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15到2022-01-1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教育 作业1:我的科学自传

1、 问题:请完成科学自传的写作科学自传是一篇写作,你可以描述你的个人成长经历,并使用自己的经验来定义你认为的科学。 第一步,请你回顾关于科学最早的记忆和感受,即使回忆不起早期学习科学的经历,请推测可能的原因。然后继续回顾在学校学习科学的经历直到大学阶段,解释科学涉及的内容。进而回顾校外科学经验,是否认识科学工作者或者科学家?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做什么?第二步,描述了个人的经历后,重读自己的作文并进行分析。思考为什么这些经历脱颖而出,而不是其他的经历?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科学体验的一般特征是什么?从学生的视角看,对你有效或者无效的各种活动或者教师的特征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有效或无效?尽可能坦诚地回应这些问题。思考和写作是迈向科学教学的第一步。第三步,请你对科学下定义,“科学是什么?”。请学生解释个人的科学经验(正面和负面),塑造自己对科学的定义。 在完成作业后,请你根据以下评价量规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估(反思)你完成这个评分量规(10分): 缺失一般/好很好第1部分 – 个人科学经历的描述描述了小学/中学的科学记忆 0 10 20高中/大学科学记忆描述0510非学校科学经历描述0510第2部分 – 有效科学教学的特点   科学经验解释01020科学定义联系个人经验01020综合质量、分析、反思01020
评分规则: 【 你的作文至少需要800字以上。你所描述的个人经历不会被评价,因为撰写个人叙述的内容没有好坏,真实的就是最好的。您的成绩将取决于您的论文符合作业目的的程度,即反思分析和评价您的个人体验。你的个人经验固然是很重要的; 概括、分析和反思它们如何以及为什么影响你当前对科学的理解和态度更加重要。打分的规则参考作业要求的评价量规。

【作业】第四章 科学方法教育 作业2: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科学调查

1、 问题:生活中的科学调查/实验这份任务的目的是启发大家思考如何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生活中的问题。最终成果请撰写一份书面报告。附件提供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其中奥利奥的研究来自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的学生作品,溏心蛋和牙膏的研究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作品。这些作品并非尽善尽美,开启你的创造力,相信你一定会完成得更独特、更新颖。
评分规则: 【 确定产品/科学主题并确定特征
项目设计和施工的完整性
表达的清晰度
书面报告的彻底性
调查的一般特征(重要性,程序方法和概念逻辑)

第五章 科学教学设计和教学基本技能 单元测验

1、 问题:以下关于科学本质论述正确的是
选项:
A: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
B:科学知识是不可改变的
C:科学知识很容易就可推翻
D:科学可以提供所有问题的完整解答
答案: 【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

2、 问题:以下关于科学本质论述错误的是
选项:
A:科学知识很容易就可以推翻
B: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
C: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变的
D:科学无法提供所有问题的完整解答
答案: 【科学知识很容易就可以推翻

3、 问题:合理用脑的论述错误的是
选项:
A:通宵熬夜
B:适量运动
C:艺术浸润
D:均衡饮食
答案: 【通宵熬夜

4、 问题:大脑需要充分的休息,是因为
选项:
A:脑是具有内在节律的自然生命体
B:脑呈现出遗传和环境作用的差异
C:脑同时对整体和局部进行加工
D:脑的运作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
答案: 【脑是具有内在节律的自然生命体

5、 问题:在教学中导课时常应用设置问题情境激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试误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属于以下哪一个
选项:
A:准备律
B:近因律
C:练习律
D:效果率
答案: 【准备律

6、 问题:在教学中帮助个体体验成功是基于大脑的哪一个特点
选项:
A:脑的认知与情感渗透并交互作用
B:脑对事物意义探寻具有生存功能
C:脑是具有内在节律的自然生命体
D:脑同时对整体和局部进行加工
答案: 【脑的认知与情感渗透并交互作用

7、 问题: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越快
选项:
A:频因律
B:近因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E:效果律
答案: 【频因律

8、 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处于“饥饿状态”,要具有学习的动机。比如在教学中导课时常应用设置问题情境激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选项: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近因律
答案: 【准备律

9、 问题: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厌恶刺激的出现
选项:
A:正惩罚
B:负惩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
答案: 【正惩罚

10、 问题: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厌恶刺激的解除
选项: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 【负强化

11、 问题: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的理论是
选项: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答案: 【行为主义理论

12、 问题:学习按照复杂程度分为8个层级,依次是
选项:
A:“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锁”-“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
B:“信号学习”- “动作链锁”-“刺激-反应学习”- “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
C:“刺激-反应学习”-“信号学习”- “动作链锁”-“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
D:“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锁”- “辨别学习”-“言语联想”- “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
答案: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锁”-“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

13、 问题: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
选项:
A:进入情景-搭建支架-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教学评价
B:进入情景-自主探索-搭建支架-协作学习-教学评价
C:自主探索-进入情景-搭建支架-协作学习-教学评价
D:进入情景-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搭建支架-教学评价
E:进入情景-搭建支架-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教学评价
答案: 【进入情景-搭建支架-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教学评价

14、 问题: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
选项:
A: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小组交流协作学习-师生交互评价矫正-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B:创自主学习尝试解决-设情境确定问题-小组交流协作学习-师生交互评价矫正-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C: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小组交流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师生交互评价矫正-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D: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师生交互评价矫正-小组交流协作学习-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E: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小组交流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师生交互评价矫正-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答案: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小组交流协作学习-师生交互评价矫正-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15、 问题:著名的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二十多岁时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在黑猩猩群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持久不懈的观察研究工作,并写下《黑猩猩在召唤》一书。请问珍妮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主要采用的观察类型是哪一种?
选项:
A:自然情境观察
B:系列观察
C: 定量观察
D:实验观察
答案: 【自然情境观察

16、 问题:科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错误的是
选项:
A:以学生为中心
B: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
C: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
D:以学科知识的重难点为中心
答案: 【以学科知识的重难点为中心

17、 问题:在讲解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教师板书如下:属于两消两现一散乱,丝牵点于赤道板,点裂姐妹分两边,两消两现新壁建。
选项:
A:韵律式
B:结构式
C:图示式
D:提纲式
答案: 【韵律式

18、 问题:教师在某章节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概念,有并列概念、对立概念、近似的概念等,此时比较适合的课堂结束方式是
选项:
A:比较异同
B:系统归纳
C:领悟主题
D:集中小结
答案: 【比较异同

19、 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提问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并能掌握中心思想,抓住问题本质的一种提问。这一种提问方法属于
选项:
A:理解提问
B:运用提问
C:评价提问
D:回忆提问
答案: 【理解提问

20、 问题:在学习抗生素知识时,教师采用以下的方式引入,“大家感冒的时候,为什么有些时候需要打点滴有些时候不需要,从而引出抗生素不是对所有感冒起作用的。”这样的引入方式属于
选项:
A:经验导入
B:直接导入
C:实验导入
D:旧知识导入
答案: 【经验导入

21、 问题:关于科学本质论述正确的是
选项:
A:科学活动讲求证据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