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为什么学习数学教学论 第一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1.结合自身需求制定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规划.
评分规则: 【 结合自身特点,所列计划明确可行。字数要求500-800字之间。满分4分

第一章 为什么学习数学教学论 第一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只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就够了。
B: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 。
C: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D: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学论等基本知识。
答案: 【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只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就够了。

2、 问题: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 问题: 数学教育学是研究数学教育系统中的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一般教学法有利于对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教学,但也容易产生全班成绩的两极分化。(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 问题:布鲁纳的“发现法”具有两个效用:一是给心灵带来愉快,二是促使能力获得 。
答案: 【迁移

【作业】第二章 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 第二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20世纪初,克莱因关于数学教育改革的观点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答:1.数学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2. 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2分3. 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殊的解法。4. 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几何的形式以函数为中心观念综合起来。———–2分

2、 问题:结合历次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阐述数学教育理念的发展。
评分规则: 【 答:1.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2.从“双基”与“三大能力”观点为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2分3.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4.从仅看重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2分

第二章 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关于克莱因的数学教育观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数学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
B: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C: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殊的解法。
D: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函数的形式以几何为中心观念综合起来。
答案: 【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函数的形式以几何为中心观念综合起来。

2、 问题: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成立于( )年。
选项:
A:1908
B:1918
C:1930
D:1920
答案: 【1908

3、 问题:我国数学教育理念的发展,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
B:从“双基”与“三大能力”观点为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
C:从实验、讨论、探索,到提倡听课、阅读、演题的学习方式。
D:从仅看重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答案: 【从实验、讨论、探索,到提倡听课、阅读、演题的学习方式。

4、 问题:在西方,数学教育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心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徐利治曾经运用皮亚杰的方法,对幼儿计数的认知发展做过具体研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 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学教学中一直坚持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近年来,西方教育界一向认为东方教育界是先进的榜样,甚至可以说还有一些自卑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20世纪以后,重视和加强教学法培训的倾向更加明显了, 逐渐成长为一个需要具备一定特殊技能的专业。
答案: 【数学教育

9、 问题:瑞士心理学家Piaget曾用 就儿童的数、度量和机会等概念作研究,希望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过程。
答案: 【访谈形式

10、 问题: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中的双基指的是培养学生 和技能技巧。
答案: 【基础知识

第三章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弗赖登塔尔认识的数学教育有五个基本特征不包括( )。
选项:
A:情境问题是教学的平台
B: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C:讲授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D:“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答案: 【讲授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2、 问题:下列不是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是( )。
选项:
A:“数学现实” 原则
B:“互动”原则
C:“再创造”原则
D:“数学化”原则
答案: 【“互动”原则

3、 问题: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学习过程的三个原则不包括( )。
选项:
A:主动学习原则
B:最佳动机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 【启发性原则

4、 问题:在整个解题表中( )是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
选项:
A:了解问题
B:拟订计划
C:实现计划
D:回顾
答案: 【拟订计划

5、 问题:哥登把建构主义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归结为六条教学原则,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数学是一种人类创造或构建的产物,是一种客观的真理;
B:数学的意义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而不是教师传授的;
C: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D:教师教育的目标是让教师理解数学知识的建构特征。
答案: 【数学是一种人类创造或构建的产物,是一种客观的真理;

6、 问题:建构主义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起始于( )。
选项:
A:20世纪70年代初
B:20世纪70年代末
C:20世纪8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答案: 【20世纪80年代末

7、 问题:中国数学教育特色的核心是( )。
选项:
A:在良好的数学基础上谋求学生的数学发展
B:中国数学教育要避免走极端
C:教学方式突出“数学内容本质的理解”
D:采取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扎根本土、勇于实践的态度
答案: 【在良好的数学基础上谋求学生的数学发展

8、 问题:三大数学能力不包括( )。
选项:
A:数学运算能力
B:空间想象能力
C:数学作图能力
D: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 【数学作图能力

9、 问题: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秉承的基本理念不包括( )。
选项:
A:主张“教师中心”
B: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有效平衡
C:数学思维中熟练与理解的交互作用
D:接受性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的适度对接
答案: 【主张“教师中心”

10、 问题:1.20世纪两个在数学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是克莱因和弗赖登塔尔。
选项:
A:正确
B:错误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