段跨入现代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一周 绪论 第一章作业

1、 问题:结合地理学的发展历史,阐述计量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以及数学方法在地理学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评分规则: 【 地理学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古代地理学阶段、近代地理学阶段和现代地理学阶段,而计量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的课程,是地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平台课,在地理学科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起着基础而又重要的作用。数学方法的引入使地理学进入到了现代阶段,因此数学方法在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中作用非常重要。

2、 问题:结合在地理学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的流程图,阐述如何在具体地理学问题的研究中使用数学方法。
评分规则: 【 首先,根据地理学的综合思维提出对具体地理问题的概念模型,从这个概念模型可以得出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规则,可以对这个关联规则进行数学的表达,表现为数学模型,或者说数学公式。对这个数学公式的因果关系可以因为具体的地理学问题可以赋予物理学的、化学的或者生物化学的机理。由这个关联规则可以设计多学科的实验,包括地理实验来验证这个关联规则是否是正确的,或者对关联规则进行校正,或者说调整。根据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规则可以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进一步,宏观决策在执行中可能会使具体地理问题的表现有所变化,那么可以继续探索新的关联规则,或者对关联规则进一步深化。从而使得学科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而使得学科得到不断的发展。因此可以看出,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引入数学方法之后也可以使决策科学化、管理科学化。

3、 问题:请试着阐述数学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评分规则: 【 数学在地理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定量化的描述、准确的解释和精确的预测。对于地理学而言,为了研究在空间上分布于地球表面不同位置、不同分布形态的不同类型的地理现象或者地理实体,首先将地物进行抽象描述,描述为点、线、面,甚至体,地理学用不规则多边形来表示各种行政区、流域等地理实体,用等值面来表示气压、温度的分布等地理现象;说到地理区域时,从自然地理特征角度描述其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光照时数、积温等指标值;数学方法的第二个作用解释作用;如城市噪音空间分布图是对噪声的空间分布的形象、直观的描述,说明了噪声随距离的衰减作用;在相关和回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非线性回归,更能反映地理系统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比如钢铁产量在一定时期,可以一定程度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钢铁的生产是煤炭资源、发电能力和铁矿资源以及生产的技术水平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第二周 地理数据系统 第二章测试

1、 问题:在统计上,通过对各取值之间的()测定来反映现象总体中各个体之间的差异程度。
选项:
A:集中程度 
B:离散程度
C:均值
D:中位数
答案: 【离散程度

2、 问题:空间数据包括了三个维度,分别是()。
选项:
A:空间属性特征  
B:属性特征
C:时态特征
D:数量特征
答案: 【空间属性特征  ;
属性特征;
时态特征

3、 问题:标志按照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选项: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定性标志
D:定量标志
答案: 【品质标志 ;
数量标志;
定性标志;
定量标志

4、 问题:离差平方和从总体上衡量一组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是各数值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的总和。()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离差平方和从总体上衡量一组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是各数值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的总和。()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统计学是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各学科领域问题的工具,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认识客观现象的数量规律。()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二周 地理数据系统 第二章作业

1、 问题:在地理学问题的频数分布的类型主要是什么形状的?
评分规则: 【 频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钟形分布、U形分布和J形分布。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较多,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如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年降水量的频数分布;U形分布是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较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特征,人口死亡率呈U形分布;J形分布的特征是“一边小,一边大”,即大部分变量值集中在某一端的分布,有正J形分布和反J形分布两种类型。正J形分布是频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多,如投资额按利润率大小分布,一般是正J形分布;反J形分布是频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减少,如图所示。例如在企业中成年人数按年龄大小分组,表现出年龄越高,人数越少的趋势。

2、 问题:如果要来衡量和比较我国南方的河流和北方的河流的流量在一年内的变化特征,可用哪些指标来衡量?
评分规则: 【 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或标准差系数,是为了消除变量平均数不等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根据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变异系数越大,河流的流量的季节变化越大, 一般来讲北方河流的变异系数较大,而南方河流的变异系数较小。

3、 问题:定序尺度是一种品质标志,为什么说它也包含了“量”的差异?
评分规则: 【 定序尺度,又称序数尺度、顺序尺度等,是一种品质标志,利用它不仅能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还可确定这些类别的等级差异或序列差别。如,对土壤盐碱化程度分为无盐碱、轻度盐碱、中度盐碱和重盐碱(盐碱土)四个等级,事实上也是对土壤盐碱化程度的一种“量”的刻画。显然,定序尺度对事物的计量要比定类尺度精确些,但它至多测度了类别之间的顺序,而未测度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定序尺度的计量结果主要数学特征是“﹤”、“=”和“﹥”,也就是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因此,也包含一定程度的“量”的差异。

【作业】第三周 空间分布的测度 第三章作业

1、 问题:试说明用最近邻指数R来表征点状分布的模式的方法和意义。
评分规则: 【 最近邻指数R或叫R尺度,是用所有的点随机分布时的平均距离与借助图像观测到的实际的点的分布格局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的比值,这个比值可以来表征点状分布的模式。对于完全相同的区域相同的点数,点的不同分布模式和对应的R值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当R=1时,则点状分布呈现完全的随机分布,以R=1,也就是完全的随机分布为界限,当R值<1时,当它越接近于0,表明点的分布模式越趋于聚集分布,当R值>1时,R值越大,表明点的分布模式越趋于均匀。最近邻指数R来表征点状分布的模式可以建立R值和分布模式图谱之间的对应关系。

2、 问题:试说明用网络图的理论和方法表达地理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评分规则: 【 网络图是指仅由一些点以及点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图形,来表达确定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具备或不具备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学系统,或者说一系列线状分布要素互相交叉,形成结点或顶点,连接结点的各种有实质意义的曲线或直线称为边或者弧。结点、边以及结点与边的对应关系三方面构成图论中的网络图的要素,网络图也被简称为网络。地理学关注各种地理事物在空间中的联系,尤其关注各种事物在空间维度上的相对位置和相互联系,在空间的框架中对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利用网络图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将一些复杂的地理学问题模型化并求解。

3、 问题:试说明洛伦茨曲线进行离散型空间分布的测度的具体做法和意义。
评分规则: 【 洛伦兹曲线可用于空间单元的分布的描述,也可用于不同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对比研究,它是研究离散区域分布的重要方法。Lorenz曲线实际上是某种频率或者百分比累计曲线,通过对各个离散区域内的某些要素分布的集中程度进行测度的方法,得到定量的表述,以便于比较分析。用L(x)来表示待研究的要素的累积频率的分布,用J(x)表示 “标准分布”,如果频率或者百分比分布从小到大排列的累计,则为凹形表示;频率或者百分比分布从大到小排列的累计,则为凸形表示,通过对待研究要素和标准分布进行比较,即可定量化地表示出待研究的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和标准分布的离差越大,则表明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和标准分布越接近则表明分布越均匀。

第三周 空间分布的测度 第三章测试

1、 问题:地理学中通常用线状分布来表达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分为:
选项:
A:具体的联系
B:抽象的联系
C:具体的联系和抽象的联系  
D:直接联系
答案: 【具体的联系和抽象的联系  

2、 问题:网络图的测度方法包括了以下:
选项:
A:关联矩阵法
B:邻接矩阵法 
C:距离矩阵法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关联矩阵法;
邻接矩阵法 ;
距离矩阵法

3、 问题:Lorenz曲线的表示方法有:
选项:
A:凹形表示,即频率或者百分比分布从小到大排列累计;
B:凸形表示,即频率或者百分比分布从大到小排列累计。
C:直接表示
D:间接表示
答案: 【凹形表示,即频率或者百分比分布从小到大排列累计;;
凸形表示,即频率或者百分比分布从大到小排列累计。

4、 问题:地理现象或者地理实体将以规则或者聚集的模式出现,则说明某种力量或者机制来“安排”这个现象,或者说这些地理现象或者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就体现出了某种联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地理现象或者地理实体将以规则或者聚集的模式出现,则说明某种力量或者机制来“安排”这个现象,或者说这些地理现象或者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就体现出了某种联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高程曲线以一个地区高于或低于不同高度的面积,或者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百分比表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