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2到2020-07-1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1章 绪论 第0章 绪论

1、 问题:以下哪种灾害属于自然灾害?
选项:
A:地震
B:爆炸
C:三废污染
D:传染病
答案: 【地震

2、 问题:减灾只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次数和频率。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 问题:灾害有大有小,具体级别由( )和( )两个基本因素决定。
答案: 【致灾因子,受灾地区承受灾害能力
分析:【灾害的分级主要由致灾因子变化强度和受灾地区承受灾害的能力两个基本因素决定。致灾因子变化强度是对其本身变化强度的度量,其值的高低并不等同于真正灾害的大小。受灾地区承受灾害的能力则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当地政府防灾减灾的政策措施和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第2章 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一)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

1、 问题: 地质灾害等级划分中,( )和( )两项指标用于地质灾害发生后确定灾情使用。直接威胁人数和灾害期望损失两项指标用于潜在地质灾害(尚未成灾的)防治分级时使用。(不必填标点符号)
答案: 【伤亡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分析:【地质灾害等级划分中,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两项指标用于地质灾害发生后确定灾情使用。直接威胁人数和灾害期望损失两项指标用于潜在地质灾害(尚未成灾的)防治分级时使用。

2、 问题:滑坡从孕育到形成,一般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经历从( )、( )、( )、( )四个阶段。 (不必填标点符号)
答案: 【孕育 蠕变 剪切 形成

第2章 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三) 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作业题

1、 问题:防止崩塌落石造成道路中断、建筑物破坏和人身伤亡是整治崩塌的最终目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地震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情况。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由自然地质因素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包括: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监狱岩层时,地面会因为底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发生沉降;地震导致地面沉降;土体的蠕变也可引起地基土的缓慢变形,地面上的动荷载在一定条件下也将引起土体的压密变形。

【作业】第2章 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三) 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作业题

1、 问题:(简答)请简述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评分规则: 【 评卷标准:按点给分答案: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十分密切。易发生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1分),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1分)。崩塌的物质常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的来源(1分)。

【作业】第3章 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一) 作业

1、 问题:按照地源深度可以将地震分为哪几类?并简述分类标准。
评分规则: 【 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3种。震源深度在60km以内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km为深源地震。评分依据:分类正确给1分,相应的每种分类依据正确给1分,总计4分。

第3章 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一) 测验

1、 问题: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震源深度是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震源到震中的距离),震中距是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到震中的距离。

2、 问题:( )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以依据。
答案: 【基本烈度
分析:【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成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第3章 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二) 作业

1、 问题: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原则上应满足( )水准抗震设防要求。
选项:
A:2
B:3
C:4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