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020秋微电子工艺(田丽)(哈尔滨工业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1章 硅片的制备 第一讲 作业
- 第二讲 介绍第2章 外延,包括:外延概述、汽相外延、分子束外延、其它外延、外延层缺陷及检测共五节内容 第二讲 作业
- 第三讲,介绍第3章 热氧化,包括:SiO2薄膜概述、硅的热氧化、初始氧化阶段及薄氧化层制备等6节内容 第三讲 作业
- 第四讲 介绍第4章 扩散,包括:扩散机构、晶体中扩散的基本特点及宏观动力学方程、杂质的扩散掺杂等共7节内容。 第四讲 作业
- 第五讲 介绍第5章 离子注入,包括:离子注入原理、注入离子在靶中的分布、注入损伤等,共八节内容 第五讲 作业
- 第五讲 介绍第5章 离子注入,包括:离子注入原理、注入离子在靶中的分布、注入损伤等,共八节内容 期中测验
- 第六讲,介绍第6章 化学汽相淀积,包括:CVD概述,CVD工艺原理、方法,二氧化硅薄膜淀积等共七节内容。 第六讲 作业
- 第七讲 介绍第7章物理汽相淀积,包括PVD概述、真空系统及真空的获得、真空镀铝等五节内容 第七讲 作业
- 第八讲 介绍第8章 光刻工艺,包括光刻概述,光刻工艺流程以及光刻技术等8节内容。 第八讲 作业
- 第九讲 介绍第九章 刻蚀技术 包括:刻蚀技术概述、湿法刻蚀技术、干法刻蚀技术及常用薄膜的刻蚀等共5节内容。 第九讲 作业
- 第十讲 介绍典型工艺集成,包括金属化、隔离技术,以及CMOS电路、双极型电路工艺。 第十周作业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9-07到2020-12-2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1章 硅片的制备 第一讲 作业
1、 问题:在硅片晶向、掺杂类型介绍中,由硅片断裂边形成的角度是60º可知硅片是什么晶向?
选项:
A:(100)
B:(111)
C:(110)
D:(211)
答案: 【(111)】
2、 问题:磷在硅熔体与晶体中的分凝系数约为0.35,这使得液相掺杂拉制的掺磷硅锭的电阻率:
选项:
A:轴向均匀
B:轴向递减
C:轴向递増
D:径向递减
答案: 【轴向递减】
3、 问题:关于拉单晶时进行的缩颈步骤,下面的说法那种正确
选项:
A:可以多次缩颈
B:为了能拉出与籽晶相同的硅锭
C:为了终止籽晶中的线缺陷向晶锭的延伸
D:为了终止与籽晶结合处的缺陷向晶锭的延伸
答案: 【可以多次缩颈;
为了终止籽晶中的线缺陷向晶锭的延伸;
为了终止与籽晶结合处的缺陷向晶锭的延伸】
4、 问题:在空间微重力室用CZ法也能拉制出大尺寸优质晶锭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因硅熔体温度梯度带来的密度(重力)差造成的干锅内熔体强对流减弱的缘故】
5、 问题:拉单晶的干锅污染主要是由于坩埚材料分解出的 造成。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O;
氧】
第二讲 介绍第2章 外延,包括:外延概述、汽相外延、分子束外延、其它外延、外延层缺陷及检测共五节内容 第二讲 作业
1、 问题:VPE制备n+/p-Si,结果pn结进入了衬底,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选项:
A:自掺杂效应
B:互扩散效应
C:衬底表面没清洗干净的缘故。
D:掺杂气体不纯
答案: 【互扩散效应】
2、 问题:在VPE、MBE、SEG、LPE、SPE、UHV/CVD、MOCVD中,哪种外延方法能生长杂质陡变分布的薄外延层?
选项:
A:MBE
B:VPE、LPE
C:UHV/CVD
D:SEG、SPE
答案: 【MBE;
UHV/CVD】
3、 问题:如果外延速率偏低,只要增大外延气体中硅源(如SiCl4)浓度,硅的气相外延速率就会增加。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只在一定范围成立,如SiCl4为硅源超过临界值会生成多晶、甚至腐蚀衬底。】
4、 问题:外延工艺就是在晶体衬底上,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生长 薄膜。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晶体;
单晶】
5、 问题:VPE制备n-/n+ -Si用硅烷为源,硅烷是在 完成的分解。可从下面选择:气相硅片表面n-/n+Si界面
答案: 【硅片表面】
第三讲,介绍第3章 热氧化,包括:SiO2薄膜概述、硅的热氧化、初始氧化阶段及薄氧化层制备等6节内容 第三讲 作业
1、 问题:通常掩膜氧化采用的工艺方法为:
选项:
A:掺氯氧化
B:干氧
C:干氧-湿氧-干氧
D:低压氧化
答案: 【干氧-湿氧-干氧】
2、 问题:关于氧化速率下面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选项:
A:生长非常薄(<十几nm)的栅氧化层时,氧化速率服从线性规律
B:温度升高氧化速率迅速增加
C:(111)硅比(100)硅氧化得快
D:有杂质(如Na、P等)存在,氧化速率降低
E:生长的氧化层较薄时,氧化速率服从线性规律
F:生长的氧化层较厚时,氧化速率服从线性线规律
答案: 【温度升高氧化速率迅速增加;
(111)硅比(100)硅氧化得快;
生长的氧化层较薄时,氧化速率服从线性规律】
3、 问题:制作一硅晶体管芯片,在最后用热氧化方法制备了一层SiO2作为保护层。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 问题:热氧化速率快慢排序: 氧化最快、 氧化次之、 氧化最慢。(从“干氧、湿氧、水汽”中选择填空,中间用“、”隔开)
答案: 【水汽、湿氧、干氧】
5、 问题:热氧化过程中杂质在SiO2/Si界面的浓度是突变的,这是由杂质 引起的。(两个字)
答案: 【分凝】
第四讲 介绍第4章 扩散,包括:扩散机构、晶体中扩散的基本特点及宏观动力学方程、杂质的扩散掺杂等共7节内容。 第四讲 作业
1、 问题:
选项:
A:图(a)是限定源扩散,图(b)恒定源扩散
B:图(a)、(b)都是限定源扩散
C:图(a)、(b)都是恒定源扩散
D:图(a)是恒定源扩散,图(b)限定源扩散
答案: 【图(a)、(b)都是限定源扩散】
2、 问题:扩散掺杂,扩散区要比掩膜窗口尺寸 ,这是 效应引起的,它直接影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
选项:
A:大,横向扩散
B:小,横向扩散
C:大,场助扩散
D:大,氧化增强
答案: 【大,横向扩散】
3、 问题:扩散系数在何时不可以看成是常数:
选项:
A:在中等浓度p型硅上扩散掺入n型杂质;
B:在重掺杂p型硅上扩散掺入n型杂质;
C:在本征硅上扩散掺入中等浓度的杂质硼。
D:在本征硅上扩散掺入高浓度的杂质硼,同时进行氧化。
答案: 【在重掺杂p型硅上扩散掺入n型杂质;;
在本征硅上扩散掺入高浓度的杂质硼,同时进行氧化。】
4、 问题:一扩散,采取两歩工艺:预淀积温度高(1200℃)时间长(50min),再分布温度低(970℃)时间短(30min),杂质近似为服从高斯分布。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D1t1>>D2t2,杂质近似服从余误差分布】
5、 问题:在p-Si中扩磷13分钟,测得结深为0.5μm,为使结深达到1.5μm,在原条件下还要扩 分钟。(只保留整数)
答案: 【104】
第五讲 介绍第5章 离子注入,包括:离子注入原理、注入离子在靶中的分布、注入损伤等,共八节内容 第五讲 作业
1、 问题:在离子注入掺杂时,有少部分杂质进入衬底后穿过较大距离,这种现象就是 。当偏离晶向 ψc注入时,可以避免。
选项:
A:沟道效应,<
B:沟道效应,>
C:横向效应,<
D:横向效应,>
答案: 【沟道效应,>】
2、 问题:形成B的超浅结掺杂(剂量为QB)时,为了避免沟道效应可否先注入锑(剂量为QSb)再注入硼?实际注入了多少硼?
选项:
A:不可以
B:可以,实际注硼:QB+QSb
C:可以,实际注硼:QB-QSb
D:可以,实际注硼:QB
答案: 【可以,实际注硼:QB+QSb】
3、 问题:基于LSS理论,判断对下图分析的对错:
选项:
A:该入射离子是低能注入;
B:该入射离子是高能注入;
C:入射离子在靶中由A运动到B主要受到靶原子核阻滞;
D:入射离子在靶中由A运动到B主要是受到靶电子阻滞;
E:入射离子在靶中由B运动到C主要受到靶原子核阻滞;
F:入射离子在靶中由B运动到C主要是受到靶电子阻滞。
答案: 【该入射离子是高能注入;;
入射离子在靶中由A运动到B主要是受到靶电子阻滞;;
入射离子在靶中由B运动到C主要受到靶原子核阻滞;】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