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药物化学(四川轻化工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第一章 绪论 节段一 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课后题
- 【作业】第一章 绪论 节段二 药物的靶点和药物的命名 课后题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节段三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课后题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节段四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课后题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节段一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之新药的研发 课后题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节段二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课后题
- 【作业】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阶段三 抗精神病药物 课后题
- 【作业】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节段四 中枢镇痛药物 课后题
- 【作业】第五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5-1 外周神经药物概述 课后题
- 【作业】第三章 药物代谢反应 节段一 概述及药物代谢的酶 课后题
- 【作业】第三章 药物代谢反应 节段二 第Ⅰ相的生物转 课后题
- 【作业】第三章 药物代谢反应 节段三 第Ⅱ相的生物转化 课后题
- 【作业】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节段一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䓬类)课后题
- 【作业】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节段二 镇静催眠药(非苯二氮䓬类)课后题
- 【作业】第五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5-2 拟胆碱药 课后题
- 【作业】第五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5-3 抗胆碱药物 课后题
- 【作业】第五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5-4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课后题
- 【作业】第五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5-5 局部麻醉药
- 【作业】第六章 循环系统药物 6-1 循环系统药物概述 课后题
- 【作业】第六章 循环系统药物 6-2 β受体拮抗剂 课后题
- 【作业】第六章 循环系统药物 6-3 降压药
- 【作业】第六章 循环系统药物 6-4 NO供体药物 课后题
- 【作业】第六章 循环系统药物 6-5 调血脂药 课后题
- 【作业】第七章 消化系统药物 7-1 抗溃疡药的研发历程 课后题
- 【作业】第七章 消化系统药物 7-2 抗溃疡药的合成 课后题
- 【作业】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8-1 解热镇痛药课后题
- 【作业】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8-2 非甾体抗炎药(1) 课后题
- 【作业】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8-3 非甾体抗炎药(2)课后题
- 【作业】第九章 抗肿瘤药 节段一 抗肿瘤药概述 课后题
- 【作业】第九章 抗肿瘤药 节段四 抗肿瘤抗生素和植物油药有效成分及衍生物 课后题
- 【作业】第九章 抗肿瘤药 节段五 新型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1)课后题
- 【作业】第九章 抗肿瘤药 节段二 生物烷化剂 课后题
- 【作业】第九章 抗肿瘤药 节段三 抗代谢药物 课后题
- 【作业】第十章 抗生素 节段一 抗生素概述 课后题
- 【作业】第十章 抗生素 节段二 青霉素类药物 课后题
- 【作业】第十章 抗生素 节段三 头孢菌素类药物 课后题
- 【作业】第十章 抗生素 节段四 四环素类药物 课后题
- 【作业】第十章 抗生素 节段五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课后题
- 【作业】第十一章 合成抗菌药物及其他抗感染药物 节段一 喹诺酮类抗菌药 课后题
- 【作业】第十一章 合成抗菌药物及其他抗感染药物 节段二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 【作业】第十一章 合成抗菌药物及其他抗感染药物 节段三 抗结核药 课后题
- 【作业】第十二章 降糖药物、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及利尿药 12.1降血糖药 课后题
- 【作业】第十二章 降糖药物、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及利尿药 12.2利尿药 课后题
- 【作业】第十三章 激素类药物 13.1 激素药物概述课后题
- 【作业】第十三章 激素类药物 13.2甾体雌激素类药物课后题
- 【作业】第十三章 激素类药物 13.3雄性激素,蛋白质同化激素和抗雄性激素
- 【作业】第十四章 维生素 14-1维生素 课后题
- 【作业】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测试题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测试题
- 【作业】第三章 药物代谢反应 第三章测试题
- 【作业】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四章测试题
- 【作业】第五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第五章测试题
- 【作业】第六章 循环系统药物 第六章测试题
- 【作业】第七章 消化系统药物 第七章测试题
- 【作业】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第八章测试题
- 【作业】第九章 抗肿瘤药 第九章测试题
- 【作业】第十章 抗生素 第十章测试题
- 【作业】第十一章 合成抗菌药物及其他抗感染药物 第十一章测试题
- 【作业】第十二章 降糖药物、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及利尿药 第十二章测试题
- 【作业】第十三章 激素类药物 第十三章测试题
- 【作业】第十四章 维生素 第十四章测试题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1-10到2020-04-23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绪论 节段一 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课后题
1、 问题:1.40年代是()的时代。A青霉素类抗生素B磺胺类药物C半合成抗生素D激素类药物
评分规则: 【 A
】
2、 问题:以受体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A氯贝胆碱B洛伐他汀C硝苯地平D卡托普利
评分规则: 【 A
】
3、 问题:3. 阿司匹林以()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 A受体 B酶 C核酸 D离子通道
评分规则: 【 B
】
4、 问题:4.硝苯地平以()离子通道作为药物作用靶点,用于治疗高血压。 A钾 B钙 C钠 D镁
评分规则: 【 B
】
5、 问题:5.国际非专有名,又叫()。 A 化学名 B商品名 C通用名 D俗名
评分规则: 【 C
】
【作业】第一章 绪论 节段二 药物的靶点和药物的命名 课后题
1、 问题:1.药物化学成为连接()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A物理 B化学 C数学 D生物
评分规则: 【 B
】
2、 问题:2.从( )中提纯了吗啡。A可卡因B阿片C古柯叶D青蒿
评分规则: 【 B
】
3、 问题:3.阿司匹林是以()药作为上市。 A解热镇痛药 B镇静催眠药 C抗精神失常 D中枢兴奋药
评分规则: 【 A
】
4、 问题:4.口服避孕药是()年代开发的。A 30B 40C 50D 60
评分规则: 【 D
】
5、 问题:5.药物的作用靶点究竟有()。A 受体 酶 核酸B 受体 核酸C 受体 酶 核酸 离子通道D 酶 核酸 离子通道
评分规则: 【 C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节段三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课后题
1、 问题:1、下列关于先导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又称原形物,具有所期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B.它会存在一些其他所不合适的性质,如较高毒性、其他生物活性、较差的溶解度或药物代谢的问题C.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是新药研究的起始点D.先导化合物可以直接作为新药来使用
评分规则: 【 D
】
2、 问题:2、下列不是关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的方法的是()A.第一种方法是从天然产物得到先导化合物B.第二种方法是以现有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C.第三种方法是用无活性内源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D.第四种方法是利用组合化学和和高通量筛选得到先导化合物E.第五种是利用计算机进行靶向筛选得到先导化合物
评分规则: 【 C
】
3、 问题:3、下列关于从天然产物得到先导化合物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的分离属于从天然产物中得到先导化合物的方法B.穿心莲内酯是从中药穿心莲中发现的二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活性,穿心莲内酯的发现也是在天然产物中发现的C.穿心莲内酯的化学结构存在着水溶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的缺点D.通过在其结构中引入磺酸基团或琥珀酸基团,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改善了其生物利用度
评分规则: 【 C
】
4、 问题:4、下列关于以现有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的相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种类型是以药物副作用为线索发现先导化合物B.第二类是通过药物的代谢研究发现先导化合物C.第三类是以现有突破性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D.现有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的方法效果很差
评分规则: 【 D
】
5、 问题:5、下列关于以现有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的相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在药物研究中,常可以从已知药物的副作用出发,找到新药或将副作用与已有的治疗作用分开而获得新药B.在某些情况下,一个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对另一种疾病有治疗作用C.吩噻嗪类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及其类似物就是由结构类似的抗组胺药异丙嗪的镇静副作用发展而来的D.通过对现有药物的代谢研究来发现先导化合物是发现新药的捷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这个方法来得到先导化合物
评分规则: 【 D
】
6、 问题:6、下列关于用活性内源性物质发现先导化合物的相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治疗就是用外源性的化学物质来帮助机体恢复平衡B.抗炎药物吲哚美辛就是以内源性的炎症介质5-羟色胺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研究开发的药物C.这个方法就是用活性内源性物质作为基础来发现先导化合物D.这个方法就是用活性内源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
评分规则: 【 D
】
7、 问题:7、下列关于利用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得到先导化合物相关内容说法错误()A.组合化学的化合物库的构建,是将一些基本的小分子,比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通过化学和生物合成的手段装配成不同的组合B.这个方法得到的先导化合物的质量都不高C.得到大量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化合物,同时配合高通量筛选,寻找先导化合物D.高通量筛选是利用近二三十年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对于阐明影响生命过程的一些环节的酶、受体、离子通道等作为药物作用的靶标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评分规则: 【 B
】
8、 问题:8、下列关于利用计算机进行靶向筛选得到化合物的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A.以生物靶点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化合物进行靶向合理筛选和从头设计B.目前已成为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手段C.它可以根据酶的三维空间结构让分子与酶的三维结构进行对接,对药物分子进行有目的和有意识的结构优化,最终得到更满意的化合物D.此法得到的先导化合物的效果不是很好
评分规则: 【 D
】
9、 问题:9、关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和方法的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在我们药物研究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B.青蒿素的分离属于从天然产物中得到先导化合物C.穿心莲内酯的发现不是属于从天然药物中得到先导化合物D.氯丙嗪的发现就是以现有的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
评分规则: 【 C
】
10、 问题:10、下列关于通过药物的代谢研究发现先导化合物侧的相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通过体内代谢过程,可能被活化。也可能被失活,甚至转化成有毒的化合物,在药物研究中,可以选择其活化形式或考虑可以避免代谢失火或毒化的结构来作为药物研究的先导物B.采用这类先导化合物,得到优秀的药物的可能性较大,甚至直接得到比原来药物更好的药物C.替马西泮和奥沙西泮就是通过研究地西泮的代谢获得的D.Me too药物就是通过药物代谢研究发现的先导化合物
评分规则: 【 D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节段四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课后题
1、 问题:1.引入的官能团对活性没有特别影响,常在药物设计中用于增加药物的亲水性和溶解度的是 ( )A.氨基B.烷基C.醚键D.磺酸基
评分规则: 【 D
】
2、 问题:2.活性药物与载体部分连接构成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挥发药效的化合物是 ( )A.生物前体B.受体C.载体前药D.先导化合物
评分规则: 【 C
】
3、 问题:3.许多药物由于味觉不良而限制其应用,例如苦味是化合物溶于口腔唾液中,与味觉感受器苦味受体产生相互作用之故。以下方法中,不是克服苦味的方法 ( )A.裹糖衣B.用胶囊包裹C.制成具有生物可逆性的结构衍生物D.融于水中
评分规则: 【 D
】
4、 问题:4.对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方法有 ( )A. 生物电子等排替换B.利用计算机辅导药物设计C.利用定量构效关系的方法D.前三项都是
评分规则: 【 D
】
5、 问题:属于生物电子等排体的内容有 ( )A.分为经典和非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B.表现出相似的物理性质C.对同一靶标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D. 前三项都是
评分规则: 【 D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节段一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之新药的研发 课后题
1、 问题:1. 新药的发现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以下选项不属于四个阶段的内容的是 ( )。A. 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B.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C.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D. 药物开发
评分规则: 【 D
】
2、 问题:2.以下用于先导物优化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前药设计 B.软药设计 C.硬药设计 D.生物电子等排体替换
评分规则: 【 C
】
3、 问题:3.哪一期的临床试验是在患者身上进行的 ( ) A.I期 B.II期 C.III期 D.都是
评分规则: 【 B
】
4、 问题:4.新药研究开始到上市总共需要多长时间 ( ) A.3到6年 B.8到10年 C.2到5年 D.10到12年
评分规则: 【 B
】
5、 问题:5.以下对新药研发的观点,错误的是 ( )A.周期长B.回报高C.风险低D.投资大
评分规则: 【 C
】
【作业】第二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节段二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课后题
1、 问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脂水分配系数呢?它是指药物在正辛醇中和水中分配达到平衡时浓度之比值。B易于穿过血脑屏障的适宜的分配系数logp一般在6左右。C药物解离后以部分离子型和部分分子型两种形式存在。D药物要通过生物膜,在膜内的水介质中,解离成离子型再起作用。
评分规则: 【 B
】
2、 问题:2,一般来说,酸性药物在体内随介质PH增大( )A解离度增大,体内吸收率降低B解离度增大,体内吸收率升高C解离度减小,体内吸收率降低D解离度减小,体内吸收率升高
评分规则: 【 A
】
3、 问题:3,药物结构对药效的影响中,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常见的有( )A顺反异构B旋光异构C构象异构D电荷转移复合物
评分规则: 【 D
】
4、 问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把药物分为结构特异性药物和结构非特异性药物药物,结构上细微的改变将会影响药效,这种药物称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B结构特异性药物的活性主要取决于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C药物与受体以共价键结合是可逆的.D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是非对称的,药物与受体分子的识别和结合过程是在三维空间中发生的。
评分规则: 【 B
】
5、 问题:5,光学异构分子中存在手性中心。两个对映异构体在生物学效应方面,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下列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一个对映异构体有活性,而另外一个对映异构体没有活性。B两个对映异构体均具有同类型的活性,但活性强度可能相同或不同C两个对应异构体均没有活性。D两个对映异构体显示出相反的生物活性。
评分规则: 【 C
】
6、 问题: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烷基仲氨基和一个羧酸基,所以它是两性化合物。B在胃肠道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酸碱性,因此环丙沙星有不同的解离形式。C环丙沙星在pH为4.0的时候,只有烷氨基团离子化。D环丙沙星在pH 4.0的时候,烷氨基和羧基均被离子化。
评分规则: 【 C
】
【作业】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阶段三 抗精神病药物 课后题
1、 问题:1.下列不属于抗精神失常药(根据适应症)的是 ( )A.抗焦虑药B.抗抑郁药C.抗躁狂药D.抗精神病药E.抗失眠药
评分规则: 【 E
】
2、 问题:2.根据化学结构分类,下列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的是 ( )A.吩噻嗪类B.噻吨类C.丁酰苯类D.酰脲类E.二苯氮卓类
评分规则: 【 D
】
3、 问题:下列叙述不符合氯丙嗪的是 ( )A.不能与盐酸成盐B.具有碱性C.光化毒反应D.属于吩噻嗪类
评分规则: 【 A
】
4、 问题:4.以氯丙嗪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的主要部位不包括()A.吩噻嗪环上的取代基B.1,3,4位的取代基C.10位N上的取代基D.三环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评分规则: 【 B
】
5、 问题:5.下列不属于吩噻嗪类的药物是 ( )A.乙酰丙嗪B.奋乃静C.洛沙平D.氟奋乃静
评分规则: 【 C
】
6、 问题:根据奋乃静的化学结构特点,利用其侧链的羟基与长链的脂肪酸形成酯具有哪种性质( )A.大大提高药物的脂溶性B.可以储存在人的脂肪组织里面C.缓慢的释放并分解成原药而发挥治疗的效果D.以上全对
评分规则: 【 D
】
7、 问题:7.教材中合成氯丙嗪不会发生的反应 ( )A.发生Ullmann反应B.通过钯的催化剂催化C.和N,N-二甲基氯丙胺反应D.高温脱羧反应
评分规则: 【 B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