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遥感原理与应用测1701-1702(长春建筑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第2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下) 第二章单元作业
- 第3章 遥感平台(下) 第三章单元测验
- 第7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下) 第七章单元测验
- 【作业】第7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下) 第七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9章 遥感应用与发展趋势 第九章单元作业
- 第8章 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分类(下) 第八章单元测验
- 【作业】第3章 遥感平台(下) 第三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4章 遥感传感器(下) 第四章单元作业
- 第4章 遥感传感器(下) 第四章单元测验
- 第2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下) 第二章单元测验
- 第5章 遥感图像的存储与基本处理 第五章单元测验
- 【作业】第5章 遥感图像的存储与基本处理 第五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8章 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分类(下) 第八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6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下) 第六章单元作业
- 第6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下) 第六章单元测验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2到2020-06-27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2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下) 第二章单元作业
1、 问题:如何理解电磁波谱(定义)? 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包括哪些? 请写出对应的波段名称以及大致的波段范围。
评分规则: 【 电磁波谱定义: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成的图表叫电磁波谱。
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段:(1) 可见光: 0.38~0.76μm(2分)(2) 红外: 0.76~1000μm(1分)(3) 微波:1mm~1m(1分)
】
2、 问题:简述大气对电磁波的作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微波遥感全天候工作的理论依据。
评分规则: 【 大气对电磁波的作用形式主要包括散射和吸收。
在可见光波段,引起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散射。在紫外、红外与微波区,引起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吸收。
微波具有较长的工作波长,面对成像时天气条件较差(如云、雨等),它同样也能获取地面的信息。这是由于微波波长比云、雨滴等组成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则属于瑞利散射,而其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越弱,所以微波才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称为具有穿云透雾(全天候)的工作能力。
】
第3章 遥感平台(下) 第三章单元测验
1、 问题: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上空时所需要的天数是:
选项:
A:运行周期
B:重访周期
C:自转周期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重访周期】
2、 问题:以下关于地球同步轨道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轨道倾角为0度
B:轨道倾角不为0度
C:卫星的重访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D:卫星能实现全球范围的观测
答案: 【卫星的重访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3、 问题:以下关于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卫星能实现对全球任何地方的观测
B:相对于地球西向逆行
C:轨道倾角接近90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在90-100分钟左右
答案: 【卫星能实现对全球任何地方的观测】
4、 问题:可利用Landsat-8卫星搭载的两个传感器OLI和TIRS的哪些波段实现陆地表面温度的估算:
选项:
A: OLI的第5波段
B:OLI的第6波段
C:OLI的第7波段
D:TIRS的第1波段
答案: 【TIRS的第1波段】
5、 问题:设某地发生了森林火灾,火点温度为800K,其辐射的峰值波长位于欧洲Meteosat-11卫星SEVIRI传感器的哪个波段范围内:
选项:
A:1.64µm波段
B: 3.92µm波段
C:8.70µm波段
D:12.0µm波段
答案: 【 3.92µm波段】
第7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下) 第七章单元测验
1、 问题:传感器校正环节不包括以下内容:
选项:
A:大气校正
B:实验室定标
C:星上定标
D: 场地定标
答案: 【大气校正】
2、 问题:利用获得的定标系数,无法实现:
选项:
A:将遥感图像的灰度值转换为星上光谱辐亮度
B:获得反射波段遥感图像的表观反射率
C:获得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的亮温
D:获得地表反射率
答案: 【获得地表反射率】
3、 问题:以下关于大气校正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A:采用辐射传输模型,一般需要实测的大气参数,也可采用模型提供的大气模型或参数
B:6S模型可用于反射波段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
C:6S模型也可用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
D:反射波段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结果一般是地表反射率
答案: 【6S模型也可用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
4、 问题:以下关于辐射定标场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地形平坦、地物类型单一
B:大气影响较小、空气干洁
C:面积较大
D:必须是水体
答案: 【必须是水体】
5、 问题:以下哪些因素既会导致遥感图像产生几何变形又会导致辐射误差(多选):
选项:
A:卫星平台位置发生变化
B:地形起伏
C:传感器光电变换系统的灵敏度衰退
D:大气影响
答案: 【地形起伏;
大气影响】
【作业】第7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下) 第七章单元作业
1、 问题:试分析、推导大气校正对NDVI计算结果的影响。
评分规则: 【
】
2、 问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介绍我国的敦煌辐射定标场。(建议从场地简介、场地优缺点方面进行介绍)
评分规则: 【 敦煌辐射定标场位于我国西北敦煌附近,大部分区域无植被、物质组成均匀、表面半腔结、地势平坦、稳定性和均匀性较高。该场在场区中心区域( 400× 400 m2) 用于卫星定标的同步观测区。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地表反射比约为14%~ 25%,短波红外波段约为30%,场区表面光学性好,反射比变化小。随观测视场增大,光学均匀性进一步改善。场地反射率基本上位于卫星遥感器动态范围的中间部分,满足大多数卫星遥感器的在轨辐射定标,主要用作遥感卫星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辐射定标。
(1)场地优点:场地地域开阔,地形平坦;场地地物类型均一且稳定,各波段场地地物平均反射率变化率均≤±1%;大气干洁无污染。SO2、NxO和总悬浮微粒指标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气溶胶含量也较低;地处内陆,晴天日多,光照条件好。
(2)场地不足晴天日虽多,却比较集中在秋、冬两季。捕捉完全碧空无云天气不太容易,绝对定标要求对地物重复观测多次,且至少有3次成功,也不容易实现;地物虽均一,但地表面十分脆弱,行走和汽车通过会改变场地光谱特征,影响星地同步观测工作的测量精度;场地总悬浮微粒不稳定,影响对大气光学厚度的测量,易出现沙尘暴、浮尘和扬沙等灾害天气。
】
【作业】第9章 遥感应用与发展趋势 第九章单元作业
1、 问题: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遥感手段。无人机平台可以搭载多种传感器,如多光谱传感器、高光谱传感器、热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等。假设现有一台某型号无人机,飞行高度为500 m,搭载了一台某型号的多光谱相机(波段:0.475 µm、0.560 µm、0.668 µm、0.840 µm;各通道的测量均存在一定误差)。现需利用该套无人机遥感系统获取某地区植被生长情况,制作一张总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专题图。请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写出完成该项任务的主要步骤。(注:假设已获得空域使用许可,天气条件满足飞行作业要求)
评分规则: 【 主要流程(需详细,以下为要点)及评分点包括:(1)航线规划、飞行、获取数据;
(2)多光谱传感器的定标;
(3)利用多光谱影像经过大气校正,得到地表反射率;
(4)利用0.668 µm、0.840 µm波段的地表反射率计算NDVI;
(5)影像的几何精校正、拼接或镶嵌;
(6)制作专题图。
】
第8章 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分类(下) 第八章单元测验
1、 问题: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果图采用的是:
选项:
A:真彩色合成
B:假彩色合成
C:伪彩色合成
D:标准假彩色合成
答案: 【伪彩色合成】
2、 问题:监督分类方法是:
选项:
A:先学习后分类的方法
B:先分类后识别的方法
C:人工处理的方法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先学习后分类的方法】
3、 问题:以下哪个直方图对应高反差地物影像:
选项:
A:
B:
C:
D:
答案: 【】
4、 问题:遥感图像解译标志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选项:
A:图像色调
B:图像质量
C:图像布局
D:图像纹理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