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2-22到2022-06-30

【作业】第一章 绪论 绪论章节作业

1、 问题:基本病理过程
评分规则: 【 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
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2、 问题:何谓病理生理学,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
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
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
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第一章 绪论 绪论章节测验

1、 问题: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
选项:
A:致病因素的种类及作用方式 
B:疾病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其调节
C:疾病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答案: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2、 问题: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选项:
A:整个机能代谢变化的经过
B:疾病时病理变化的过程
C:不同疾病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
答案: 【不同疾病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变化

3、 问题:下列关于发热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选项:
A:病理过程
B:病理反应 
C:病理状态
D:病理反射
答案: 【病理过程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章节测验

1、 问题:下列哪一项可肯定判断脑死亡
选项:
A: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B: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C:呼吸停止
D:颅神经反射消失
答案: 【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2、 问题:死亡的标志是
选项: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意识丧失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以上都不对

3、 问题:脑死亡是指
选项:
A:脑细胞死亡
B:脑电波处于零电位
C:脑干功能丧失
D: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答案: 【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4、 问题:死亡的概念指
选项:
A:呼吸、心跳停止, 反射消失
B:组织细胞代谢完全停止之时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D:大脑的功能丧失
答案: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5、 问题: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陈述较为确切
选项:
A: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
B: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C: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D: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疾病是细胞受损表现
答案: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作业】第二章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章节作业

1、 问题:名词解释:健康。
评分规则: 【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2、 问题:名词解释:疾病。
评分规则: 【 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
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 问题:名词解释:病因。
评分规则: 【 指能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4、 问题:名词解释:诱因。
评分规则: 【 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5、 问题:试以外伤引起大出血为例说明发病学中因果转化和恶性循环的规律。
评分规则: 【 外伤引起大出血造成心输出量急剧减少。
从而引起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人血,有丰富α-肾上腺素受体的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的皮肤、腹腔内脏和肾脏的小血管和微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升高,微循环灌流急剧减少
而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oceptor)受刺激则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增加,营养性血流减少,组织发生严重的缺血性缺氧。持续一定时间,内脏微血管的自律运动现象首先消失,终末血管床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同时微动脉和后微动脉痉挛也较前减轻,血液不再局限于通过直捷通路,而是由弛张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大量进入真毛细血管网,微循环血液灌多流少,毛细血管中血液淤滞,处于低灌流状态,回心血量锐减,进一步造成心输出量减少,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疾病不断恶化,直到死亡。
但如经过恰当的治疗,在疾病康复的过程中也可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机体的康复。
在不同的疾病中以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因果交替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能及早采取措施在疾病发展的某一环节上打断因果转化和恶性循环,就可使疾病朝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6、 问题:何谓脑死亡?如何判断?
评分规则: 【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其判定标准如下:(1)自主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后仍无自主呼吸。
(2)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3)颅神经反射消失
(4)无自主运动。 
(5)脑电波消失。
(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是确诊脑死亡的最可靠指标。

【作业】第三章 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章节作业

1、 问题:低渗性脱水
评分规则: 【 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称低渗性脱水,也可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2、 问题:高渗性脱水
评分规则: 【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称高渗性脱水

3、 问题:等渗性脱水
评分规则: 【 钠水成比例丢失,血清Na+浓度为130-150mmol/L
血浆渗透压为280mmol/L-310mmol/L的一种水、钠代谢紊乱

4、 问题:水肿
评分规则: 【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5、 问题:哪一种脱水最易导致休克,为什么?
评分规则: 【 低渗性脱水较其他类型的脱水易导致休克。
由于水份由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进一步减少细胞外液量,并且因为液体的转移,致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加之缺乏自觉从口服补充液体的代偿,早期ADH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也减少,导致多尿,患者血容量明显减少,故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外周循环衰竭症状出现较早,患者有直立性眩晕、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症状。

6、 问题: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以哪一种减少为主?为什么?
评分规则: 【 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
因为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渴感中枢渗透压感受,引起口渴感,患者主动口服补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通过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ADH分泌增加,加强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加上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上述均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而细胞内液明显减少,引起细胞脱水致使细胞皱缩。

第三章 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章节测验

1、 问题:关于渗透压的描述下列那项不对
选项:
A: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B:毛细血管内外晶体渗透压相等 
C: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等于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D: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
答案: 【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等于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2、 问题: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时首先通过什么调节机体的水钠平衡?         
选项:
A:ADH
B:醛固酮
C:细胞内外钠交换
D:血管内与组织间液水钠交换
答案: 【ADH

3、 问题:水肿是指                                   
选项:
A:体液增多引起肿胀
B:细胞内液过多
C:细胞外液过多
D:组织间隙或体腔液体积聚
答案: 【组织间隙或体腔液体积聚

4、 问题:引起全身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选项:
A: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