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环境生态概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1467131507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1讲 地球环境 第1讲 地球环境测验题
- 第2讲 生存之境 第2讲 生存之境测验题
- 第3讲 种群的奥秘 第3讲 种群的奥秘测验题
- 第4讲 走进森林 第4讲走进森林测验题
- 【作业】第4讲 走进森林 实训:某地区森林群落的组成及现状
- 第5讲 多姿多彩的地球 第5讲 多姿多彩的地球测验题
- 【作业】第6讲 自然之道 实训:某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 第6讲 自然之道 第6讲 自然之道测验题
- 第3讲 种群的奥秘 第3讲 种群的奥秘自测题
- 【作业】第4讲 走进森林 南京紫金山(或某地区)典型森林群落的组成及现状
- 第5讲 多姿多彩的地球 第5讲 多姿多彩的地球自测题
- 第6讲 自然之道 第6讲 自然之道测试题
- 第4讲 走进森林 04走进森林自测题
- 【作业】第6讲 自然之道 南京幕府山生态修复工程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2-28到2022-07-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1讲 地球环境 第1讲 地球环境测验题
1、 问题:( )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在环境问题上的觉醒,也标志着环境生态学诞生的标志。
选项: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寂静的春天
C:动物解放
D:人类环境宣言
答案: 【寂静的春天】
2、 问题:( )把环境与发展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讨论,认为资源、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选项: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寂静的春天
C:动物解放
D:人类环境宣言
答案: 【我们共同的未来】
3、 问题:“从文明发展的阶段论,每个文明都可划分为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灭亡五个阶段……一个文明的社会如果能成功地应付来自于自然环境的挑战,那么它就可能走向繁荣和发展,反之则会导致衰落和灭亡。”此话出自哪?( )。
选项:
A:恩格斯
B: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C:A.J.汤因比
D:卡逊
答案: 【A.J.汤因比】
4、 问题:在环境科学中,一般以( )为主体,环境指围绕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选项:
A:植物
B:微生物
C:动物
D:人类
答案: 【人类】
5、 问题:空气污染主要发生在哪一层?( )
选项: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答案: 【对流层】
6、 问题:( )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水汽含量极少,气流运动相当平稳,并以水平运动为主。
选项:
A:对流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热层
答案: 【平流层】
7、 问题:下列要素属于自然要素的是( )。
选项:
A:热
B:光
C:空气
D:无机物质
答案: 【热;
光;
空气;
无机物质】
8、 问题:下列选项属于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
选项:
A:氧气
B:河流
C:森林
D:光
答案: 【氧气;
河流;
森林;
光】
9、 问题:以下哪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 )。
选项:
A:野生生物
B:人文遗迹
C:自然保护区
D:城市和乡村
答案: 【野生生物;
人文遗迹;
自然保护区;
城市和乡村】
10、 问题:自然环境包括哪几圈?( )
选项: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答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11、 问题:对流层基本特征是( )。
选项: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2、 问题:以下选项中,哪些是已消失的人类古代文明( )。
选项: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玛雅文明
D:楼兰古国的文明
答案: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玛雅文明;
楼兰古国的文明】
13、 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的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哪三个文明阶段:( )。
选项:
A:农业文明阶段
B:原始文明阶段
C:工业文明阶段
D:生态文明
答案: 【农业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
14、 问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裁成天地:之道,相辅天地之宜”,这是一种原始的尊重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自然的思想。
B:“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得养则长,失养则消”阐述了对生物种群、营养物质流动和季节节律的理解和认识。
C:自然人文主义是农业文明条件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东方古代文明中的核心部分,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看待人和自然的有机统一。
D:生态文明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
答案: 【“裁成天地:之道,相辅天地之宜”,这是一种原始的尊重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自然的思想。;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得养则长,失养则消”阐述了对生物种群、营养物质流动和季节节律的理解和认识。;
自然人文主义是农业文明条件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东方古代文明中的核心部分,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看待人和自然的有机统一。;
生态文明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
15、 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选项:
A:火山
B:海啸
C:地震
D:台风
答案: 【火山;
海啸;
地震;
台风】
16、 问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的是( )。
选项:
A: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即通常所说的生态破坏问题。
B:滥伐森林、陡坡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物种消失等。
C: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
D:在有的地区,环境问题可能以某一类为主,但在更多的地区都是两类问题同时存在。
答案: 【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即通常所说的生态破坏问题。;
滥伐森林、陡坡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物种消失等。;
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
在有的地区,环境问题可能以某一类为主,但在更多的地区都是两类问题同时存在。】
17、 问题:以下选项中,有关生态文明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B: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C: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D:生态文明是当前人类发展的目标。
答案: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当前人类发展的目标。】
18、 问题:以下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环境生态学以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
B:环境生态学探讨保护和改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新方法。
C: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D: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程度的判断。
答案: 【环境生态学以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
环境生态学探讨保护和改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新方法。;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程度的判断。】
19、 问题:以下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B: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