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犯罪心理学(2021年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08到2022-01-0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三单元:心理学行为归因理论发展概述 (上) 第三单元测试
1、 问题:8. 在弗洛伊德对人类意识的解释中,表征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的生物和心理驱动力被称为:
选项:
A:自我(ego)
B:本我(id)
C:超我(superego)
D:人格(personality)
答案: 【本我(id)】
2、 问题:按照Hans Eysenck的二维人格特征结构,如果一个人特别多愁善感,轻微的天气变化或者朋友一句无心的玩笑都会使他感伤落泪或者兴奋欢呼,这种性格特征属于下列哪一个特征群维度?
选项:
A:内倾或外向维度
B:情绪稳定或神经质维度
C:宜人性维度
D:精神质维度
答案: 【情绪稳定或神经质维度】
3、 问题:下列哪一项能最好的反映经典条件反射的典型过程?
选项:
A:在年复一年的观看暴力电视节目后,儿童成长为一个很暴力的人
B:当你翘着二郎腿坐着,用一个小锤子敲你的膝盖,你的小腿会不受控的弹起
C:在你每次喂一只狗之前摇铃,过了一段时间,在你摇铃时即使不给狗任何食物它仍然会分泌唾液
D:以上选项皆非
答案: 【在你每次喂一只狗之前摇铃,过了一段时间,在你摇铃时即使不给狗任何食物它仍然会分泌唾液】
4、 问题:下列哪一项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技术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选项:
A:原子能技术
B:液体火箭技术
C:基因工程技术
D:计算机技术
答案: 【计算机技术】
5、 问题: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看来,马戏团的猴子习得玩杂耍动作换零食,与人类习得特定的行为以改善自己的人生处境,其背后的机制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认知心理学直接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人类与动物类似的初级反射过程,而不关注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比如:注意、直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奠定弗洛伊德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的,就是他所提出的__理论。
答案: 【精神分析】
8、 问题:巴甫洛夫的实验所发现的条件反射机制,只描述了一种被动的学习机制,在心理学里被称为“____条件作用”。
答案: 【经典】
第二单元:犯罪学从哲学到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单元测试
1、 问题:以下哪一项不是经典犯罪学的基本原则?
选项:
A:平等原则
B:功利原则
C:理性原则
D:法治原则
答案: 【法治原则】
2、 问题:用返祖论来解释犯罪,认为犯罪是由于某些人身上重现了原始人类以及低等动物的那些残暴的天性的学说是哪一位犯罪学家提出的?
选项:
A:贝卡利亚
B:龙勃罗梭
C:边沁
D:萨瑟兰
答案: 【龙勃罗梭】
3、 问题:时至今日,尽管犯罪人类学理论依然有一部分支持者并有所发展,但是却早已不是犯罪学理论的主流了。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意大利学派犯罪学认为,犯罪是由在人类的自由意志中存在的邪恶成分所引起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 问题:贝卡利亚于1764年出版的《__》一书 ,确立了他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的地位。
答案: 【论犯罪与刑罚】
6、 问题:应用于犯罪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三个主要的分支:社会学实证主义,生理学实证主义,和____。
答案: 【心理学实证主义】
第一单元:绪论(上) 第一单元测试
1、 问题:站在心理学的行为归因角度,很多人会对新生婴儿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是因为:
选项:
A:不愿意伤了婴儿父母的面子
B: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有认知感受模式
C:新生婴儿的体态和动作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
D:新生婴儿有一种难以解释的魔力
答案: 【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有认知感受模式】
2、 问题:对于近年来娱乐圈多次出现的明星吸毒时间,站在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应该如何解释?
选项:
A:这不是犯罪心理学关注的对象
B:这类行为可以从病态心理学或者精神病学角度加以解释
C:这类行为可以从正常心理学范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加以解释
D:这类行为可以从经典犯罪学的自由意志和功利选择视角加以解释
答案: 【这类行为可以从正常心理学范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加以解释】
3、 问题:心理学要素对人类思维、情感及行为的影响确实无处不在,但又往往是我们难以感知和把握的,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以唤起观众对婴幼儿角色的强烈喜爱为核心创作诉求的影视文艺作品,是以人类的普遍性审美标准为导向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四单元:学习理论 (上) 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1、 问题:根据差异接触理论,犯罪行为是__。
选项:
A:一种习得的行为
B:一种精神的坍塌
C:一种基因缺陷
D:一种差异的接触
答案: 【一种习得的行为】
2、 问题:在阿尔伯特•班杜拉著名的“充气娃娃击打”实验中,儿童表现出对充气娃娃的攻击倾向体现的是下列哪一种心理学机制?
选项:
A:模仿学习
B:社会学习
C:移情与压制
D:操作性条件反射
答案: 【模仿学习】
3、 问题:根据差异接触理论,行为人最容易从下列哪一类人那里习得犯罪行为?
选项:
A:名声不好的邻居
B:不常来往的远房亲戚
C:有劣迹的同窗好友
D:严肃的社区民警
答案: 【有劣迹的同窗好友】
4、 问题:在中和技巧理论中提出了“道德漂移”的概念,下列哪一个是最符合这一概念的现实例子?
选项:
A:大盗周克华杀人越货时冷酷无情,但是对其女友却温柔体贴,爱护有加
B:某县国土局局长从收受500元礼金开始,越陷越深,最终受贿600万元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