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01到2022-01-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讲 城乡发展问题分析和战略解读 第一讲 单元测验

1、 问题: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人类劳动大分工是第      次人类劳动大分工。
选项: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

2、 问题:城市是以      为主的聚落类型。
选项:
A: 产业人口   
B: 农业人口
C:非产业人口
D:非农业人口
答案: 【非农业人口

3、 问题:城镇化水平是城镇人口占      的比重。
选项:
A:总人口
B:乡村人口 
C:户籍人口
D:城市人口
答案: 【总人口

4、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了      左右。
选项:
A:50%
B:60%
C:70%
D:80%
答案: 【60%

5、 问题:从全国发展的整体看,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      发展不平衡。
选项:
A:地区
B:工农 
C:城乡
D:物质
答案: 【城乡

6、 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活跃在城市生活的各个舞台上,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和促进城市改革的重要因素,但其市民化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选项:
A:农民工 
B:外来人口
C:户籍人口
D:城市人口
答案: 【农民工 

7、 问题:一个地区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条件。
选项:
A:自然 
B:社会
C:生态
D:经济
答案: 【自然 

8、 问题:城市规划的作用是通过对城市      ,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
选项:
A:建筑
B:空间
C:资本
D:形态
答案: 【空间

【作业】第一讲 城乡发展问题分析和战略解读 第一讲 单元作业

1、 问题:请阐述对城镇化复杂过程的理解。
评分规则: 【 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1)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乡地域的变化过程,(2)城市地域的景观变化过程,(3)城市的经济、技术变革在城乡地域的扩散过程,(4)城市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在城乡地域的扩散过程等。

2、 问题:如何摆脱就城市本身来论城市发展。
评分规则: 【 首先要从更大区域范围来分析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分析城市与周围城市及城镇在发展中的关系,第三要从与区域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相互协调的角度考虑城市的发展与空间布局。

【作业】第二讲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讲 单元作业1

1、 问题:论述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特征。
评分规则: 【 时间—明成祖时期 起源—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 布局—形成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重相套的格局、衙署—皇城外中轴线左右两侧、闾里—内城中、水系——积水潭、北海 凸字形平面、明清北京城

第二讲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讲 单元测验1

1、 问题:“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出自以下哪个作品
选项:
A:《周礼》
B:《管子》
C:《易经》
D:《论语》
答案: 【《管子》

2、 问题:《周礼·考工记》记述的王城规划与以下哪个土地制度有关
选项:
A:坊里制
B:井田制
C:胡同制
D:街巷制
答案: 【井田制

3、 问题:唐长安城的居住区域采用(  )
选项:
A:胡同制
B:坊里制
C:城廓制
D:街巷制
答案: 【坊里制

4、 问题:宋《平江图》是以下哪座城市的平面图(   )
选项:
A:开封
B:洛阳
C:北京
D:苏州
答案: 【苏州

5、 问题:元大都的规划者是(  )
选项:
A:宇文恺
B:李世民
C:柴荣
D:刘秉忠
答案: 【刘秉忠

第三讲 城乡资源与规划 第三讲 单元测验

1、 问题: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选项:
A:经济价值
B:社会价值
C:生态价值
D:物质价值
答案: 【经济价值

2、 问题:自然资源具有      、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变动性和社会性等性质。
选项:
A:丰富性  
B:稀缺性
C:可替代性
D:不可替代性
答案: 【稀缺性

3、 问题:水资源通常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恢复补给的淡水量,是大气降雨循环再生的动态资源,一般是采用      来表示。
选项:
A:体积
B:径流量
C:时间
D:容积
答案: 【径流量

4、 问题:我国土地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      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
选项:
A:林地
B:建设用地 
C:草地
D:城市用地
答案: 【建设用地 

5、 问题:国际上取得共识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定义为“既满足      的需要,又不损害      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选项:
A:当代人 后代人
B:富人 穷人
C:儿童 老人
D:城市人 农村人
答案: 【当代人 后代人

【作业】第三讲 城乡资源与规划 第三讲 单元作业

1、 问题: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特征论述城乡规划的必要性。
评分规则: 【 首先需要论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包括全球性的自然资源稀缺和地区性的自然资源稀缺,要通过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二,城乡发展要“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要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第三,建立在对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基础开展城乡发展与规划。

2、 问题:请论述我国城乡规划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评分规则: 【 首先要论述我国开展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明确城市发展必须改变原来的指导思想与模式,要做好顶层设计,即设计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不可逾越的红线。  

【作业】第四讲 城乡生态规划 第四讲 单元作业

1、 问题:请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解析生态规划的概念和核心内涵。
评分规则: 【 概念解释正确
核心内涵解释正确
语句通顺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