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0到2020-07-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绪论 第一章课后作业

1、 问题:按照规划期长度来划分,规划期为5年的属于哪种类型的规划
选项:
A:中期规划
B:短期规划
C:长期规划
D:年度规划
答案: 【中期规划

2、 问题:在第几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
选项: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答案: 【第二次

3、 问题:”3321“工程中的”两区“指的是?
选项:
A:自然保护区
B:二氧化硫控制区
C:酸雨控制区
D:重点生态功能区
答案: 【二氧化硫控制区;
酸雨控制区

4、 问题:下列属于环境规划一般程序的有哪些?
选项:
A:方案设计
B:环境预测
C:环境功能区划
D:现状调查
答案: 【方案设计;
环境预测;
环境功能区划;
现状调查

5、 问题:环境规划文本的编制工作,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选项:
A:准备阶段
B:预测阶段
C:规划阶段
D:实施阶段
答案: 【准备阶段;
预测阶段;
规划阶段;
实施阶段

6、 问题: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照规划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选项:
A:生态规划
B: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专题规划
D: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答案: 【生态规划;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专题规划;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7、 问题:环境规划就是人类为了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的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在__和____上的合理安排
答案: 【时间和空间

8、 问题: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4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
答案: 【人口与经济;生产力布局与产业结构;因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污染;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的资金

9、 问题: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遵循三同步原则,即:____,并将其纳入总体规划中,参与重大项目的资金平衡,以保证环境规划的顺利实施。
答案: 【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测试作业

1、 问题: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函数关系为 EBC=F(T、S、B),请问其中的B具体代表什么?
选项:
A:时间
B:空间
C: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
D: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
答案: 【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

2、 问题:以下哪个选项是对“环境承载力盈余”的正确解释?
选项:
A:当环境系统的支持力大于压力的时候,环境承载力表现为“盈余”
B:当环境系统的支持力大于等于压力的时候,环境承载力表现为“盈余”
C:当环境系统的支持力小于压力的时候,环境承载力表现为“盈余”
D:当环境系统的支持力小于等于压力的时候,环境承载力表现为“盈余”
答案: 【当环境系统的支持力大于压力的时候,环境承载力表现为“盈余”

3、 问题:环境系统,与人类系统最为相关的两个子系统分别是?
选项:
A:社会子系统
B:经济子系统
C:人造环境子系统
D:人口子系统
答案: 【社会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

4、 问题:环境容量可分成整体环境单元的容量和单一环境要素的容量。若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容量又可细分为以下哪些内容?
选项:
A:大气环境容量
B:水环境容量
C:土壤环境容量
D:生物环境容量
答案: 【大气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
生物环境容量

5、 问题: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方法有哪些?
选项:
A:生态建设
B:跨区域资源配置来平衡区域资源供给能力的差异
C:严格管控自身行为
D:增加环保的资金投入
答案: 【生态建设;
跨区域资源配置来平衡区域资源供给能力的差异;
严格管控自身行为;
增加环保的资金投入

6、 问题: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联系角度,一般来说,可以将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分为3类,分别是?
选项:
A:资源供给指标
B:社会影响指标
C:污染容纳指标
D:其它指标
答案: 【资源供给指标;
社会影响指标;
污染容纳指标

7、 问题: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有哪些?
选项:
A:科学性原则
B:完备性原则
C:可量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E:规范性原则
答案: 【科学性原则;
完备性原则;
可量性原则;
区域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

8、 问题:环境规划既要研究环境系统本身的规律,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以便有效地减少环境破坏、治理污染。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一环境单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一个区域的人口密度高与消费高,不是区域生态足迹升高的主要原因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一个区域的人口密度高与消费高是区域生态足迹升高的主要原因】

11、 问题:环境承载力的特征有:________
答案: 【地域分布特征;多维性特征;动态性特征;可控性特征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第三节测试作业

1、 问题: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在2015年9月举行的历史性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目标述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需求并强调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请问这些具体目标一共有几项?
选项:
A:17项
B:15项
C:26项
D:24项
答案: 【17项

2、 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体有哪些?
选项:
A:公平性原则
B:可量化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答案: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3、 问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