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心理学导论(天水师范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13到2022-01-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1章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概述-单元测验
1、 问题:学习方法“SQ3R”中,3R是指( )。
选项:
A:提问 阅读 背诵
B:浏览 提问 阅读
C:浏览 背诵 复习
D:阅读 背诵 复习
答案: 【阅读 背诵 复习】
2、 问题:( )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选项:
A:冯特
B:威廉·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答案: 【冯特】
3、 问题:“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 )。
选项:
A:一种心理状态。
B:一种个性特征。
C:一种行为模式。
D:一个认知过程。
答案: 【一种心理状态。】
4、 问题: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指出人要自我实现,展示个人潜能,这是哪个心理学派的观点?
选项: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答案: 【人本主义学派】
5、 问题: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进而研究这个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常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选项:
A:参与式观察法
B:测验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答案: 【实验法】
6、 问题:“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精神分析学派会关注( )。
选项:
A:这个行为的强化模式是什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影响他学习的环境中存在什么强化模式。
B:孩子在发展的早期发生了什么创伤事件影响了他现在的行为。
C:每个孩子都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孩子的自主性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D:孩子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的,是否对自己有过低的评价或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有偏差。
答案: 【孩子在发展的早期发生了什么创伤事件影响了他现在的行为。】
7、 问题:心理学研究的程序是什么?( )
选项:
A:基于文献和社会实践发现并提出研究问题。
B:基于现有理论、逻辑推理和直觉,尝试性地回答提出的研究问题,产生研究假设。
C:采用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地搜集数据以验证假设并得出初步的研究结论。
D:各选项所列步骤都是。
答案: 【各选项所列步骤都是。】
8、 问题:以下不属于心理现象的是( )。
选项:
A:认知、情绪和动机等心理活动过程。
B:人的外显的行为模式。
C: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某种情绪状态。
D: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答案: 【人的外显的行为模式。】
9、 问题: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
选项:
A:描述某种心理现象,并解释特定的心理现象或行为模式的产生机制。
B:基于相关规律预测个体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C:控制、矫正或塑造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D:所列答案都对。
答案: 【所列答案都对。】
10、 问题:心理现象包括( )。
选项:
A:认知、情绪和动机等心理活动过程。
B:人的外显的行为模式。
C: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某种情绪状态。
D: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答案: 【认知、情绪和动机等心理活动过程。;
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某种情绪状态。;
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11、 问题: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
选项:
A:描述某种心理现象。
B:解释特定的心理现象或行为模式的产生机制。
C:基于相关规律预测个体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D:控制、矫正或塑造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答案: 【描述某种心理现象。;
解释特定的心理现象或行为模式的产生机制。;
基于相关规律预测个体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控制、矫正或塑造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作业】第1章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概述-单元作业
1、 问题:学者们认识心理现象好比“盲人摸象,各执一端”,请简述解释心理现象的六种理论视角。
评分规则: 【 生物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
】
【作业】第3章 认知过程(上):信息的输入 感觉与知觉-单元作业
1、 问题:试述心理学中“感觉”与“知觉”这两个认知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评分规则: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者的区别表现为:(1)生理机制上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协同活动对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关系的整合结果。(2分)(2)经验的参与程度不同。人的感觉是生理心理活动,一般知识经验对感觉的产生影响不大。知觉则以知识经验为基础,是知觉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知觉过程中,既包括了当前刺激引起的兴奋,也包括了以往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2分)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表现为:(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2分)(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2分)(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点,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2分)
】
第3章 认知过程(上):信息的输入 感觉与知觉-单元测验
1、 问题:心理学上“感觉”是指:( )
选项: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选择、组织与解释
C: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或间接经验在头脑中的重现
答案: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 问题:盲人可以用手“阅读”,是一种什么现象?( )
选项:
A:感觉剥夺
B:感觉功能受损
C:感觉补偿
D:感觉扭曲
答案: 【感觉补偿】
3、 问题: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
选项: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最小可觉察
D:绝对阈限
答案: 【感受性】
4、 问题: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 )。
选项:
A:视觉和听觉
B: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痛觉
D:内脏感觉、运动觉、平衡觉
答案: 【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5、 问题: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选项:
A:常数关系
B:对数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答案: 【反比关系】
6、 问题:心理学上“知觉”是指( )。
选项: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人脑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心理过程
D: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完整镜像的反映。
答案: 【人脑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心理过程】
7、 问题: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 )。
选项:
A:完全色弱和部分色弱
B:红黄色弱和蓝绿色弱
C: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D:全色弱、部分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答案: 【全色弱、部分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8、 问题:(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选项:
A:错觉
B:幻觉
C:梦境
D:无意识
答案: 【错觉】
9、 问题:客观事物在我们感官上的投影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个东西,这是知觉的( )。
选项: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解释性
答案: 【恒常性】
10、 问题:人类的信息输入过程从感觉到知觉其实会经过三个阶段,其中不包括:( )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