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耕作学(沈阳农业大学)1467038443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5年3月16日 分类:免费网课答案 作者:网课帮手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3-01到2022-07-05

第一章 耕作制度引论 第一章 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和他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名著,这本书不包括哪个内容( )
选项:
A:《上农》 
B:《任地》
C:《农书》
D:《审时》
答案: 【《农书》

2、 问题: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不包括( )
选项:
A:适应原则  
B:协调原则
C:经济原则 
D:重点原则
答案: 【重点原则

3、 问题:耕作制度发展的基础是( )
选项: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耕作传统  
D:生活条件
答案: 【自然条件  

4、 问题:耕作制度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 )
选项: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 【

5、 问题:种植制度所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
选项:
A:作物布局   
B:熟制
C:种植方式
D:土壤耕作
答案: 【土壤耕作

6、 问题:养地制度所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
选项:
A:土地培肥 
B:作物布局
C:土壤耕作 
D:农田防护
答案: 【作物布局

7、 问题:我国耕作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
选项: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 【

8、 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耕作学界经过百家争鸣答成了共识,认为耕作学的理论主线始终是( )
选项:
A:耕作制度 
B:种植制度 
C:养地制度
D:种植方式
答案: 【耕作制度 

9、 问题:耕作层的管理不包括( ) 
选项:
A:土壤耕作 
B:土地培肥
C:水土保持
D:水分管理
答案: 【水土保持

10、 问题:农田防护不包括( ) 
选项:
A:水土保持 
B:保护植被 
C:保护性耕作  
D:平整田地
答案: 【平整田地

11、 问题:农田基本建设不包括( )
选项:
A:土地培肥
B:平田整地 
C:治沙改土
D:农田排灌
答案: 【土地培肥

12、 问题:耕作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
选项:
A:改善种植业大环境
B: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C: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D: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 【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13、 问题:农田防护的最终目的是( )  
选项:
A:改善种植业大环境 
B: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C: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D: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 【改善种植业大环境 

14、 问题:农田基本建设的最终目的是( )  
选项:
A:改善种植业大环境 
B: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C: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D: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 【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15、 问题: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包括() 
选项:
A:生产的持续性 
B:投入的持续性
C:经济的持续性 
D:生态的持续性
答案: 【经济的持续性 ;
生态的持续性

16、 问题:现代农业必备的条件有()
选项:
A:物质装备现代化
B:技术现代化  
C:农业生产机械化
D:经营管理现代化
答案: 【物质装备现代化;
技术现代化  ;
农业生产机械化;
经营管理现代化

17、 问题:耕作学的性质() 
选项: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基础科学
D:应用科学
答案: 【自然科学  ;
应用科学

18、 问题:按种植业方向将耕作制度分为() 
选项:
A:主粮型 
B:水田型  
C:农牧型 
D:混合型
答案: 【主粮型 ;
农牧型 ;
混合型

19、 问题:种植制度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选项:
A:作物布局  
B:熟制   
C: 种植方式   
D:轮作与连作
答案: 【作物布局  ;
熟制   ;
 种植方式   ;
轮作与连作

20、 问题:耕作制度以种植制度为中心,以养地制度为基础,以 ( )为目标,对实现农业的区域开发,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选项: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增产增收
C:保持水土平衡      
D: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
答案: 【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产增收;
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

21、 问题: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目的() 
选项:
A: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
C:注重系统性、整体性与地区性 
D:科学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环境
答案: 【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与地区性 ;
科学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环境

22、 问题:耕作制度以系统科学、生态学以及区域发展学等理论为基础,强调()
选项:
A:系统性  
B:结构性   
C:整体性
D:地区性
答案: 【系统性  ;
整体性;
地区性

23、 问题:耕作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 
选项:
A:分析农业生产本质特征,阐明农田生产地位      
B:分析区域资源特点优势,优化农田生产布局
C:研究农田生产群落规律,开发高效种植模式
D:研究作物-土壤互作规律,建立完善养地制度
答案: 【分析农业生产本质特征,阐明农田生产地位      ;
分析区域资源特点优势,优化农田生产布局;
研究农田生产群落规律,开发高效种植模式;
研究作物-土壤互作规律,建立完善养地制度

24、 问题: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选项:
A:人均资源短缺 
B:土地资源浪费  
C:劳动生产率低  
D:劳动者众多
答案: 【人均资源短缺 ;
土地资源浪费  ;
劳动生产率低  

25、 问题:耕作制度包括:()  
选项:
A:种植制度  
B:作物布局 
C:复种方式
D:养地制度
答案: 【种植制度  ;
养地制度

26、 问题:耕作制度发展方向有()  
选项:
A:复种 
B:多熟种植  
C:改变作物布局 
D:农林结合
答案: 【复种 ;
多熟种植  ;
改变作物布局 ;
农林结合

27、 问题:耕作制度的功能是()
选项:
A:微观技术功能
B:宏观调控与决策功能 
C:统计分析功能   
D:法律支持功能
答案: 【微观技术功能;
宏观调控与决策功能 

28、 问题:我国农业的问题包括()  
选项:
A:人多耕地少  
B:光热资源丰富 
C:农村经济落后
D:地区差异大
答案: 【人多耕地少  ;
农村经济落后;
地区差异大

29、 问题:《吕氏春秋》中的哪几篇是农家之言()
选项:
A:《上农》 
B:《任地》
C: 《辩土》
D:《审时》
答案: 【《上农》 ;
《任地》;
 《辩土》;
《审时》

30、 问题: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的综合技术体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1、 问题:耕作学也叫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础理论、技术与管理体系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与农艺学并列的一门学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2、 问题: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众多任务,主要包括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消费、效益问题与生态问题。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3、 问题: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是适应原则、协调原则、经济原则、持久原则。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4、 问题:耕作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进行着不断的演进,现在耕作制只演进到了常年耕作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5、 问题:《齐民要术》中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意思是,农业生产要注意轮作。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6、 问题:在人口稀少的原始社会,土地充足,人们以狩猎生活为主,后来烧毁森林草原播种谷物,肥力下降后又开辟新的荒地加以利用,这属于休闲耕作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7、 问题:耕作制度的目标总的是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8、 问题:耕作制度演变经历了撂荒制、休闲制、连年耕种制和集约农作制等典型阶段。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9、 问题: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0、 问题:养地制度包括土地培肥、土壤耕作、作物布局、农田防护、农田基本建设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1、 问题:种植制度研究的内容包括作物布局、熟制、土壤耕作、轮作与连作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2、 问题:“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阐明了作物生产与天、地、人等因素的关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3、 问题:《陈旉农书》由宋代陈旉所著,是中国宋代北方地区,汉族农事的综合性农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4、 问题:耕作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5、 问题:耕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____的基础理论、技术与管理体系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答案: 【耕作制度

46、 问题: 《                      》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和他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名著,这本书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农家之言。
答案: 【吕氏春秋

47、 问题: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的综合性农书《                       》中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答案: 【齐民要术

48、 问题:从古文“谷田必须岁易”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____的早期认识。
答案: 【轮作

49、 问题: 《                     》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
答案: 【氾胜之书

50、 问题:《                     》是东汉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叙述了田庄从正月到十二月,一年例行的农事活动。
答案: 【四民月令

51、 问题:《                     》是中国宋代南方地区汉族农事的综合性农书,也是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
答案: 【陈旉农书

52、 问题:《                     》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记述了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及技术知识等。
答案: 【农政全书

53、 问题: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_以及与之相适应的_的综合技术体系。
答案: 【种植制度, 养地制度

54、 问题:种植制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____、熟制、种植方式、轮作与连作。
答案: 【作物布局

55、 问题: ____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耕地及土地资源生产力和利用率为内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体系。
答案: 【养地制度

56、 问题:养地制度主要包括土地培肥、____、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农田基本建设等。
答案: 【土壤耕作

57、 问题:耕作制度有两大功能:即微观技术功能和____功能
答案: 【宏观调控与决策

58、 问题:____包括单作、间作、混作、套作、立体种植等。
答案: 【种植方式

59、 问题:养地制度包括____、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农田基本建设等。
答案: 【土地培肥

60、 问题:《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和他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名著,这本书不包括哪个内容( )
选项:
A:《上农》
B:《任地》
C:《农书》
D:《审时》
答案: 【《农书》

61、 问题: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不包括( )
选项:
A:适应原则
B:协调原则
C:经济原则
D:重点原则
答案: 【重点原则

62、 问题:耕作制度发展的基础是( )
选项: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耕作传统
D:生活条件
答案: 【自然条件 

63、 问题:种植制度所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
选项:
A:作物布局
B:熟制 
C:种植方式 
D:土壤耕作
答案: 【土壤耕作

64、 问题:养地制度所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
选项:
A:土地培肥
B:作物布局
C:土壤耕作 
D:农田防护
答案: 【作物布局

65、 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耕作学界经过百家争鸣答成了共识,认为耕作学的理论主线始终是( )
选项:
A:耕作制度
B:种植制度
C:养地制度
D:种植方式
答案: 【耕作制度

66、 问题:耕作层的管理不包括( )
选项:
A:土壤耕作
B:土地培肥
C:水土保持
D:水分管理
答案: 【水土保持

67、 问题:农田防护不包括( )
选项:
A:水土保持
B:保护植被
C:保护性耕作
D:平整田地
答案: 【平整田地

68、 问题:农田基本建设不包括( )
选项:
A:土地培肥
B:平田整地
C:治沙改土
D:农田排灌
答案: 【土地培肥

69、 问题:耕作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
选项:
A:改善种植业大环境  
B: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C: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D: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 【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70、 问题:农田防护的最终目的是( )
选项:
A:改善种植业大环境
B: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C: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D: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 【改善种植业大环境

71、 问题:农田基本建设的最终目的是( )
选项:
A:改善种植业大环境
B: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C: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D: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 【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72、 问题: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包括()
选项:
A:生产的持续性  
B:投入的持续性
C:经济的持续性
D:生态的持续性
答案: 【经济的持续性;
生态的持续性

73、 问题:现代农业必备的条件有() 
选项:
A:物质装备现代化
B:技术现代化
C:农业生产机械化
D:经营管理现代化
答案: 【物质装备现代化;
技术现代化;
农业生产机械化;
经营管理现代化

74、 问题:耕作学的性质()
选项: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基础科学
D:应用科学
答案: 【自然科学      ;
应用科学

75、 问题:按种植业方向将耕作制度分为()  
选项:
A:主粮型       
B:水田型
C:农牧型
D:混合型
答案: 【主粮型       ;
农牧型;
混合型

76、 问题:种植制度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选项:
A:作物布局
B:熟制
C:种植方式
D:轮作与连作
答案: 【作物布局;
熟制;
种植方式;
轮作与连作

77、 问题:耕作制度以种植制度为中心,以养地制度为基础,以 ( )为目标,对实现农业的区域开发,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选项: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增产增收
C:保持水土平衡
D: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
答案: 【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产增收;
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

78、 问题: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目的() 
选项:
A: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
C:注重系统性、整体性与地区性
D:科学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环境
答案: 【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与地区性;
科学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环境

79、 问题:耕作制度以系统科学、生态学以及区域发展学等理论为基础,强调()
选项:
A:系统性  
B:结构性 
C:整体性
D:地区性
答案: 【系统性  ;
整体性;
地区性

80、 问题:耕作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 
选项:
A:分析农业生产本质特征,阐明农田生产地位
B:分析区域资源特点优势,优化农田生产布局
C:研究农田生产群落规律,开发高效种植模式  
D:研究作物-土壤互作规律,建立完善养地制度
答案: 【分析农业生产本质特征,阐明农田生产地位;
分析区域资源特点优势,优化农田生产布局;
研究农田生产群落规律,开发高效种植模式  ;
研究作物-土壤互作规律,建立完善养地制度

81、 问题: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选项:
A:人均资源短缺 
B:土地资源浪费 
C:劳动生产率低
D:劳动者众多
答案: 【人均资源短缺 ;
土地资源浪费 ;
劳动生产率低

82、 问题:耕作制度包括:()  
选项:
A:种植制度
B:作物布局 
C:复种方式
D:养地制度
答案: 【种植制度;
养地制度

83、 问题:耕作制度发展方向有()  
选项:
A:复种
B:多熟种植  
C:改变作物布局 
D:农林结合
答案: 【复种;
多熟种植  ;
改变作物布局 ;
农林结合

84、 问题:耕作制度的功能是()
选项:
A:微观技术功能  
B:宏观调控与决策功能 
C:统计分析功能
D:法律支持功能
答案: 【微观技术功能  ;
宏观调控与决策功能 

85、 问题:我国农业的问题包括()  
选项:
A:人多耕地少
B:光热资源丰富
C:农村经济落后
D:地区差异大
答案: 【人多耕地少;
农村经济落后;
地区差异大

86、 问题:《吕氏春秋》中的哪几篇是农家之言()
选项:
A:《上农》
B:《任地》
C:《辩土》
D:《审时》
答案: 【《上农》;
《任地》;
《辩土》;
《审时》

87、 问题:耕作制度的目标总的是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耕作制度的目标总的是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88、 问题: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89、 问题:“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阐明了作物生产与天、地、人等因素的关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出自《吕氏春秋•审时》,阐明了作物生产与天、地、人等因素的关系。

90、 问题:《陈旉农书》由宋代陈旉所著,是中国宋代北方地区,汉族农事的综合性农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陈旉农书》由宋代陈旉所著,是中国宋代南方地区,汉族农事的综合性农书,也是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

91、 问题:耕作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耕作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92、 问题: 《                     》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和他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名著,这本书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农家之言。
答案: 【吕氏春秋
分析:【《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和他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名著,这本书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农家之言。书中记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阐明了作物生产与天、地、人等因素的关系。

93、 问题: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的综合性农书《____》中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答案: 【齐民要术
分析:【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的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中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意思是说,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这样就会事半功倍,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

94、 问题:《____》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
答案: 【氾胜之书
分析:【《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由西汉氾胜之所著,书中记载了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

95、 问题:《____》是东汉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叙述了田庄从正月到十二月,一年例行的农事活动。
答案: 【四民月令
分析:【《四民月令》,是东汉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叙述了田庄从正月到十二月,一年例行的农事活动。

96、 问题: 《____》是中国宋代南方地区汉族农事的综合性农书,也是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
答案: 【陈旉农书
分析:【陈旉农书》,是中国宋代南方地区汉族农事的综合性农书,也是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

97、 问题: ____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记述了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及技术知识等。
答案: 【《农政全书》
分析:【《农政全书》,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记述了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及技术知识等。

98、 问题:____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耕地及土地资源生产力和利用率为内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体系。
答案: 【养地制度
分析:【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耕地及土地资源生产力和利用率为内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体系。包括土地培肥、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农田基本建设等。

99、 问题: ____包括单作、间作、混作、套作、立体种植等。
答案: 【种植方式
分析:【种植方式包括单作、间作、混作、套作、立体种植等。

【作业】第一章 耕作制度引论 第一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如何理解耕作制度的含义?
评分规则: 【 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其内容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两大部分。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耕地及土地资源生产力和利用率为内容的,以养地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体系。
种植制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作物布局主要决策种植什么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肥料作物、果树、药材、蔬菜、牧草等)、各种多少(面积比例)、种在哪里(区域与具体田块安排)三个问题。
(2)熟制主要确定作物在一年内种一茬还是几茬。
(3)种植方式也即种植形式,主要研究一种或几种作物,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种植,是单作还是间作、混作、套作或立体种养(组成作物复合群体,安排农业动物与植物同田共生)。
(4)轮作与连作是指种植方式的年内及年间安排,主要制定作物一年内或一定年限内的种植排序计划。
养地制度包括土地培肥、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农田基本建设等。

2、 问题:如何理解耕作制度的两大功能?
评分规则: 【 耕作制度的两大功能是微观技术功能和宏观调控与决策功能。
(1)微观技术功能耕作学属于农业应用科学,它以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基础,侧重于研究农业全面协调持续增产稳产的技术体系与环节,涉及作物与气候、作物与土壤、作物与作物、作物与投入等方面的技术组合问题,是以土壤学、作物栽培学、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为基础,形成的一整套独立的农业技术体系,比如,这些微观技术包括作物因地种植的合理布局技术、间混套作立体种养技术、复种技术、轮作连作技术、农牧结合技术、用地养地相结合技术、单元或区域耕作制度设计与优化技术,等等。
(2)宏观调控与决策功能耕作制度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地区性,注重从宏观上把握一个农业区域或生产单位的资源与生产的关系,作出宏观的布局,如:农林牧等配置的土地利用布局、作物结构与配置、作物熟制安排、农田防护与土地用养计划、耕作制度的区划。

第二章 作物布局 第二章 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 )的总称。 
选项:
A:品种  
B:面积   
C:配置 
D:比例
答案: 【配置 

2、 问题:在进行作物布局时,应尽可能将每一种作物均安排种植在( )。
选项:
A:生态最适宜区   
B:生态次适宜区
C: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D: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答案: 【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3、 问题:C4作物主要分布在( )。   
选项:
A:寒带  
B: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
答案: 【热带

4、 问题:世界各地区由于纬度不同及地形的差异,造成了光照分布的变化,因此在栽培技术及引入外来的作物或品种时就需考虑作物的光周期特点。下列不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是:( )   
选项:
A:大豆 
B:棉花 
C:大麦  
D:玉米
答案: 【大麦  

5、 问题:世界各地区由于纬度不同及地形的差异,造成了光照分布的变化,因此在栽培技术及引入外来的作物或品种时就需考虑作物的光周期特点。下列不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   
选项:
A:大麦
B:油菜
C:水稻
D:甜菜
答案: 【水稻

6、 问题:适粘性土壤型的作物主要有:( ) 
选项:
A:水稻 
B:小麦 
C:马铃薯  
D:大豆
答案: 【水稻 

7、 问题:下列哪个作物是C4作物:( )   
选项:
A:木薯 
B:水稻 
C:玉米
D:小麦
答案: 【玉米

8、 问题:下列作物中哪种是热带作物:( )     
选项:
A:玉米
B:高粱 
C:橡胶 
D:马铃薯
答案: 【橡胶 

9、 问题:我国经济作物面积最大的排序为( ) 。  
选项:
A:棉花、油料、麻类、糖料、烟叶    
B:棉花、油料、麻类、烟叶、糖料
C:油料、棉花、烟叶、麻类、糖料
D: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
答案: 【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

10、 问题:不属于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的是:( )    
选项:
A:油棕 
B:可可 
C:椰子 
D:玉米
答案: 【玉米

11、 问题:作物布局的基础是( )。    
选项:
A: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B:作物的遗传特性 
C:作物的生理学特性
D:耕地肥力状况
答案: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12、 问题:根据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的程度与种类,富碳耗氮作物主要是:( )
选项:
A:禾本科作物 
B:油料作物
C:豆科作物
D:纤维作物
答案: 【禾本科作物 

13、 问题:下列作物中不属于喜凉耐寒型的是:( )      
选项:
A:黑麦 
B:冬小麦 
C:青稞
D:春小麦
答案: 【春小麦

14、 问题: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温凉型的是:( )    
选项:
A:大豆
B:玉米 
C:甜菜
D:谷子
答案: 【玉米 

15、 问题:根据大田作物的水旱适应性,陆稻、燕麦等作物属于( )。
选项:
A:喜水耐涝型 
B:喜湿润型
C:中间水分型
D:耐旱怕涝型
答案: 【喜湿润型

16、 问题:长日照作物包括:( ) 
选项:
A:小麦
B:玉米
C:甘蔗
D:油菜
答案: 【小麦;
油菜

17、 问题:作物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选项:
A:作物空间配置
B:农业生产结构
C:农业区划
D:作物结构
答案: 【作物空间配置;
作物结构

18、 问题:不同的作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下列作物中适于在pH6.2~6.9的是:()   
选项:
A:花生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答案: 【花生;
玉米  ;
水稻;
大豆

19、 问题: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是:()
选项:
A:橡胶
B:油棕  
C:可可
D:椰子
答案: 【橡胶;
油棕  ;
可可;
椰子

20、 问题:下列哪些作物不属于C4作物:()  
选项:
A:水稻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答案: 【水稻 ;
棉花;
大豆 

21、 问题:在同一个地方,一般南坡(北半球为阳坡)上部往往因干旱而植被较差,多为短草,坡位下部则多为喜阳与喜温的作物,如( )。
选项:
A:玉米
B:谷子 
C:棉花
D:大豆
答案: 【玉米;
谷子 ;
棉花;
大豆

22、 问题:农业自然资源包括:()
选项:
A:光
B:热
C:土壤  
D:肥料
答案: 【光;
热;
土壤  

23、 问题:作物布局的原则是:()  
选项:
A:要与市场有效对接 
B:要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 
C:要符合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D:要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答案: 【要与市场有效对接 ;
要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 ;
要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24、 问题:C3作物分布于()的地区。  
选项:
A:温带
B:极炎热 
C:热带
D:亚热带
答案: 【温带;
热带;
亚热带

25、 问题:下列农作物中属于喜光的作物的有:()  
选项:
A:棉花
B:玉米
C:马铃薯
D:胡萝卜
答案: 【棉花;
玉米

26、 问题:下列作物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有:()    
选项:
A:高粱
B:燕麦
C:苜蓿 
D:水稻
答案: 【高粱;
水稻

27、 问题: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耐霜型作物的有:()     
选项:
A:豌豆 
B:春小麦
C:向日葵 
D:冬小麦
答案: 【豌豆 ;
春小麦;
向日葵 

28、 问题:适用于在沙性土壤上生长的作物有:()   
选项:
A:大豆
B:花生 
C:甘薯 
D:马铃薯
答案: 【花生 ;
甘薯 ;
马铃薯

29、 问题:我国棉花主要集中于()。   
选项:
A:黄河流域
B:松嫩平原
C:长江流域 
D:西北内陆
答案: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
西北内陆

30、 问题:选择商品生产基地的条件是:()
选项:
A: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集中连片
B:资源条件好,生产技术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
C: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D:生态经济分区上属于最适区或适宜区  
答案: 【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集中连片;
资源条件好,生产技术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
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生态经济分区上属于最适区或适宜区  

31、 问题:地势对作物布局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作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上。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2、 问题:向日葵、谷子、大豆均为喜温作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3、 问题:以收获籽实为目的籽实类豆科作物,相对意义上来讲是养地作物,而以养地为目的的豆科绿肥作物,是绝对意义的养地作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4、 问题:谷子、甘薯、花生是耐旱耐涝型作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5、 问题:C3作物主要分布于冷凉、高温多雨的地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6、 问题:土壤盐碱化的原因之一是灌溉农田的灌溉水不足,而蒸发量大,盐分向上移动大于向下淋洗的数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7、 问题: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8、 问题:作物结构包括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9、 问题:一个国家的作物布局的范围最大可以大到国家、省,最小可以小到一个地区、县。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0、 问题:在安排作物布局时,一定要与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土地等条件及特点相结合。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1、 问题:在我国北方,地势从低到高,作物分布规律大致是:棉花、高粱→水稻、玉米→冬麦、糜谷→喜凉作物(油菜、豌豆、春小麦、青稞)→林地→草地→荒地。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2、 问题:洼地多种棉花、甘薯、花生、豆类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3、 问题:岗坡地多种耐涝或避涝的水稻、高粱、小麦、苘麻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4、 问题:许多大田作物,它们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对水分的需求属于中间类型,如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5、 问题:高粱、田菁、草木樨等作物既耐旱又耐涝。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6、 问题: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____与配置的总称。
答案: 【作物结构

47、 问题:作物布局要解决的问题是作物____。
答案: 【结构与配置

48、 问题:作物布局的意义之一是有利于合理利用____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答案: 【资源

49、 问题:C4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等,主要分布在辐射量大的热带或____地区。
答案: 【亚热带

50、 问题:根据作物喜光程度的不同,分为喜光和耐荫作物,一些以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收获目标的作物,如胡萝卜、马铃薯、叶菜类蔬菜等为____。
答案: 【耐荫作物

51、 问题:在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延长日照长度,可缩短营养生长期,提前开花,反之,缩短日照长度,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这类作物称为____。
答案: 【长日照作物

52、 问题:在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缩短日照长度,可缩短营养生长期,提前开花,反之,延长日照长度,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这类作物称为____。
答案: 【短日照作物

53、 问题:___ 型作物分布在四季分明或气候冷凉地区,它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0℃,冬季可耐-18~-20℃的低温。
答案: 【喜凉耐寒

54、 问题: ____ 型作物生育盛期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5~20℃左右,12~18℃能正常生长,生物学最低温度,也就是适于生长的起点温度为2~8℃,不怕霜,可耐短期的低温。
答案: 【喜凉耐霜

55、 问题: ____ 型作物都是喜温作物,但它们能够忍受一定的高温,如高粱、烟草、花生、苜蓿等。
答案: 【耐热

56、 问题:谷子、糜子等____ 型作物本身没有耐旱或抗涝能力,但是通过人为的合理调控,或者作物自身的生态适应,可以使作物躲避旱涝灾害。
答案: 【避旱避涝

57、 问题:根据土壤质地,____ 土壤由于颗粒粗,质地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差,蒸发量大,昼夜温差也大。
答案: 【沙性

58、 问题:养地作物,也叫富氮作物,主要是指____ 作物;耗地作物,也叫耗氮富碳作物,主要是禾本科作物。
答案: 【豆科

59、 问题:在平原地区,农区小地形也有岗地、____ 与洼地之分。虽然相对高度相差不多,但作物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
答案: 【平地

60、 问题:作物布局设计包括以下八个方面:调查环境条件、调研社会需求、作物的组成与配置、作物量比结构的确定、划分种植适宜区、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种植区划、____ 。
答案: 【可行性鉴定

61、 问题: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 )的总称。 
选项:
A:品种
B:面积
C:配置
D:比例
答案: 【配置

62、 问题:在进行作物布局时,应尽可能将每一种作物均安排种植在(     )。
选项:
A:生态最适宜区   
B:生态次适宜区
C: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D: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答案: 【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63、 问题:C4作物主要分布在( ) 
选项:
A:寒带
B: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
答案: 【热带

64、 问题:世界各地区由于纬度不同及地形的差异,造成了光照分布的变化,因此在栽培技术及引入外来的作物或品种时就需考虑作物的光周期特点。下列不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是( )  
选项:
A:大豆
B:棉花 
C:大麦
D:玉米
答案: 【大麦

65、 问题:世界各地区由于纬度不同及地形的差异,造成了光照分布的变化,因此在栽培技术及引入外来的作物或品种时就需考虑作物的光周期特点。下列不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  
选项:
A:大麦
B:油菜 
C:水稻
D:甜菜
答案: 【水稻

66、 问题:适粘性土壤型的作物主要有(    )。 
选项:
A:水稻
B:小麦 
C:马铃薯
D:大豆
答案: 【水稻

67、 问题:下列哪个作物是C4作物:( )
选项:
A:木薯
B:水稻 
C:玉米
D:小麦
答案: 【玉米

68、 问题:下列作物中哪种是热带作物( )  
选项:
A:玉米
B:高粱
C:橡胶
D:马铃薯
答案: 【橡胶

69、 问题:我国经济作物面积最大的排序为( ) 
选项:
A:棉花、油料、麻类、糖料、烟叶
B:棉花、油料、麻类、烟叶、糖料
C:油料、棉花、烟叶、麻类、糖料
D: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
答案: 【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

70、 问题:不属于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的是( ) 
选项:
A:油棕
B:可可
C:椰子
D:玉米
答案: 【玉米

71、 问题:作物布局的基础是( )   
选项:
A: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B:作物的遗传特性
C:作物的生理学特性
D:耕地肥力状况
答案: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72、 问题:根据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的程度与种类,富碳耗氮作物主要是( ) 
选项:
A:禾本科作物
B:油料作物
C:豆科作物
D:纤维作物
答案: 【禾本科作物

73、 问题:下列作物中不属于喜凉耐寒型的是( )   
选项:
A:黑麦
B:冬小麦
C:青稞
D:春小麦
答案: 【春小麦

74、 问题: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温凉型的是( )
选项:
A:大豆
B:玉米 
C:甜菜
D:谷子
答案: 【玉米 

75、 问题:根据大田作物的水旱适应性,陆稻、燕麦等作物属于( ) 
选项:
A:喜水耐涝型
B:喜湿润型
C:中间水分型
D:耐旱怕涝型
答案: 【喜湿润型

76、 问题:长日照作物包括:() 
选项:
A:小麦 
B:玉米 
C:甘蔗
D:油菜
答案: 【小麦 ;
油菜

77、 问题:不同的作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下列作物中适于在PH6.2~6.9的是()。
选项:
A:花生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答案: 【花生;
玉米;
水稻;
大豆

78、 问题: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是()
选项:
A:橡胶 
B:油棕 
C:可可
D:椰子
答案: 【橡胶 ;
油棕 ;
可可;
椰子

79、 问题:下列哪些作物不属于C4作物()  
选项:
A:水稻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答案: 【水稻 ;
棉花;
大豆

80、 问题:在同一个地方,一般南坡(北半球为阳坡)上部往往因干旱而植被较差,多为短草,坡位下部则多为喜阳与喜温的作物,如(   )。
选项:
A:玉米
B:谷子 
C:大豆
D:棉花
答案: 【玉米;
谷子 ;
大豆;
棉花

81、 问题:农业自然资源包括()
选项:
A:光
B:热
C:土壤 
D:肥料
答案: 【光;
热;
土壤 

82、 问题:作物布局的原则()  
选项:
A:要与市场有效对接
B:要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  
C:要符合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
D:要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答案: 【要与市场有效对接;
要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  ;
要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83、 问题:C3作物分布于( )的地区。  
选项:
A:温带
B:极炎热 
C:热带
D:亚热带
答案: 【温带;
热带;
亚热带

84、 问题:下列农作物中属于喜光的作物的有()
选项:
A:棉花
B:玉米
C:马铃薯
D:胡萝卜
答案: 【棉花;
玉米

85、 问题:下列作物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有()
选项:
A:高粱
B:燕麦
C:苜蓿 
D:水稻
答案: 【高粱;
水稻

86、 问题: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耐霜型作物的有()
选项:
A:豌豆
B:春小麦
C:向日葵
D:冬小麦
答案: 【豌豆;
春小麦;
向日葵

87、 问题:适用于在沙性土壤上生长的作物有()
选项:
A:大豆
B:花生
C:甘薯
D:马铃薯
答案: 【花生;
甘薯;
马铃薯

88、 问题:我国棉花主要集中于()
选项:
A:黄河流域
B:松嫩平原
C:长江流域
D:西北内陆
答案: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西北内陆

89、 问题:选择商品生产基地的条件是(   )
选项:
A: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集中连片
B:资源条件好,生产技术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
C: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D:生态经济分区上属于最适区或适宜区
答案: 【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集中连片;
资源条件好,生产技术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
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生态经济分区上属于最适区或适宜区

90、 问题:以收获籽实为目的籽实类豆科作物,相对意义上来讲是养地作物,而以养地为目的的豆科绿肥作物,是绝对意义的养地作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豆科作物的特点是能够固氮,虽然一年生豆科作物固定的氮,常常与被带走的氮相抵销,但与禾本科作物相比,耗氮还是少得多的,所以,以收获籽实为目的籽实类豆科作物,相对意义上来讲是养地作物,而以养地为目的的豆科绿肥作物,是绝对意义的养地作物。

91、 问题:谷子、甘薯、花生是耐旱耐涝型作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谷子、甘薯、花生具有较强的耐旱特性,但是比较怕涝,是耐旱怕涝型作物。

92、 问题:土壤盐碱化的原因之一是灌溉农田的灌溉水不足,而蒸发量大,盐分向上移动大于向下淋洗的数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灌溉农田的灌溉水不足,而蒸发量大,盐分向上移动大于向下淋洗的数量,可导致土壤盐碱化。

93、 问题: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作物结构包括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配置是指作物在地域或田块上的分布。

94、 问题:岗坡地多种耐涝或避涝的水稻、高粱、小麦、苘麻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在平原地区,农区小地形也有岗地、平地与洼地之分。虽然相对高度相差不多,但作物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如,华北地区,洼地多种耐涝或避涝的水稻、高粱、小麦、苘麻等,平地主要种麦类、玉米等,岗坡地则种棉花、甘薯、花生、豆类等。

95、 问题:许多大田作物,它们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对水分的需求属于中间类型,如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许多大田作物,它们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对水分的需求属于中间类型,如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这类作物一般前期比较耐旱,中后期需水较多;而且,这类作物一般不耐涝,尤其是苗期怕涝。

96、 问题:在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缩短日照长度,可缩短营养生长期,提前开花,反之,延长日照长度,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这类作物称为____  。
答案: 【短日照作物
分析:【有些作物在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缩短日照长度,可缩短营养生长期,提前开花,反之,延长日照长度,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这类作物称为短日照作物,如大豆、棉花、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甘蔗、甘薯等。短日照作物多数夏季或秋季开花,多分布在南部或赤道附近。

97、 问题: ___ 型作物分布在四季分明或气候冷凉地区,它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0℃,冬季可耐-18~-20℃的低温。
答案: 【喜凉耐寒
分析:【喜凉耐寒型作物分布在四季分明或气候冷凉地区,它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0℃,冬季可耐-18~-20℃的低温,如,黑麦、冬小麦、冬大麦、青稞(裸大麦)、毛叶苕子、菠菜、油菜、蚕豆、豌豆等。

98、 问题:____ 型作物都是喜温作物,但它们能够忍受一定的高温,如高粱、烟草、花生、苜蓿等。
答案: 【耐热
分析:【耐热型作物都是喜温作物,但它们能够忍受一定的高温,如高粱、烟草、花生、苜蓿等。高粱耐热能力较强,可以忍受更高的温度;烟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2℃,但可耐37℃的高温;花生可耐40℃高温;苜蓿较耐寒,但在灌溉条件下也耐高温。

【作业】第二章 作物布局 第二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合理的作物布局对农业生产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评分规则: 【 作物布局是从宏观上、整体上、技术上安排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的一项战略措施。其重要的意义是:(1)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农业生产布局是指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生产的结构和在地域上的分布。这里的农是指狭义的种植业。在我国,种植业在农业上产中占有重大比重,因此说,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
(2)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相对缺乏。合理的作物布局,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能保护资源与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合理的作物布局能满足消费和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农业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从对农产品要解决温饱的数量需求,发展到对农产品优质多样的质量需求。作物布局合理,就可以生产出数量多、种类全、质量优的农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另外,农产品生产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可以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兼顾好国内、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按箭头(图片),这幅图片是五味子,大家知道,五味子是一种中药材,可以进行深加工,当时,韩国需求量很大,丹东大梨树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在作物布局时安排种植了大量的五味子。
(4)充分吸纳农民就业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难、增收难是当前困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业生产项目,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按箭头(图片),这幅图片是树莓,树莓是一种浆果,特点是怕碰怕压,所以,需要人工采摘。农业企业将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后,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树莓产业,再雇佣农民来采摘,这样就充分地吸纳了农民就业。

2、 问题:作物布局的原则是什么?
评分规则: 【 (1)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这里的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是指,不仅要在产品种类上与市场需求对接,而且要在产品质量、产品规格、产品加工标准和形式上与市场需求对接;不仅要在数量上与市场需求对接,而且要在时间上、空间上与市场对接;不仅要与本地市场、国内市场对接,而且要与国际市场对接。要在发展专业化生产和基地化生产的基础上,直接与需求厂商对接,实行“订单农业”。
(2)要与当地生态条件相结合在安排作物布局时,一定要与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土地等条件及特点相结合,也就是符合生态适应性原则,实行精准规划、精准布局,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区域的资源。例如,世界上有三大黄金玉米带,包括中国东北玉米带,还有,与中国玉米带同纬度的美国中部大平原玉米带,和乌克兰玉米带。在这些玉米带上,他的生态环境条件最适合玉米种植生长。所以,在玉米带上种植玉米就能充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3)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现状是人多地少,土地及水资源相对不足,面对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我们不仅要强调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还要强调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选择合理的种植业结构和配置,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
(4)要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农业生产条件改造、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所以在安排作物布局时,应该根据市场取向、资源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放在首位,合理的安排作物种类及种植面积,千方百计让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5)要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在解决了温饱的前提下,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开始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因此,我们在安排作物布局时,一定要研究人们的现代消费观念和现代消费需求特点,满足人们追求现代生活质量的要求。

3、 问题:什么是临界日长、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日中性作物?
评分规则: 【 临界日长:在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长度。
长日照作物:有些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苜蓿、三叶草、油菜、甜菜等,在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延长日照长度,可缩短营养生长期,提前开花,反之,缩短日照长度,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这类作物称为长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多数在早春或春夏之交开花,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短日照作物:有些作物在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缩短日照长度,可缩短营养生长期,提前开花,反之,延长日照长度,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这类作物称为短日照作物,如大豆、棉花、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甘蔗、甘薯等。短日照作物多数夏季或秋季开花,多分布在南部或赤道附近。
日中性作物:还有一类作物,他们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一年四季都可能开花,称为日中性作物,如番茄、四季豆、黄瓜、荞麦等。由于日中性作物对日照长短不敏感,所以分布较广泛。
由于不同作物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在引种时就会出现发育提前或延迟的现象,在北半球,在正常的生长季节内,长日照作物北移时,由于光照延长,发育会提前;南移则由于光照缩短,生育延迟,有的甚至不能开花结实。反之,在正常的生长季节内,短日照作物北移时,会使发育延迟;而南移则提前开花。

4、 问题:如何理解养地与耗地作物?
评分规则: 【 人们往往习惯地称豆科作物为养地作物,称禾本科作物为耗地作物,实际上,这种简单的分法是不够确切的。各种作物对于沉淀性元素,包括磷、钾、钙等都是消耗的,只是对于氮素和碳素才有消耗与增加之分。另外,究竟是养地作物还是耗地作物,还要看所生产出来的干物质归还到土壤中的多少而定。所以,根据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与归还的程度,将作物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1)养地作物养地作物,也叫富氮作物,主要是指豆科作物,如大豆、紫花苜蓿。豆科作物的特点是能够固氮,虽然一年生豆科作物固定的氮,常常与被带走的氮相抵销,但与禾本科作物相比,耗氮还是少得多的,所以,以收获籽实为目的籽实类豆科作物,相对意义上来讲是养地作物,而以养地为目的的豆科绿肥作物,是绝对意义的养地作物。
(2)耗地作物耗地作物,也叫耗氮富碳作物,主要是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麦、谷子、玉米。禾本科作物消耗土壤中或肥料中的氮素比较多,种植这些作物后,如果不施氮肥,土壤氮平衡就是负的。但是从碳素循环来看,禾本科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固定了空气中大量的碳素,如果只将收割后的根茬留在土壤中,而将秸秆带出农田,那碳平衡往往是负的;但是如果秸秆还田,那么,将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所以在农业生产中提倡秸秆还田。
(3)兼养地作物兼养地作物主要是棉花、油菜等。兼养地作物虽然不能固氮,但是由于在物质循环中返回田地的物质较多,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氮磷钾养分的消耗,或增加了土壤碳素。例如人们从棉花、油菜中取走的经济产品是纤维和油,其它的茎、叶、饼等副产品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还田,从这个意义讲,就起了养地的作用,所以这类作物也叫兼养地作物。

5、 问题:如何进行作物布局?
评分规则: 【 (1)调查环境条件自然条件:光照条件、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土壤条件、土地条件、地貌、植被等。社会条件:肥料条件、能源条件、市场供需、产品价格、涉农政策、产值收入等。生产条件:种植业现状、畜牧业现状、从业者状况、机械化水平、技术与管理、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状况等。
(2)调研社会需求自给性需求:要根据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调研自给性需求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果品及其他作物的种类、数量、占地面积、单产等。商品性需求:在掌握农产品商品价格、单位面积总产值、单位面积成本、单位面积净产值等基础上,调研商品性需求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果品及其他作物的种类、数量、占地面积、单产、需求去向、交易方式等。
(3)作物的组成与配置作物种类与品种的选择:包括依光照条件选择作物、依温度条件选择作物、依水分条件选择作物、依土壤条件选择作物、依地形地貌选择作物。作物熟制的选配:包括一年一熟、一年二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一年四熟的各类型作物及其品种的选择与组配。作物种植方式的配置:包括间混作、套作和复种。
(4)作物量比结构的确定要确定作物的量比结构,首先就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作物量比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其它作物的比例、春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的比例、主导作物和辅助作物的比例、禾谷类与豆类作物的比例。
(5)划分种植适宜区最适宜区:也就是,作物在这一区域内种植,光热水土以及水利、劳力等条件都很适宜,作物稳产、高产,品质好,生产投资省而经济效益高。适宜区:作物在这一区域内种植,生态条件存在少量缺限,但人为采取某些措施,如灌溉、排水、改土、施肥后容易弥补,作物生长与产量较好,产量变异系数小。在适宜区,虽然投资有所增大,但经济效益仍然较好。次适宜区:作物在这一区域内种植,生态条件有较大缺陷,产量不够稳定,但通过人为措施仍可以弥补,如盐碱地种植棉花。在次适宜区,投资较大,产量较低,但综合经济效益仍是有利的。不适宜区:作物在这一区域内种植,自然条件中有很大缺陷,技术措施难于改造,投资消费巨大,技术复杂。虽然在不适宜区勉强可以种植,但产量上、经济上或生态上得不偿失。这种区域就是这一作物的不适宜区。
(6)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选定了适宜区,再结合历史生产状况和远景生产任务,大体上就可以选出某种作物的集中产地。再在集中产地进一步选择商品生产基地。商品生产基地的条件是: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集中连片;资源条件好,生产技术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产品的商品率较高;生态经济分区上属于最适区或适宜区。
(7)种植区划在确定作物结构后,要进一步把它配置到各种类型土地上去,也就是拟定种植区划。原则是尽可能地把相适应、相类似的作物划在一个种植区,最后划出作物现状分布图与计划分布图。
(8)可行性鉴定可行性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布局方案是否能满足各方面需要。②自然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利用与保护。③从业者的经济收入是否合理。④肥料、土壤肥力、水、资金、劳力是否平衡。⑤加工、储藏、市场、贸易、交通等是否可行。⑥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农民素质方面是否可行。⑦是否能促进农林牧、农工商综合发展。

第三章 间混套作与复种 第三章 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下列关于合理间混套作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作物的植株和生育特征相互补充 
B:经济效益应高于单作
C:选择生态位相差不太大的品种 
D:促进早熟早收
答案: 【选择生态位相差不太大的品种 

2、 问题:在进行间、混、套作时,选择作物类型和品种“一高一矮、一肥一瘦”指作物的(  )
选项:
A:株型
B:根系分布
C:叶形
D:生育期
答案: 【株型

3、 问题:下列属于套作的有:(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小麦/玉米 
C:大麦×豌豆
D:冬小麦-玉米
答案: 【小麦/玉米 

4、 问题:(  )是间混套作的各种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
选项:
A:株距 
B:行距
C:带宽
D:幅宽
答案: 【带宽

5、 问题:  下列属于禾豆间作的模式为(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 玉米‖花生
C:玉米/大豆 
D:泡桐‖大豆
答案: 【 玉米‖花生

6、 问题:为了发挥边际优势和减缓劣势,在确定行数时,一般高秆作物不可多于边际效应所影响的行数的(  )倍。
选项:
A:1.5 
B:2
C:3
D:5
答案: 【2

7、 问题:间套作中,不同种作物之间的间距应(  )。
选项:
A:尽量减小
B:与单作时距离相同 
C:尽量加大 
D: 越大越好
答案: 【尽量加大 

8、 问题:套种增产增收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复合群体的(  )。
选项:
A:空间   
B:时间 
C:空间和时间 
D:群体结构
答案: 【空间和时间 

9、 问题:种养结合的关键是(  )。
选项:
A:饲料 
B:小麦   
C:玉米 
D:油菜
答案: 【饲料 

10、 问题: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省是(  )。
选项:
A:浙江 
B:上海 
C:海南省
D:江苏
答案: 【海南省

11、 问题: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是(  )
选项:
A:华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四川盆地
D:江淮平原
答案: 【华南地区

12、 问题: 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是(  )。
选项:
A:地形
B:耕地面积
C:热量状况
D:天气状况
答案: 【热量状况

13、 问题: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不包括(  )。
选项:
A:增加光照叶面积
B:延长光照时间
C:提高光合效率
D:增施肥料
答案: 【增施肥料

14、 问题: 南方稻田连续三年的种植制度为:绿肥—水稻→油菜—水稻—水稻→小麦—水稻—水稻,称为(  )。
选项:
A: 轮作 
B:复种轮作
C: 间套作 
D:连作
答案: 【复种轮作

15、 问题:适于一年三熟制的地区一般要求≥10℃积温为(  )度。
选项:
A:3500~3600℃
B:3600~4000℃
C:4000~5000℃
D:5000℃以上
答案: 【5000℃以上

16、 问题:合理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  )。
选项:
A:充分利用光能   
B:充分利用地力
C:边行效应 
D:作物间互利关系
答案: 【充分利用光能   ;
充分利用地力;
边行效应 ;
作物间互利关系

17、 问题: 间混套作增产的中心环节包括(  )。
选项:
A:增加叶面积
B:提高种植密度
C:选择高收益作物
D:增加照光叶面积
答案: 【增加叶面积;
提高种植密度;
增加照光叶面积

18、 问题:合理间套作中,作物合理搭配的原则为(  )。
选项:
A:形态上一高一矮 
B:生理上一阴一阳
C: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一早一晚
D:兼有其中某几种情形
答案: 【形态上一高一矮 ;
生理上一阴一阳;
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一早一晚;
兼有其中某几种情形

19、 问题:下列种植方式计入复种指数计算的是(  )。
选项:
A: 间作
B:复种
C:混作
D:套种
答案: 【复种;
套种

20、 问题:合理的间混套作可以(  )。
选项:
A: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
B: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C: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D: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答案: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
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21、 问题: 下列属于套作的有:(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小麦/玉米
C:大麦×豌豆
D:麦/玉米/甘薯
答案: 【小麦/玉米;
麦/玉米/甘薯

22、 问题:下列属于间作的模式为(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大麦×豌豆 
C:玉米‖花生
D:油菜—水稻—水稻
答案: 【玉米‖马铃薯    ;
玉米‖花生

23、 问题:下列种植方式属于一年二熟制的是(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玉米—萝卜—油菜   
C:玉米‖花生
D:冬小麦/夏玉米
答案: 【玉米‖马铃薯;
玉米‖花生;
冬小麦/夏玉米

24、 问题: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包括(  )。
选项:
A:增加光照叶面积
B:延长光照时间
C:提高光合效率
D:增施肥料
答案: 【增加光照叶面积;
延长光照时间;
提高光合效率

25、 问题: 休闲的作用主要是(  )
选项:
A:恢复地力
B:蓄积水分
C:消灭杂草 
D:促进土壤潜在养分的转化
答案: 【恢复地力;
蓄积水分;
消灭杂草 ;
促进土壤潜在养分的转化

26、 问题:下列种植方式属于多熟制的是()。
选项: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五年四熟
D:两年三熟
答案: 【一年二熟;
两年三熟

27、 问题:“冬小麦一夏大豆(或绿豆、糜谷)→冬小麦—夏闲”这种种植方式属于(  )。
选项:
A:一年三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四熟 
D:两年四熟
答案: 【两年三熟;
两年四熟

28、 问题:复种的作用有哪些?(  )
选项:
A:增加播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B: 发展多元作物,实现全面增产
C:抗御自然灾害,实现稳产高产
D:增加物质投入,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答案: 【 发展多元作物,实现全面增产;
增加物质投入,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29、 问题:一个地区能否进行复种和复种程度高低受哪些条件影响?(  )
选项: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肥力条件 
D:动力条件
答案: 【热量条件  ;
水分条件;
肥力条件 ;
动力条件

30、 问题:适于多熟种植的地区一般要求≥10℃积温为(  )度。
选项:
A: 3100~3500℃
B:3500~3600℃
C:3600~4000℃
D:4000℃以上
答案: 【3500~3600℃;
3600~4000℃;
4000℃以上

31、 问题: 合理间套作中确定密度的原则是基本上不减少或稍减少主作物密度,或两种间作的作物密度比单作时减少,但总密度高于任一作物单作。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2、 问题:“麦/玉米—稻”属于一年三熟制。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3、 问题:  套种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的种植方式。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4、 问题:间作时两作物共生期至少超过任何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5、 问题:  间作主要集约利用时间,而套作主要集约利用空间。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6、 问题: 间作、套作各作物的种植面积计入复种面积。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7、 问题: 土地当量比(LER)比越大,表明间作增产的幅度越大,效果越好。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8、 问题:合理间套作时,只表现为边行优势,而边行劣势可以不考虑。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9、 问题:间套作时,应选择生态适应性、生态位相似的作物。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0、 问题:间套作时,高位和矮位作物的种植密度均要高于单作。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1、 问题:“玉米‖马铃薯”属于间作,“小麦/玉米”属于套作,“冬小麦-玉米”属于复种。(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2、 问题:间作、混作、套种均不属于复种。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3、 问题:“春玉米→冬小麦—夏蔬菜”是两年三熟制的复种模式。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4、 问题:复种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5、 问题:复种增加了作物光合面积,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作物年单产的核心。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6、 问题: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         内,分行或分带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的种植方式。
答案: 【同一生长期(季节),相间种植

47、 问题:间作主要是集约利用         ,套作主要是集约利用         。
答案: 【空间,时间(季节)

48、 问题:从熟制角度看,“麦/玉米—稻”属于         制。
答案: 【二年三熟

49、 问题: 套作指在           的株、行间播种或           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答案: 【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移栽后季作物

50、 问题:土地当量比是指同一农田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间混作时的           与各个作物单作时的比率。
答案: 【产量或收益

51、 问题:合理的间套作作物形态选择上要            ,或叶形上           ,或叶角上           。
答案: 【一高一矮,一圆一尖,一直一平

52、 问题: 合理的间套作中,           作物与           作物搭配时,在用光上,异质互补,充分利用光能。
答案: 【喜光,耐阴

53、 问题:间套作时,特别是高矮杆作物间套作时,靠近矮位作物的高位作物植株常表现为           ,而靠近高位作物的矮位作物植株常表现为           。 
答案: 【边行优势,边行劣势

54、 问题:边行优势的大小和范围与作物           、           、           、           和栽培水平有关。
答案: 【种类,品种,地力条件,种植方式

55、 问题:间套作作物选择方面,在作物的选择上要求作物的         相似,合理地选择           的作物或人工提供不同的条件。
答案: 【生态适应性,不同的生态位

56、 问题: 间套作复合群体中,水平结构参数包括作物的密度、行数、行株距、           、株距、           等水平分布。
答案: 【幅宽,带宽

57、 问题: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           作物的种植方式。
答案: 【二季或二季以上

58、 问题:一年三熟、一年二熟、两年三熟属于           制。
答案: 【多熟

59、 问题:复种的中心目的是集约利用           ,提高          。
答案: 【时间和土地,年光能利用率

60、 问题:一个地区能否进行复种和复种程度高低主要受           、           、           和           的影响。
答案: 【热量条件,水分条件,肥力条件,动力条件

61、 问题:下列关于合理间混套作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作物的植株和生育特征相互补充 
B:经济效益应高于单作
C:选择生态位相差不太大的品种
D:促进早熟早收
答案: 【选择生态位相差不太大的品种

62、 问题:在进行间、混、套作时,选择作物类型和品种“一高一矮、一肥一瘦”指作物的(  )。
选项:
A:株型
B:根系分布
C:叶形 
D:生育期
答案: 【株型

63、 问题:下列属于套作的有:(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小麦/玉米
C:大麦×豌豆
D:冬小麦-玉米
答案: 【小麦/玉米

64、 问题:(  )是间混套作的各种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
选项:
A:株距
B:行距
C:带宽 
D:幅宽
答案: 【带宽 

65、 问题:下列属于禾豆间作的模式为(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玉米‖花生 
C:玉米/大豆
D:泡桐‖大豆
答案: 【玉米‖花生 

66、 问题:为了发挥边际优势和减缓劣势,在确定行数时,一般高秆作物不可多于边际效应所影响的行数的(  )倍。
选项:
A:1.5
B:2
C:3
D:5
答案: 【2

67、 问题:间套作中,不同种作物之间的间距应(  )。
选项:
A:尽量减小
B:与单作时距离相同 
C:尽量加大
D:越大越好
答案: 【尽量加大

68、 问题: 套种增产增收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复合群体的(  )。
选项:
A:空间 
B:时间 
C:空间和时间
D:群体结构
答案: 【空间和时间

69、 问题: 种养结合的关键是(  )。
选项:
A:饲料 
B: 小麦
C:玉米
D:油菜
答案: 【饲料 

70、 问题: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省是(  )。
选项:
A:浙江
B:上海
C:海南省   
D:江苏
答案: 【海南省   

71、 问题: 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是(  )
选项:
A:华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四川盆地
D:江淮平原
答案: 【华南地区

72、 问题: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是(  )。
选项:
A:地形 
B:耕地面积
C:热量状况
D:天气状况
答案: 【热量状况

73、 问题: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不包括(  )。
选项:
A: 增加光照叶面积 
B:延长光照时间
C:提高光合效率
D:增施肥料
答案: 【增施肥料

74、 问题:南方稻田连续三年的种植制度为:绿肥—水稻→油菜—水稻—水稻→小麦—水稻—水稻,称为(  )。
选项:
A:轮作 
B:复种轮作 
C:间套作
D:连作
答案: 【复种轮作 

75、 问题:合理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  )。
选项:
A:充分利用光能
B:充分利用地力
C:边行效应
D:作物间互利关系
答案: 【充分利用光能;
充分利用地力;
边行效应;
作物间互利关系

76、 问题:间混套作增产的中心环节包括(  )。
选项:
A:增加叶面积
B:提高种植密度
C:选择高收益作物
D:增加照光叶面积
答案: 【增加叶面积;
提高种植密度;
增加照光叶面积

77、 问题:合理间套作中,作物合理搭配的原则为(  )。
选项:
A:形态上一高一矮
B:生理上一阴一阳
C: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一早一晚
D:兼有其中某几种情形
答案: 【形态上一高一矮;
生理上一阴一阳;
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一早一晚;
兼有其中某几种情形

78、 问题:下列种植方式计入复种指数计算的是(  )。
选项:
A:间作
B:复种  
C:混作
D:套种
答案: 【复种  ;
套种

79、 问题:  合理的间混套作可以(  )。
选项:
A: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 
B: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C: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D: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答案: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 ;
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80、 问题:下列属于套作的有:(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 小麦/玉米
C:大麦×豌豆 
D:麦/玉米/甘薯
答案: 【 小麦/玉米;
麦/玉米/甘薯

81、 问题:下列属于间作的模式为(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大麦×豌豆
C:玉米‖花生
D:油菜—水稻—水稻
答案: 【玉米‖马铃薯  ;
玉米‖花生

82、 问题:下列种植方式属于一年二熟制的是(  )。
选项:
A:玉米‖马铃薯
B:玉米—萝卜—油菜  
C:玉米‖花生 
D:冬小麦/夏玉米
答案: 【玉米‖马铃薯;
玉米‖花生 ;
冬小麦/夏玉米

83、 问题: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包括(  )。
选项:
A:增加光照叶面积
B:延长光照时间
C:提高光合效率
D:增施肥料
答案: 【增加光照叶面积;
延长光照时间;
提高光合效率

84、 问题:休闲的作用主要是(  )。
选项:
A:恢复地力
B:蓄积水分
C:消灭杂草
D:促进土壤潜在养分的转化
答案: 【恢复地力;
蓄积水分;
消灭杂草;
促进土壤潜在养分的转化

85、 问题:下列种植方式属于多熟制的是()。
选项:
A: 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 五年四熟
D:两年三熟
答案: 【一年二熟;
两年三熟

86、 问题: “冬小麦一夏大豆(或绿豆、糜谷)→冬小麦—夏闲”这种种植方式属于(  )。
选项:
A:一年三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四熟
D:两年四熟
答案: 【两年三熟;
两年四熟

87、 问题:复种的作用有哪些?(  )
选项:
A: 增加播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B:发展多元作物,实现全面增产
C:抗御自然灾害,实现稳产高产
D:增加物质投入,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答案: 【 增加播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发展多元作物,实现全面增产;
抗御自然灾害,实现稳产高产;
增加物质投入,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88、 问题:  一个地区能否进行复种和复种程度高低受哪些条件影响?(  )
选项: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肥力条件  
D:动力条件
答案: 【热量条件 ;
水分条件;
肥力条件  ;
动力条件

89、 问题:适于多熟种植的地区一般要求≥10℃积温为(  )度。
选项:
A:3100~3500℃
B:3500~3600℃
C:3600~4000℃
D:4000℃以上
答案: 【3500~3600℃;
3600~4000℃;
4000℃以上

90、 问题:  合理间套作中确定密度的原则是基本上不减少或稍减少主作物密度,或两种间作的作物密度比单作时减少,但总密度高于任一作物单作。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合理间套作中确定密度的原则是高位作物的种植密度要高于单作,发挥密度的增产潜力;不耐荫的矮位作物的种植密度要略低于或相同于单作;高位作物采用宽窄行条状种植,缩小高位作物的窄行距和株距(挤中间,空两边),宽行密株,一穴多株,发挥密度的增产优势;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的边行优势,减小矮位作物的边行劣势。

91、 问题: “麦/玉米—稻”属于一年三熟制。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麦/玉米—稻”为冬小麦套种夏玉米,再复种水稻属于二年三熟制。

92、 问题:套种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的种植方式。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93、 问题: 间作时两作物共生期至少超过任何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套种作时两作物共生期至少超过任何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

94、 问题:间作主要集约利用时间,而套作主要集约利用空间。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间作主要集约利用空间,而套作主要集约利用时间(季节)。

95、 问题:   间作、套作各作物的种植面积计入复种面积。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间作各作物的种植面积不计入复种面积。

96、 问题:土地当量比(LER)比越大,表明间作增产的幅度越大,效果越好。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是指同一农田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间混作时的产量或收益与各个作物单作时的产量或收益之比率。LER等于1表示平产,大于1表示间作增产,间混套作有利,小于1表示减产,土地当量比越大,表明间作增产的幅度越大,效果越好。

97、 问题: 合理间套作时,只表现为边行优势,而边行劣势可以不考虑。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间套作时,高位作物边行由于所处高位优势,通风透光条件好,空间大,根系吸收范围也大,因而生长发育优于内行,表现出边行优势,产量提高。而靠近高位作物的矮位作物植株常表现为边行劣势。

98、 问题: 间套作时,应选择生态适应性、生态位相似的作物。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合理地选择不同的生态位的作物或人工提供不同的生态位的条件,即在生态适应性大同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生态适应性的小异,使复合群体中的不同作物能各取所需,趋利避害,能够充分地利用生态条件。

99、 问题:间套作时,高位和矮位作物的种植密度均要高于单作。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高位作物的种植密度要高于单作,矮位作物的种植密度要略低于或相同于单作。

100、 问题:“玉米‖马铃薯”属于间作,“小麦/玉米”属于套作,“冬小麦-玉米”属于复种。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表示间作,“∕”表示套作“×”表示混作,“—”表示年内复种,“→”表示年间作物接茬播种。

101、 问题: 间作、混作、套种均不属于复种。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间作、混作、不属于复种,而套作是复种的一种重要方式。

102、 问题:“春玉米→冬小麦—夏蔬菜”是两年三熟制的复种模式。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表示年内复种,“→”表示年间作物接茬播种。

103、 问题: 复种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复种可以增加播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而不能增加耕地面积。

104、 问题:复种增加了作物光合面积,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作物年单产的核心。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复种能通过增加作物光合面积和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作物年单产的核心。复种的中心目的是集约利用时间和土地,提高年光能利用率。

105、 问题: 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         内,分行或分带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的种植方式。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同一生长期,相间种植;
同一季节,相间种植

分析:【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的种植方式。

106、 问题:  间作主要是集约利用         ,套作主要是集约利用         。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空间,时间;
空间,季节

分析:【间作时两作物的共生期至少超过其中任何一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是集约利用空间(行间)的种植方式。套作时两作物的共生期不得超过任一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两种作物在共生期间不仅可以实现前述的空间上和地下部的互补,还因时间衔接紧密,节约生长季节,实现了时间上的演替性,表现为时间上的互补,后作也可提前播种,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间作主要是集约利用空间,套作主要是集约利用时间(季节)。时间(季节)

107、 问题: 从熟制角度看,“麦/玉米—稻”属于         制。
答案: 【二年三熟
分析:【“/”表示套作,“—”表示年际复种,因此“麦/玉米—稻”为二年三熟制。

108、 问题:  套作指在           的株、行间播种或           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答案: 【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移栽后季作物
分析:【套作: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109、 问题: 土地当量比是指同一农田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间混作时的           与各个作物单作时的比率。
答案: 【产量或收益
分析:【土地当量比:是指同一农田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间混作时的产量或收益 与各个作物单作时的比率。

110、 问题:合理的间套作作物形态选择上要           ,或叶形上           ,或叶角上           。
答案: 【一高一矮,一圆一尖,一直一平
分析:【合理的间套作作物形态选择上形态上一高一矮,或叶形上一圆一尖,或叶角上一直一平; 生理上一阴一阳;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一早一晚;兼有其中某几种情形。

111、 问题:合理的间套作中,           作物与           作物搭配时,在用光上,异质互补,充分利用光能。
答案: 【喜光,耐荫
分析:【合理的间套作中作物选择坚持生理上一阴一阳,既喜光作物与 耐荫作物搭配时,在用光上,异质互补,充分利用光能。

112、 问题: 间套作时,特别是高矮杆作物间套作时,靠近矮位作物的高位作物植株常表现为           ,而靠近高位作物的矮位作物植株常表现为           。 
答案: 【边行优势,边行劣势
分析:【间套作时,高位作物边行由于所处高位优势,通风透光条件好,空间大,根系吸收范围也大,因而生长发育优于内行,表现出边行优势,产量提高。受高位作物的影响,矮位作物表现出负的边行效应。两作物共处时,矮位作物在地上和地下都处于不利地位,往往导致产量下降。

113、 问题:边行优势的大小和范围与作物           、           、           、          和栽培水平有关。
答案: 【种类,品种,地力条件,种植方式
分析:【边行优势的大小和范围与作物种类、品种、地力条件、种植方式和栽培水平有关。

114、 问题:  间套作作物选择方面,在作物的选择上要求作物的           相似,合理地选择           的作物或人工提供不同的条件。
答案: 【生态适应性,不同的生态位
分析:【在作物的选择上要求作物的生态适应性相似,能适应特定地区的大环境。选择时,作物在共处期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大体相同。考虑作物的生态位间的关系,合理地选择不同的生态位的作物或人工提供不同的生态位的条件,即在生态适应性大同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生态适应性的小异,使复合群体中的不同作物能各取所需,趋利避害,能够充分地利用生态条件。

115、 问题: 间套作复合群体中,水平结构参数包括作物的密度、行数、行株距、           、株距、           等水平分布。
答案: 【幅宽,带宽
分析:【水平结构指作物群体在田间的横向排列,由于作物的根系吸收一定范围内的水分、养料,且植株的横向排列与田间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水平结构显得非常复杂和重要。水平结构包括密度、行数、行株距、幅宽、株距、带宽等水平分布。

116、 问题: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          作物的种植方式。
答案: 【二季或二季以上
分析:【种是指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17、 问题:一年三熟、一年二熟、两年三熟属于           制。
答案: 【多熟
分析:【熟制是指同一块耕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的季数。熟制是我国对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它以年为单位表示种植的季数。如一年三熟、一年二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五年四熟等都称为熟制,其中对播种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熟制,如前三种,又统称为多熟制。

118、 问题:复种的中心目的是集约利用           ,提高           。
答案: 【时间和土地,年光能利用率
分析:【复种能通过增加作物光合面积和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作物年单产的核心。复种的中心目的是集约利用时间和土地,提高年光能利用率。

119、 问题:   一个地区能否进行复种和复种程度高低主要受          、          、          和          的影响。
答案: 【热量条件,水分条件,肥力条件,动力条件
分析:【复种的条件包括热量条件、水分条件、肥力条件、动力条件和经济效益等。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
打不开请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商家订单号在哪里?点此了解

商家订单号查看步骤

打开支付宝
方法一:我的 > 账单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二:我的 > 账单 >搜索关键字【网课小帮手】
> 账单详情 > 更多>复制商家订单号
方法三:联系客服QQ 2356025045
微信支付
我 > 支付 > 钱包 > 账单 > 账单详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