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4-18到2022-06-18

【作业】1.修辞概说 “修辞概说”与“修辞学的语文教学价值”单元练习

1、 问题:为什么说“选择性是修辞的一个本质特征”?
评分规则: 【 本题考查对“修辞”本质的理解。1.说出修辞的定义(3分);2.说出选择性的含义(5分);3.指明选择性和修辞的这种内在关系(2分)

2、 问题:怎样理解修辞形式的多样性?
评分规则: 【 本题考查对修辞形式的“多样性”特点的认知。1.说出修辞形式的概念(2分);2.说出修辞形式多样性的不同视角,如语言形式的不同层次与相同层次的不同角度(2分),多样的修辞格(2分),线性与非线性形式(2分),以及同义修辞形式等(2分)

3、 问题:修辞形式有常式辞式和变式辞式的不同,举例说说两者的区别。
评分规则: 【 本题考查对修辞形式的认知。1.指出常式辞式的特点(3分),举例(2分);2.指出变式辞式的特点(3分),举例(2分)。

4、 问题:韩愈《杂说》有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句中两个“千里马”意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区别在哪里?从修辞意义生成条件的角度说说其不同修辞意义生成的原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把此例作为修辞弊病来批评,对此你有什么评说?
评分规则: 【 本题考查修辞意义生成条件,偏重于一个言语形式与另一个言语形式的关系导致修辞意义的不同这点。1.肯定两个“千里马”意思不一样(2分),说不出不一样在哪里(2分);2.说出不一样的原因(4分);3.评价陈望道观点(2分)

5、 问题:举例说说修辞意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修辞意义无法离开语言意义而存在?
评分规则: 【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意义特点的认知以及修辞意义与语言意义的关系。1.指出何谓修辞意义(2分);2说出修辞意义的主要特点(4分);说出不能离开语言意义而存在的理由(4分)

6、 问题:柳青的《创业史》以第三人称来叙述整个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故事说到:“茫茫春雨中”“天色暗下来了”,一群旅客被奔驰而去的列车“抛在淋着雨的小站上”,“几乎全部旅客都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小街上霎时间沉寂起来。”此时,“只有一个年轻庄稼人,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挟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站在街边靠墙搭的一个破席棚底下。”“这个人就是梁生宝。”叙述到这儿的时候,作者有如下一句:“你为什么不进旅馆去呢?难道所有的旅馆都客满了吗?”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梁生宝买稻种》)时,编者把本句的“你”改作了“他”。请从修辞角色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评论。
评分规则: 【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修辞角色中言说角色的理解。1.指出“修辞角色”“言说角色”的概念(4分);2.从特定修辞用意肯定用第二人称的积极意义(2分);3.正确评价教材的修改(2分)

7、 问题:说说修辞旨意和修辞意义的区别与联系。
评分规则: 【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旨意和修辞意义的认知。1.指出修辞旨意和修辞意义的概念(4分);2.说明其相同之处(2分);3.说明其不同之处(4分)

8、 问题:基于大语言修辞观和大语言语文观,说说修辞学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
评分规则: 【 本题主要考查对大语言的修辞观与语文观的认知,以及修辞学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1.简要说出大语言的修辞观(3分);2.简要说出大语言的语文观(3分);3.说出修辞学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4分)

9、 问题: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此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说来,用“冽”形容“泉”是一种常规修辞,《诗经》中就有这种用法。用“香”形容酒也是常规修辞。但此处却说“泉香而酒冽”。请问,诗句在修辞上有无瑕疵?如无瑕疵,那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当如何解释诗句的内涵?你是如何认定诗句所用修辞学手法的?
评分规则: 【 本题主要考查互文与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1.指出诗句运用互文手法并作出具体分析(4分);2.指出诗句还运用了通感手法并作出具体分析(4分);3.举出“泉香”之例(2分)。4.如果不能说出互文和通感,而说是“倒置”(3分)

10、 问题:请根据“2.6”节的内容提示,设计一道“特定内容与修辞形式适配”或“修辞形式与特定情境适配”的训练题,要求明确训练对象和训练目的,提供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并附有练习参考答案等。
评分规则: 【 本题考查编制修辞训练题的能力。1.训练对象和训练目的明确,设计思路合理(3分);2.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5分);3有合理的参考答案(2分)

【作业】4.同义修辞构造篇 “同义修辞论”单元练习

1、 问题:同义形式在教学中有什么价值?
评分规则: 【 1.同义形式的概念(3分);2.有利于拓展修辞教学的内容,并作出具体阐述(6分);3.有利于改进修辞教学方法,并作出具体阐述(6分)同义形式,是同义修辞形式的简称,指表示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两种及以上的不同语言形式。同义形式在修辞教学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有利于拓展修辞教学的内容。运用修辞形式,特别是同义形式的概念,不仅让积极修辞现象的教学找到新的视角,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修辞教学的视野拓展到修辞符号的全部。其次,有利于改进修辞教学方法。传统修辞教学缺乏对于修辞运用的动态分析,这样不利于将修辞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修辞能力。同义形式的比较,可以在动态教学这方面发挥独有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不同修辞形式具有的不同修辞意义,以及作者选择这一特定修辞形式的匠心,从而领悟修辞之妙,从而将修辞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

2、 问题:同义形式在修辞研究中有什么价值?
评分规则: 【 1.同义修辞的概念(3分);2.历史回溯(6分);3.系统价值(6分) 同义形式,是同义修辞形式的简称,指表示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两种及以上的不同语言形式。同义形式是修辞研究中具有久远的历史。从“春秋三传”到陈望道、张弓、李维琦、王希杰等都有成功的实践。(具体论述)基于符号修辞学的研究思路,修辞旨意的符号化过程是修辞研究的核心内容,而这个过程主要是借助修辞形式体现修辞意义从而有效表现修辞旨意的过程。对于修辞形式特别是同义形式的系统描写是修辞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具体论述)

3、 问题:说说主动句与被动句的构成特点与修辞价值。
评分规则: 【 1.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定义及其构成(6分);主动句与被动句的互转(3分);主动句与被动句的修辞价值(6分)。 主动句与被动句是相互关联的两种句式。主动句是指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出者的句子;被动句是指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承受者的句子。关于被动句的对象范围还存有争议。宽泛的理解包括以下两种类型:其一,是有标记被动句,主要指“被”字句,也包含使用准标记“给、叫、让”等的被动句;其二,是无标记被动句,即一般所说的无标记受事主语句。一个意思,可以用主动句来表达,也可以用被动句来表达;可以用有标记被动句来表达,也可以用无标记被动句来表达;同是有标记被动句,也可以有不同的被动标记,它们在使用效果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用不用被动标记,选用什么样的被动标记也会影响到表意。(具体阐述)

4、 问题:说说合叙句与分述句的构成特点与修辞价值。
评分规则: 【 1.合叙句与分述句的定义及其构成(6分);合叙句与分述句的互转(3分);合叙句与分述句的修辞价值(6分)。 合叙句是紧句,通常表现为并列成分多,或者修饰语长或多,或是句子成分复杂;分述句是松句,往往是把句中的并列成分、修饰语或者其他复杂成分独立出来成为小句。一个意思,可以压缩在一个句子中来说,也可以分作几个小句来说,这意味着合叙句与分述句可以转化。在具体的使用中,两者往往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合叙句以句子成分的多项并列为特点,分述句将这些并列成分独立为小句,两者形成同义形式。合叙句以修饰成分的长或多为特点,分述句将修饰成分独立为小句,两者形成同义形式。合叙句与分述句构成同义形式的情况还有多种。    合叙句结构紧凑,容量大,适合于表达复杂的内容;合叙句结构松散,活泼,内容相对简单,便于分项强调。

5、 问题:说说处置式的构成特点与修辞价值。
评分规则: 【 1.处置式的定义及其构成(6分);处置式与相关句式的互转(3分);处置式的修辞价值(6分)。 王力先生把用“把/将”一类介词将宾语提前的句法现象称为处置式,这是从句法功能的角度给句式命的名,这类句法现象学术界通常也称作“把”字句(包括“将”字句)。处置句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宾语提前,并对其施以处置。处置式是主动句,其主要动词多具有及物性特点。处置式可以与被字句、一般动宾句、一般主谓句构成同义句式。强调对某个对象予以处置时,适合使用处置式。

6、 问题:读王力的《诗词格律》(或《古代汉语》教材),分析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律(列出韵脚字,说出在“诗韵”中属于什么韵部;列出本诗所依据的平仄律,指明类别,说出“天、明、石、竹、莲、随、歇”等字的平仄是否合律,为什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评分规则: 【 1.本诗押的是“诗韵”下平声十一尤韵。(能写出“尤”韵即为对)(4分)2.韵脚是:秋、流、舟、留。(“后”不是韵脚字,写错扣一分)(5分)3.本诗所依据的平仄律是“平起首句不入韵式”。(4分)4.其平仄模式是:(5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5.首联的“天”字,颔联的“明”字,颈联的“莲”,尾联的“随”,处在一句之中的第一字,这个位置是可平可仄的。(4分)6.“石”“竹”“歇”是入声字,属于仄声。(3分)

1.修辞概说 “修辞概说”与“修辞学的语文教学价值”单元测验

1、 问题:根据大语言的语文观,语文教学的对象应该是索绪尔概念中的(    )。
选项:
A:言语活动
B:言语
C:语言
D:言语交际
答案: 【言语活动

2、 问题:陈望道认为,在听、说、读、写中,修辞学“同(    )的关系最大”。
选项:
A:写
B:读和听
C:说
D:说和写
答案: 【读和听

3、 问题:3.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把握(    )能指与所指的特定关系来领悟作品语言的奥妙。
选项:
A:修辞符号
B:修辞形式
C:修辞旨意
D:修辞方式
答案: 【修辞符号

4、 问题:从修辞学的角度看,写作的实质就是(    )。
选项:
A:修辞生成
B:修改润饰
C:调整结构
D:修饰词语
答案: 【修辞生成

5、 问题:(    )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
选项:
A:老舍
B:鲁迅
C:巴金
D:朱自清
答案: 【鲁迅

6、 问题:我国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叶圣陶先生的(      )说。
选项:
A:语言与文章
B: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C:语言与文字
D:语言与文学
答案: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7、 问题:修辞主体借助修辞形式所体现的修辞旨意,在具体修辞活动中(    )能成为显性修辞意义呈现出来,使修辞旨意得到实现。
选项:
A:不一定
B:一定
C:一定不
D:不
答案: 【不一定

8、 问题:立足于语言形式显在与潜在的存在方式,修辞学有(    )之分。
选项:
A:比较修辞学、实证修辞学
B:共时修辞学、历时修辞学
C:显性修辞学、潜性修辞学
D:符号修辞学、信息修辞学
答案: 【显性修辞学、潜性修辞学

9、 问题:修辞旨意的核心是(    ),即修辞主体想要传递的内容。
选项:
A:意图
B:题旨
C:修辞义
D:语境义
答案: 【题旨

10、 问题:基于大语言的修辞观,我们建立起一个“语言符号-修辞符号”的二级符号系统,修辞符号是(    )
选项:
A:静态符号
B:非语言符号
C:动态符号
D:书面符号
答案: 【动态符号

11、 问题:修辞意义有积极修辞意义与消极修辞意义之分。其判断依据是在修辞过程中修辞意义的(    )。
选项:
A:适切性与形象性
B:适切性与得体性
C:形象性与规范性
D:得体性与规范性
答案: 【适切性与得体性

12、 问题:“修辞”作为一个名词,是指的()
选项:
A:活动
B:现象
C:规律
D:学问
答案: 【现象;
规律;
学问

13、 问题:修辞旨意,包括(    )
选项:
A:题旨
B:角色
C:意图
D:语境
答案: 【题旨;
意图

14、 问题:从大语言修辞观看来,写作的过程就是将修辞旨意符号化的过程。其训练的途径,主要有(    )。
选项:
A:特定内容和修辞形式的适配训练
B:修辞形式与特定情境的适配训练
C:写作的综合实战训练
D:听读训练
答案: 【特定内容和修辞形式的适配训练;
修辞形式与特定情境的适配训练;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