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2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3讲 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化与均衡度 第3讲单元作业

1、 问题:什么是基尼系数?如何通过基尼系数的值来体现分配差距?
评分规则: 【 基尼系数,就是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纵横坐标均以累计百分比表示,从而作出洛伦兹曲线,然后再计算得出的集中化指数。它是通过对人口和收入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将纵横坐标均以累计百分比表示,作出洛伦兹曲线,再计算集中化指数而得到的一个判断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G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均衡;G介于0.2~0.3之间,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均衡;G介于0.3~0.4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合理;G介于0.4~0.5之间,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G大于0.6,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2、 问题:思考: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而是由小到大排序,其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评分规则: 【 在作洛伦兹曲线时,若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则实际分布的曲线会下凹,而由大到小排序产生的曲线是上凸的。

3、 问题:地理模型的概念是什么?
评分规则: 【 地理模型就是指真实的地理对象(过程、系统)的模仿物,它可以用实物、逻辑符号、图形、表格、文字、数学公式、计算机软件来表示。

4、 问题:地理模型的特点。
评分规则: 【 (1)抽象性(2)与原型的相似性(3)可验证性(4)目的性(5)多时空特征(6)应用性

5、 问题:地理模型的功能。
评分规则: 【 (1)认识地理问题的桥梁。(2)地理科学发现的工具。(3)综合研究的功能。

6、 问题:试比较“问题导向”、“范式导向”、“方法导向”等几种地理建模的思维导向,其优缺点各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答案合理即可。

7、 问题:建立地理模型,应该遵从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评分规则: 【 (1)简单明了原则(2)量纲一致性原则(3)依据的充分原则(4)形式标准原则(5)易操作性原则

8、 问题:建立地理模型的步骤
评分规则: 【 (1)划定系统边界(2)研究系统机理(3)建立模型(4)模型检验修正(5)模型解释与应用

9、 问题:
评分规则: 【 写在作业本上

第1讲 绪论 第1讲 单元测试

1、 问题:运用数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描写地理事件、地理事实和记载地理知识的是( )
选项:
A:近代地理学
B:现代地理学
C:当代地理学
D:古代地理学
答案: 【古代地理学

2、 问题:以下属于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选项:
A:赫特纳
B:洪堡
C:拉采尔
D:施吕特尔
答案: 【施吕特尔

3、 问题:计量地理学发展的中期阶段( )
选项:
A: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
答案: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

4、 问题:( )主要是对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定量分析。
选项:
A:分布型分析
B:相互关系分析
C:网络分析
D:趋势面分析
答案: 【分布型分析

5、 问题: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选项:
A:麦卡尔蒂
B:舍弗尔
C:仇佐里
D:司徒瓦特
答案: 【司徒瓦特

6、 问题:加里森是第一个把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在定量基础上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第一本《计量地理学》教材的作者。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非定量化”的观点认为数学方法只是地理学研究方法之一,它只能用来研究地理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但是不能用它来描述和解释地理规律,不能导出地理学理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威弗尔等人对区域学派的批评与否定,拉开了现代地理学发展史上的计量运动的帷幕。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计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 【空间与过程的研究、生态研究、区域研究

10、 问题: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形成了三种主要学派
答案: 【区域学派、人地关系学派、景观学派

11、 问题:计量地理学是将( )和( )应用于地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
答案: 【数学、电子计算机技术

【作业】第1讲 绪论 第1讲 单元作业

1、 问题:什么是现代地理学发展史的计量运动?
评分规则: 【 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背景阶段:包括区域学派、人地关系学派、景观学派,此阶段以区域学派为主。(5分)萌芽阶段:舍弗尔于1953年发表了“地理学中的例外论”的文章,抨击了哈特向的地域独特主义观点。(5分)形成阶段:艾奥瓦的经济派、威斯康星的统计派、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5分)发展阶段:加里森作为第一本《计量地理学》教材的作者。(5分)

2、 问题:计量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具体阐述)
评分规则: 【 第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期,是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初期阶段。(5分)第二阶段,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的10年时间,属中期阶段。(5分)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到80年代末期,是计量地理学走向更加成熟和更加完善的阶段。(5分)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传统意义上的计量地理学开始向计算地理学发展。(5分)

3、 问题:对于计量地理学产生的三种观点。
评分规则: 【 第一种观点,逆计量运动之潮流,反对地理学定量化研究。(3分)第二种观点,与前一种针锋相对,推崇地理学定量化。(3分)第三种观点,介于“定量化”和“反定量化”之间的“非定量化”的观点。(4分)

4、 问题:计量地理学应用包括几个方面
评分规则: 【 分布型分析、网络分析、地域趋势面分析、地域构成分析、空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空间扩散分析、空间行动分析、地理系统的预测、地理区域规划

第2讲 地理数据及其预处理 第2讲 单元测试

1、 问题:男女性别比属于( )。
选项:
A:间隔尺度数据
B:比例尺度数据
C:有序数据
D:二元数据
答案: 【比例尺度数据

2、 问题:某地八年季节性冻土深度分别为50mm、51mm、53.5mm、53mm、53.6mm、52mm、57mm、58mm,请问中位数是( )。
选项:
A:53.25
B:53.5
C:52
D:53.6
答案: 【53.25

3、 问题:以毫米为量纲表示某地的降水量属于( )。
选项:
A:间隔尺度数据
B:比例尺度数据
C:有序数据
D:二元数据
答案: 【间隔尺度数据

4、 问题:某地九年年平均气温分别为4.8℃、5.0℃、4.5℃、6.7℃、4.7℃、5.1℃、4.4℃、4.6℃、5.2℃,请问平均值是( )。
选项:
A:4.8
B:4.5
C:4.7
D:5
答案: 【5

5、 问题:用1、2、3、4表示四个城市等级属于( )。
选项:
A:间隔尺度数据
B:比例尺度数据
C:有序数据
D:二元数据
答案: 【有序数据

6、 问题:某农场各农田地块的面积分别是12公顷、83 公顷、50 公顷、35公顷、55公顷、50公顷、72公顷、40公顷 、85公顷、29公顷、65 公顷、75 公顷,请问众数是( )。
选项:
A:55公顷
B:50公顷
C:54.25公顷
D:52.5公顷
答案: 【50公顷

7、 问题:不确定性是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之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对于地理数据的采集,需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是数据的质量。
选项:
A:正确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