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生物学概念与途径(北京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12到2021-07-15
【作业】1. 孤独的天才——孟德尔 单元作业
1、 问题:请带着对实验设计、分析、结果、结论的思考与评判,阅读各单元后“文献阅读”。从以下7组(Q1~7)题目中选择一组(-1、-2)题目作答。请于标题前方标注您选择的题目编号。语言中、英文不限,总字数不低于2000字/单词。Q1-1:阅读孟德尔的文章,说明孟德尔设计哪些实验排除了混合遗传的假说、建立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Q1-2:阅读孟德尔的文章,评述孟德尔如何控制实验条件证明其假说的?你认为分别有哪些偶然性的于必然性的因素导致了孟德尔实验的成功?Q2-1: 阅读Theodor Boveri 1889年及后续发表的文献,简要描述并分析其海胆受精研究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供的证据支持及其局限性。Q2-2: 阅读摩尔根的文章,简述连锁交换率的背景基础、证明过程及选择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的优势。Q3-1: 阅读Griffith1928年、Avery等1943年、Hershey-Chase1952年发表的原始文献,评述:1. Griffith的工作对Avery的发现提供了什么样的参考;2. Avery如何在Griffith及其他之前的工作基础上证明DNA是遗传信息载体; 3. 比较Avery等1943年的工作与Hershey-Chase1952年的工作对证明DNA为遗传信息载体的贡献。Q3-2: 阅读James Watson与Francis Crick1953年发表的原始文献,简述他们如何在Franklin等工作基础上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查阅破译遗传密码关键工作,简述遗传密码解码的关键工作。并综述这些研究如何为中心法则的提出提供参考。Q4-1: 请阅读和比较Roux1888年、Driesch1891年的文献,简要描述Roux提出的假说,以及为何Driesch的实验比Roux的实验更为严谨。Q4-2: 请分别阅读Lewis1907年、Spemann与Mangold1924年的文献,简述Spemann与Mangold在Lewis工作基础上的取得的进展与突破,以及这个工作是如何提出组织中心(organization center)假说的。Q5-1:阅读1978年Lewis关于控制果蝇体节形成的基因复合体原始文献,用一段文字说明Leiws提出实验假设的前提条件、通过BX-C研究体节形成的研究策略以及得到的发育模型。Q5-2:阅读Nüsslein-Volhard和Wieschaus1980年和1984年果蝇遗传筛选的原始文献,介绍筛选所依据的假说,并分别介绍针对母性效应基因的筛选策略和果蝇第二染色体基因突变的筛选策略。Q6-1:阅读Nathans等人发现色觉分子的相关原始文献,用一段话介绍这些工作的背景基础、假说提出以及证明过程,并在他们得到的结论前提下,提出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Q6-2:根据本节课的介绍以及阅读原始文献,用300字以内的文字描述视网膜上色觉形成的分子和细胞过程。Q7-1:用一段文字描述Hartline、Kuffler、Barlow、Mountcastle等人的工作为Hubel和Wiesel提出视觉皮层中简单细胞(Simple Cell)形成视觉的假说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 Q7-2:用一段文字描述Hubel和Wiesel如何根据他们实验结果提出视觉皮层中简单细胞形成视觉的假说?如果需要充分证明这个假说还需要哪些实验的佐证?
评分规则: 【 回答基于文献实验架构,包括实验设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等
思路清晰,概述精练
整理讨论了其他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规范
对此问题有批判性见解
】
8. 驱动演化的“力” 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对于生物演化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从无序到有序
B:从同质到异质
C:从简单到复杂
D:可遗传的变化
答案: 【可遗传的变化】
2、 问题:下列自然选择类型,哪种可使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增加?
选项:
A:
B:
C:
D:
答案: 【】
3、 问题:下列对于人工选择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黄瓜经驯化后苦味消失源于对CuC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人工选择
B:甘薯基因组中的2个农杆菌T-DNA IbT-DNA1、IbT-DNA2源于人工转基因
C:物种根据人类的需要发生可遗传变异
D:人工选择即维持物种遗传平衡的过程
答案: 【黄瓜经驯化后苦味消失源于对CuC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人工选择】
4、 问题:Silvereye是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图中缩写T)的小型鸣禽。博物学家记录了silvereye近代的5次岛屿定居与种群形成,时间、路线如图1所示。2002年,Sonya M. Clegg与同事在这些地区采集silvereye血样,检测了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计算了每个基因座等位基因的平均数,多样性详见图2。上文所述的silvereye演化现象最有可能为以下哪种力所驱动?
选项:
A:奠基者效应
B:瓶颈效应
C:个体迁徙
D:不均等交配
答案: 【奠基者效应】
5、 问题:以下哪些分子事件可能造成可遗传的变异?
选项:
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碱基突变
D:RNA可变剪接
E:蛋白质泛素化
答案: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碱基突变;
RNA可变剪接】
6、 问题:下列对于自然选择与适应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选项:
A:生物演化结果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群体等位基因有差异的延续
C: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
D:生物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
答案: 【生物演化结果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群体等位基因有差异的延续;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
7、 问题:以下哪些自然变化属于定向选择?
选项:
A:工业革命时期霜纹尺蠖蛾群体中黑蛾频率迅速增加
B:DTT民用25年后,昆虫产生DTT抗性,疟疾爆发
C:一次严重风暴中存活下来雄性麻雀个体长度显著小于原始的群体
D:石头崩裂落入溪流,渐变为鹅卵石
答案: 【工业革命时期霜纹尺蠖蛾群体中黑蛾频率迅速增加;
DTT民用25年后,昆虫产生DTT抗性,疟疾爆发;
一次严重风暴中存活下来雄性麻雀个体长度显著小于原始的群体】
8、 问题:以下哪些现象可能是性选择结果?
选项:
A:雄孔雀奢华的尾羽
B:雄爱尔兰鹿的顶角
C:雄孔子鸟的长绶带
D:变色龙多变的体色
答案: 【雄孔雀奢华的尾羽;
雄爱尔兰鹿的顶角;
雄孔子鸟的长绶带】
9、 问题:以下哪些因素对生物演化有驱动作用?
选项:
A:自然选择
B:遗传漂变
C:个体迁徙/迁移
D:不均等交配
E:中性选择
F:用进废退
答案: 【自然选择;
遗传漂变;
个体迁徙/迁移;
不均等交配;
中性选择】
10、 问题:Silvereye是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图中缩写T)的小型鸣禽。博物学家记录了silvereye近代的5次岛屿定居与种群形成,时间、路线如图1所示。2002年,Sonya M. Clegg与同事在这些地区采集silvereye血样,检测了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计算了每个基因座等位基因的平均数,多样性详见图2。下列对于silvereye这种演化现象及其驱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选项:
A:Silvereye单次岛屿定居不影响等位基因多样性水平,也不即刻导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B:Silvereye经4~5次连续的岛屿定居与种群形成,其等位基因多样性才可达进化古老的岛屿种群水平
C:该驱动力于silvereye近期几次岛屿定居与种群形成时的作用较弱,可能原因是初始群体规模较大,新种群更可能对源种群具遗传代表性
D:最近一次岛屿定居形成种群的中性基因座相对最为分化,可能解释为初始群体规模较小,随机留种,随机交配
答案: 【Silvereye单次岛屿定居不影响等位基因多样性水平,也不即刻导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Silvereye经4~5次连续的岛屿定居与种群形成,其等位基因多样性才可达进化古老的岛屿种群水平;
该驱动力于silvereye近期几次岛屿定居与种群形成时的作用较弱,可能原因是初始群体规模较大,新种群更可能对源种群具遗传代表性】
11、 问题:下列对于于中性选择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选项:
A:中性选择的条件是可遗传突变对生物生存与繁殖既无益亦无害,或即使有也非常小
B:中性选择的结果是对生物生存繁殖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可遗传突变被随机保留固定
C:选择上中性等位基因的频率由突变率与遗传漂变而定
D:基因组不同位点之间的碱基替换速率没有显著差异
答案: 【中性选择的条件是可遗传突变对生物生存与繁殖既无益亦无害,或即使有也非常小;
中性选择的结果是对生物生存繁殖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可遗传突变被随机保留固定;
选择上中性等位基因的频率由突变率与遗传漂变而定】
12、 问题:下列对于Hardy-Weinberg平衡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选项:
A:自然群体基因型频率均符合p^2+2pq+q^2=1
B:Hardy-Weinberg平衡建立于无突变、无自然选择、无迁徙、随机交配、大种群等条件上
C:Hardy-Weinberg群体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世代相传、不发生改变
D:对于单一位点而言,Hardy-Weinberg群体中基因型频率不恒定,只需一代随机交配即可再次达到平衡
答案: 【Hardy-Weinberg平衡建立于无突变、无自然选择、无迁徙、随机交配、大种群等条件上;
Hardy-Weinberg群体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世代相传、不发生改变;
对于单一位点而言,Hardy-Weinberg群体中基因型频率不恒定,只需一代随机交配即可再次达到平衡】
9.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中国种业发展 单元测验
1、 问题:以下哪项用水占中国总用水量的一半?
选项:
A:农业用水
B:水稻耕种
C:工业用水
D:生活用水
答案: 【水稻耕种】
2、 问题:作物矮化来源于以下哪种植物激素合成途径的基因突变?
选项: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乙烯
D:脱落酸
答案: 【赤霉素】
3、 问题:作物育种实现由艺术性向工程化的转变,主要依托于以下哪项技术?
选项:
A: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设计育种技术
B:双单倍体快速全基因组纯化稳定育种技术
C:定点突变改良作物技术
D:转基因技术
E:新型杂交育种技术
F:有机农业技术
答案: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设计育种技术】
4、 问题:培育一玉米新品种,相较传统方法,利用双单倍体快速全基因组纯化稳定育种技术,获取大于99%基因的纯合自交系可缩短多少代?
选项:
A:2代
B:4代
C:6代
D:8代
答案: 【6代】
5、 问题:以下哪项为转基因作物可长期广泛种植而不失效的主要原因?
选项:
A:非转基因保护带的存在
B:不断育种改良
C:转入的外源基因毒性非常强
D:病害尚未产生相应抗性基因
答案: 【非转基因保护带的存在】
6、 问题:相较美国,中国转基因作物推向市场增加了以下哪项必经阶段?
选项:
A: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B:田间试验
C:环境释放试验
D:生产性试验
E:商业化安全生产证书的获得
F:品种审定书的获得
答案: 【品种审定书的获得】
7、 问题:以下哪项为黄金水稻相较普通水稻的主要特性?
选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