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南京师范大学)1465529522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周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历史启示 第1单元测验
- 第二周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第2单元测验
- 第三周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逻辑(上) 第三单元测验
- 第四周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逻辑(中) 第四单元测验
- 第八周 伟大的抗日战争(上) 第五单元测验
- 第九周 伟大的抗日战争(下) 第六单元测验
- 第十周 国民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上) 第七单元测验
- 第十一、十二周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九单元测验
- 第十三周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上) 第十一单元测验
- 第十四周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第十二单元测验
- 第八周 国民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下) 第八单元测验
- 第九、十周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九单元测验
- 第五周 伟大的抗日战争(上) 第五单元测验
- 第六周 伟大的抗日战争(下) 第六单元测验
- 第七周 国民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上) 第七单元测验
- 第四周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逻辑(下) 第四单元测验
- 第十二周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第十二单元测验
- 第十一周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上) 第十一单元测验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06到2022-12-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周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历史启示 第1单元测验
1、 问题: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是( )。
选项:
A:颐和园
B:留园
C:圆明园
D:香山公园
答案: 【圆明园 】
2、 问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选项: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 问题: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首要目的是( )。
选项:
A: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B:加强海防边防
C:抵御外来侵略
D: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4、 问题: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包括( )。
选项:
A:兴办近代工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
D:倡导君主立宪
答案: 【兴办近代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 】
5、 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具体表现包括( )。
选项:
A: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
C:开始向西方学习
D:社会生态不断恶化
答案: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
开始向西方学习】
6、 问题: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灭,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着洋务运动以彻底失败告终。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由一个落后封闭的保持独立的东方封建大国演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周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第2单元测验
1、 问题: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设立者是( )
选项: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答案: 【李鸿章】
2、 问题: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
选项:
A:军工企业未盈利
B:民用企业亏损严重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福建水师覆没
答案: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 问题:最先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
选项:
A:严复
B:张之洞
C:魏源
D:冯桂芬
答案: 【冯桂芬】
4、 问题: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有( )
选项:
A: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D: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
答案: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金陵机器局;
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
5、 问题: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选项:
A:奕䜣
B:李鸿章、曾国藩
C:张之洞、左宗棠
D:林则徐、魏源
答案: 【奕䜣;
李鸿章、曾国藩;
张之洞、左宗棠】
6、 问题: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洋务运动的目标是“自强”、“求富”。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使中国变得独立、富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欲达到的目的发展中国科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三周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逻辑(上) 第三单元测验
1、 问题: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先进分子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不包括( )
选项:
A:进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进行维新变法,变封建专制为君主立宪制
C:进行文化运动,促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D:进行革命起义,变封建专制为民主共和制
答案: 【进行文化运动,促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2、 问题:辛亥革命失败后所引发的新思考是( )
选项:
A:单纯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B: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随时可能复辟
C: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D:“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
答案: 【“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
3、 问题: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选项:
A:《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B:《少年中国》月刊和北京大学
C:《史地学报》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D:《学衡》杂志和国立东南大学
答案: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4、 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
选项:
A:制度上,近代文明的传入,使中国封建制度相形见绌,两千多年连贯而稳定的制度架构难以抵挡频频到来的亡国灭种的危难。
B:政治组织上,随着新生产力要素的出现,传统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新的政治力量向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挑战。
C:经济上,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被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D: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冲击和动摇了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儒家思想暴露出其不合近世潮流的破绽
答案: 【制度上,近代文明的传入,使中国封建制度相形见绌,两千多年连贯而稳定的制度架构难以抵挡频频到来的亡国灭种的危难。;
政治组织上,随着新生产力要素的出现,传统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新的政治力量向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挑战。;
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冲击和动摇了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儒家思想暴露出其不合近世潮流的破绽】
5、 问题: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是如何推动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 )
选项:
A:彻底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
B:张扬民主和科学
C:培养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大量介绍和翻译马克思列宁的著作
答案: 【彻底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