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10到2021-06-30

第一讲——引言:“坏人”的灵魂 第一讲测试

1、 问题:人的最高善是幸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奸臣”、“汉奸”一类的“坏人”,有的却非常聪明,或者说天资很高,文化修养很高,作为一个人,他们的科学理性与他们的艺术理性之间谐调,但是,他们的理性与非理性(感情)不谐调。(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 问题:人的灵魂的各个方面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在于使灵魂中的几个部分之间,形成某种谐调。(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研究幸福的学问,正是基于灵魂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善好,以及形成灵魂整全善好的学问。“灵魂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善好”就是所谓的“德性”。(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人,认识你自己”,实际上是神对人的狂妄的警示与威慑,但我们后代以讹传讹,把这句话当作对人的鼓励。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讲——伦理学与教育 第二讲测试

1、 问题:“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出自亚里士多德。(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为了维护真而牺牲个人的所爱,这似乎是我们,尤其是我们作为爱智慧者的责任。因为,虽然友爱与真两者都是我们的所爱,爱智慧者的责任却首先是追求真。”这是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的阐释。(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 问题:“人,认识你自己”,实际上是神对人的狂妄的警示与威慑,我们后代以讹传讹,竟然作为对人的鼓励似的。神警告人,人是极其有限的玩意儿,人不能妄自尊大。苏格拉底体认到,“人,认识你自己”这样的恐惧,应该转化为自我探索、自我认知、自我超越,人不是与他人比拼命运,是与自己比拼命运。那么,人首先是体认自己的心性和命运。(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伯格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就是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亚里士多德一上来,就是言说“善”和“关于善的知识”,《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德性(arete)”从头贯到尾,他分明是在和苏格拉底谈论美德(arete)是不是可教的!所以,《尼各马可伦理学》对苏格拉底“美德是不是可教”的一个回答。(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四讲——德性(一) 第四讲测试

1、 问题: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许多德性,这些德性有过度不及和中道,如温和的过度是易怒,不及是无怒,勇敢的过度的是(    )
选项:
A:鲁莽
B:怯懦
C:虚夸
D:放荡
答案: 【鲁莽

2、 问题:德性是灵魂中固有的品质,品质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是人灵魂中固有的某种特性,譬如马会奔跑,鸟会飞翔,人会思维,这都不需要教育,因为这种能力是本来就有的,需要的是后天的引导,并在活动中显现出来。(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 问题:亚氏伦理学是以目的论开头的。人的每一种行为都是要达到“好”,或者叫“善”这个目的。目的多种多样,有些目的是达到别的目的的手段;在这些目的之中必有一个最后的目的,即为了它自身而追求的目的,这就是“善自身”,或者叫做“最高的善”。“最高的善”又叫“幸福”,我们选择幸福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而是为了它自身。(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