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台州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单元 君子的人格内涵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一单元测试题
- 第三单元 作为一种情怀的仁爱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三单元测试题
- 第二单元 以和为贵的礼乐文化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二单元测试题
- 第二单元 以和为贵的礼乐文化 (新)《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二单元测试题
- 第六单元 温故知新的学习进境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六单元测试题
- 第三单元 作为一种情怀的仁爱 (新)《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三单元测试题
- 第四单元 诚朴灵动的中庸之道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四单元测试题
- 第八单元 言行一致的诚信美德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八单元测试题
- 第五单元 任重道远的弘毅精神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五单元测试题
- 第七单元 唤醒善性的孝悌伦常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七单元测试题
- 第一单元 君子的人格内涵 (新)《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一单元测试题
- 第九单元 如水平淡的交友艺术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九单元测试题
- 第十单元 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十单元测试题
- 第六单元 温故知新的学习进境 第六单元延展阅读
- 第五单元 任重道远的弘毅精神 第五单元延展阅读
- 第七单元 唤醒善性的孝悌伦常 第七单元延展阅读
- 第四单元 诚朴灵动的中庸之道 第四单元延展阅读
- 第八单元 言行一致的诚信美德 第八单元延展阅读
- 第九单元 如水平淡的交友艺术 第九单元延展阅读
- 第十单元 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第十单元延展阅读
- 【作业】第一单元 君子的人格内涵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一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二单元 以和为贵的礼乐文化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二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三单元 作为一种情怀的仁爱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三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四单元 诚朴灵动的中庸之道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四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五单元 任重道远的弘毅精神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五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六单元 温故知新的学习进境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六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七单元 唤醒善性的孝悌伦常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七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八单元 言行一致的诚信美德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八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九单元 如水平淡的交友艺术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九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 【作业】第十单元 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十单元延展阅读作业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9-09-24到2019-12-15
第一单元 君子的人格内涵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一单元测试题
1、 问题:1.历史学家洪业先生认为,真正证实“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并未出自宋初宰相赵普之口的文献史料是:
选项:
A:《鹤林玉露》
B:《乐庵语录》
C:《赵中令公普神道碑》
D:《东都事略》
答案: 【《赵中令公普神道碑》】
2、 问题:孔子到底是在为谁正名?
选项:
A:世子(太子)蒯聩
B:卫出公辄
C:公子郢
D:父子人伦
答案: 【父子人伦】
3、 问题:叶嘉莹的老师顾随,以及郑浩的《论语集注述要》,都认为“思无邪”的真正含义是:
选项:
A: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B:至情流溢,直写衷曲
C:内涵丰厚,无边无涯
D:人性纯朴,心地善良
答案: 【至情流溢,直写衷曲】
4、 问题:周始祖后稷庙内的《金人铭》,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原话是:
选项:
A: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B:讷于言而敏于行
C:敏于事而慎于言
D: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答案: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
5、 问题:“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这句话的意思是:
选项:
A:虞、夏偏重于原始质朴,不顾文明修饰
B:殷、周偏重于文明修饰,忽略原始质朴
C:虞、夏与殷、周,都是质朴和文雅兼备,虞、夏侧重于质朴,殷、周侧重于文雅。
D: 虞、夏与殷、周,都是质朴和文雅兼备,虞、夏侧重于文雅,殷、周侧重于质朴。
答案: 【虞、夏与殷、周,都是质朴和文雅兼备,虞、夏侧重于质朴,殷、周侧重于文雅。】
6、 问题:1.君子与小人,除了道德品德的高下,在原初意义上还指地位和身份的区别,即贵族和庶民。(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2.王阳明的观点是:太子蒯聩和公子辄都没有孝心,不适合做国君,真正有资格做卫国国君的是公子郢。(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3.古代子女或大臣遇到父母或上级有过错,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为人臣之礼,不显谏”(《礼记·曲礼下》),“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4.“思无邪”原为《诗经·鲁颂·駉》中的一句话,在《论语·为政》中的用法属于断章取义,与原文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10.《周易·贲卦》虽然讲究文饰,但不尚华艳,更不追求佻达、轻薄,妖冶、浓丽,而是追求淡美简朴,追求一种清新脱俗和优雅精致。(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问题:9.“文质彬彬”就是形容“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文弱书生。(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2、 问题:8.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强调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要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沉默寡言。(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3、 问题:7.常人的世俗之忧是对物质、情感、命运的忧虑,而君子的人生之忧,是因为崇高的理想境界难以实现而产生的忧虑。(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问题:6.孔子以“罕言利”著称,他反对一切的对利益的追求。(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5、 问题:5.“见贤思齐”就是要以古圣先贤的美德为标杆,向他们看齐,希望自己也美德如斯。(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6、 问题:1.____,___,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答案: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17、 问题:________,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答案: 【名不正则言不顺】
18、 问题:___,______。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答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9、 问题: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
答案: 【思无邪】
20、 问题:见善如不及,____。(《论语·季氏》)
答案: 【见不善如探汤】
21、 问题: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论语·述而》)
答案: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 问题:______,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答案: 【仁者不忧】
第三单元 作为一种情怀的仁爱 《君子的风范──《论语》的人生理想》第三单元测试题
1、 问题:《说文》的定义是:“仁,亲也。从人从二。”下面对“仁”的原初意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
A:“上下相亲谓之仁”,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
B:爱亲近的人,相亲相爱
C:推己及人,从自我到家国,从家国到天下
D:亲人之爱,恻隐之心,是仁心美德的渊源和根本
答案: 【推己及人,从自我到家国,从家国到天下】
2、 问题:下列关于“忠恕”的内涵的解读不准确的一项是:
选项:
A: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B:忠是尽忠职守,恕是善待自己
C:忠是“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忠是心在正中,指正直心、真诚心;恕是“如心”,将心比心,指同情心、宽容心。
答案: 【忠是尽忠职守,恕是善待自己】
3、 问题:对高山的比喻意象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
A:山岳博大丰厚,养育生灵,具有仁者化育万物、仁爱天下的胸怀。
B:山岳岿然不动,如擎天柱石,具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坚贞品格
C:高山浑璞痴凝的特点,又具有仁者质朴平和的秉性
D:高山为云为雾,为露为霜,如同世俗随时善变的机巧。
答案: 【高山为云为雾,为露为霜,如同世俗随时善变的机巧。 】
4、 问题: 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就是仁者的言语给人以“迟钝”之感,这是因为:
选项:
A:仁者为人厚道,反应不够敏捷。
B: 仁者说到做到,深知事情做起来不容易,因此不会轻易说出口。
C:仁者不愿意伤害人,所以言语显得不是那么锋利。
D:仁者说话往往深思熟虑,所以显得寡言少语。
答案: 【 仁者说到做到,深知事情做起来不容易,因此不会轻易说出口。】
5、 问题:“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真正含义是:
选项:
A:以“仁者”的情怀,激发善性,遏制魔性,让人“感化迁善”。
B:成全别人好事,不促成别人坏事
C:只种花,不栽刺,光说好话一团和气
D:彰显别人的美德,而不纠正别人的过错
答案: 【以“仁者”的情怀,激发善性,遏制魔性,让人“感化迁善”。】
6、 问题:费孝通认为,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如同“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玉”可以比喻“温润而泽”的君子美德。(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利玛窦《中国札记》曾提到过孔子及其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俞吾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于它的蕴涵式表达“施于人,己所欲”,将“己所欲”有条件地、部分地施于人;彭怀祖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于它的肯定句式“己所欲,施于人”,暴露出意识深处的权力意志。( )
选项:
A:正确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