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12-01到2021-12-02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岩层的产状及出露特征 单元测验1:岩层产状及出露特征

1、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真倾角永远大于视倾角
B:真倾角永远小于视倾角
C:真倾角可以等于视倾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真倾角永远大于视倾角

2、 问题:下面哪些属于线状构造?
选项:
A:岩层
B:轴面
C:节理
D:擦痕
E:枢纽 
答案: 【擦痕;
枢纽 

3、 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铅直厚度>视厚度>真实厚度
B:铅直厚度<视厚度<真实厚度
C:视厚度<铅直厚度<真实厚度
D:真实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
答案: 【铅直厚度>视厚度>真实厚度

4、 问题:下列地质图中,地层层序是否正常?
选项:
A:正常
B:倒转
C:直立
D:无法判断
答案: 【倒转

5、 问题: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选项: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程度大
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程度小
C:反向弯曲
D:无法判断
答案: 【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程度大

6、 问题:下列哪些属于原生构造?
选项:
A:水平层理
B:斜层理
C:不整合
D:褶皱
E:节理
F:断层
G:波痕
H:泥裂
答案: 【水平层理;
斜层理;
波痕;
泥裂

7、 问题:下面哪些属于次生构造?
选项:
A:水平层理
B:斜层理
C:不整合
D:褶皱
E:节理
F:断层
G:波痕
H:泥裂
答案: 【不整合;
褶皱;
节理;
断层

8、 问题:识别层理,是根据岩石的哪些性质在剖面上发生突变或渐变所呈现出来的层状构造现象
选项:
A:成分
B:颜色
C:结构
D:层面上的形态
答案: 【成分;
颜色;
结构

9、 问题:下列哪些可以用于识别岩层顶底界面?
选项:
A:水平层理
B:斜层理
C:粒序层理
D:对称型浪成波痕
E:不对称型流水波痕
F:泥裂
G:层面构造
答案: 【斜层理;
粒序层理;
对称型浪成波痕;
泥裂;
层面构造

10、 问题:下面哪些属于面状构造?
选项:
A:岩层面
B:褶皱轴面
C:节理
D:断层
E:擦痕
F:枢纽
答案: 【岩层面;
褶皱轴面;
节理;
断层

11、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线状构造的倾伏角是在铅直面上测得的
B:线状构造的侧伏角是在倾斜面上测得的
C:线状构造的倾伏向与其所在的面走向一致
D:线状构造的侧伏向与其所在的面走向一致
答案: 【线状构造的倾伏角是在铅直面上测得的;
线状构造的侧伏角是在倾斜面上测得的;
线状构造的侧伏向与其所在的面走向一致

【作业】第一章 岩层的产状及出露特征 单元作业1:岩层产状及出露特征

1、 问题:可以用于判断岩层顶底界面的原生构造现象有哪些?
评分规则: 【 答案:斜层理(1分),粒序层理(1分),波痕(1分),泥裂(1分),植物根系(1分),冲刷面等(1分)评分说明:写出上述答案中任意5项,得5分。

2、 问题:判断下图中地层得产出状态,并说明理由。
评分规则: 【 答案: 地层倒转(2分)。 理由(3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质图中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根据V字形法则判断,属于“相同相反”法则,即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形坡度角,因此,岩层倾向SE,而沿岩层方向,地层逐渐变老,说明地层倒转。评分标准:结论准确者,得2分。 根据判断理由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酌情给分。

【作业】第二章 不整合接触关系 单元作业2:不整合接触关系

1、 问题:简要说明角度不整合得形成过程
评分规则: 【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经历了下降、接受沉积(1分)→褶皱上升(常伴有断裂变动、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等)、沉积间断、遭受强烈剥蚀(3分)→再次下降、再次接受沉积(1分)。

第二章 不整合接触关系 单元测验2: 不整合接触关系

1、 问题:下列剖面图中,为角度不整合的是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B

2、 问题:下列图中,为平行不整合的是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A

3、 问题:下图中,为超覆不整合的是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D

4、 问题:可以确定一个地区有无构造运动的主要标志是
选项:
A:平行不整合
B:角度不整合
C:超覆不整合
D:以上都是
答案: 【角度不整合

5、 问题: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选项:
A:整合
B:平行不整合
C:角度不整合
D:非整合
答案: 【角度不整合

6、 问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两套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无论剖面上还是平面上,均表现为产状平行
B:两套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平面上可以表现为地层走向平行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