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慧树网课答案 卫生毒理学(山东联盟) 最新完整智慧树知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
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
选项:
A: 毒性鉴定
B: 毒性描述
C: 毒性表型锚定
D: 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
答案: 【
毒性鉴定
毒性表型锚定
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
】
2、 问题:
现代毒理学可以划分为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和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三个主要研究领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3、 问题:
风险评估主要通过毒理学研究和毒性试验,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系统评价外源性有害因素暴露对人类和生态的潜在损害作用,并对产生这种损害作用的证据的强度或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4、 问题:
危害识别定性阶段:根据构效关系分析、体外毒性试验、整体动物实验、现场监测和流行病学,确定外源物质对人体是否具有损害作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5、 问题:
机制毒理学 ( Mechanistic toxicology )重点研究外源性有害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机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选项: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答案: 【
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
2、 问题:
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
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
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
答案: 【
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
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
】
3、 问题:
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选项: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
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C:腹腔注射﹥经口
D:经口﹥经皮
答案: 【
静脉注射﹥经呼吸道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腹腔注射﹥经口
经口﹥经皮
】
4、 问题:
LD50的概念是
选项: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
答案: 【
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
】
5、 问题:
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选项: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答案: 【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
6、 问题:
铅(Pb)的靶器官为
选项:
A:中枢神经系统
B:脂肪
C:肝
D:肺
E:骨骼
答案: 【
中枢神经系统
】
7、 问题:
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选项:
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
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
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
答案: 【
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
】
8、 问题:
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选项: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答案: 【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
9、 问题:
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选项:
A:绝对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其余都是
答案: 【
半数致死剂量
】
10、 问题:
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选项: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答案: 【
最小致死剂量(LD01)
】
11、 问题:
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选项: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答案: 【
半数致死剂量(LD50)
】
12、 问题:
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答案: 【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
13、 问题:
急性毒作用带为
选项:
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答案: 【
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
14、 问题:
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
选项:
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
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
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
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
E:代谢活跃的部位
答案: 【
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
】
15、 问题:
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0mg/kg体重,安全系数定为100,一名60kg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
选项:
A:0.6 mg/人 · 日
B:3.6 mg/人•日
C:12 mg/人•日
D:36 mg/人•日
E:60 mg/人•日
答案: 【
36 mg/人•日
】
16、 问题:
如外来化合物A 的LD50比B大,说明
选项:
A:A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比B大
B:A的毒性比B大
C:A的作用强度比B小
D:A的急性毒性比B小
E:A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比B小
答案: 【
A的毒性比B大
】
17、 问题:
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
选项:
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
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
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
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
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
答案: 【
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
】
18、 问题: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19、 问题:
效应指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20、 问题:
反应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出现质效应的个体数量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选项: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答案: 【
胃
】
2、 问题:
外来化含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选项: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其余都是
答案: 【
其余都是
】
3、 问题:
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选项: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胞吞
答案: 【
简单扩散
】
4、 问题:
代谢活化是指
选项:
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
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
答案: 【
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
5、 问题:
用 “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称为
选项:
A:效应
B:反应
C:量效应
D:质效应
答案: 【
反应
】
6、 问题:
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的转运方式是
选项:
A:吞噬
B:胞饮
C:滤过
D:简单扩散
E:主动转运
答案: 【
主动转运
】
7、 问题:
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细胞的
选项: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胞液
D:细胞核
E:溶酶体
答案: 【
胞液
】
8、 问题:
硫酸结合反应需
选项:
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4COSCoA
答案: 【
UDPGA
】
9、 问题:
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
选项:
A:环氧化物水化酶
B:A-酯酶
C:B-酯酶
D:DT-黄素酶
E:胰蛋白酶
答案: 【
DT-黄素酶
】
10、 问题:
外源化学物经过代谢转化后毒性增强称为代谢活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对
】
11、 问题:
终毒物是指化学毒物的最终代谢产物。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接触时间、速率和频率是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错
】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