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大学语文(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5-18到2020-07-1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二单元 修身明理 第二单元测验
1、 问题:“道可道,非常道”的后一句是( )
选项:
A:无,名天地之始
B:名可名,非常名
C:有,名万物之母
D: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答案: 【名可名,非常名】
2、 问题:《道德经》67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下一句是( )
选项:
A:三曰为天下先
B: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C:三曰道法自然
D:三曰上善若水
答案: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 问题: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其责己也重以周 周:周密,此为全面。
B:就其如舜者 就:趋向,靠近。
C: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善:擅长。
D:一善易修也 修:此为做到。
答案: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善:擅长。】
4、 问题: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怠者不能修 修:进修,要求进步。
B:必其人之与也 与:同党,同类。
C:又尝试语于众曰 尝试:试着。
D:将有作于上者 有作:有所作为。
答案: 【又尝试语于众曰 尝试:试着。】
5、 问题:《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
选项:
A:秦国依赖客卿才强大起来。
B: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的正确方略。
C: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D: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答案: 【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6、 问题:李斯在《诛逐客书》中,既指出纳客之利,又指出逐客之害,这种论证方法是( )
选项: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答案: 【对比法】
7、 问题: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
选项:
A:田园将芜,胡不归?译:家里的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B: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区而经丘。 译:既顺着幽深曲折的溪流寻山谷,又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穿过山丘。
C: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译:富贵本非我愿,升入仙界也没什么希望。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暂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再也不要怀疑什么了。
答案: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暂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再也不要怀疑什么了。】
8、 问题:下列各句中的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选项:
A:请息交以绝游。息交:断绝交游
B: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范围比现代汉语广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耕种之事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行体:将要得以体息一下
答案: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行体:将要得以体息一下】
9、 问题:下列选项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缘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陶渊明妹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答案: 【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10、 问题:“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主题思想,老子所说的道是指( )
选项:
A:宇宙的本原
B:万物的普遍真理
C:自然的规律
D:做人应遵守的规则
答案: 【宇宙的本原;
万物的普遍真理;
自然的规律】
11、 问题:下列对《原毁》一文理解正确的有( )
选项:
A:“原毁”就是探求诽谤产生的根源。
B:作者希望士大夫们好学上进,重视学习。
C:作者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D:认为“毁”的思想根源在于“怠”与“忌”。
答案: 【“原毁”就是探求诽谤产生的根源。;
作者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认为“毁”的思想根源在于“怠”与“忌”。】
12、 问题:《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之于( )
选项:
A: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
B: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
C: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
D: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E: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答案: 【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
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
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13、 问题:“以”用作介词,在下列各句解释中正确的有 ( )
选项:
A: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B: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谏逐客书》)
C: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D: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谏逐客书》);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14、 问题:“因”用作介词,在下列各句解释中正确的有( )
选项:
A: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B:趁着,趁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C: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D:依照,根据。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答案: 【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趁着,趁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15、 问题:“若”用作连词,在下列各句解释中正确的有 ( )
选项:
A: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B: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C: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D: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答案: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第六单元 艺术品味 第六单元测验
1、 问题:《沧浪诗话·诗辩》包括五个部分,其中主要阐述理论观点,是全篇诗论总纲的是( )
选项:
A:诗辩
B:诗法
C:诗评
D:考证
答案: 【诗辩】
2、 问题:《沧浪诗话·诗辩》一文作者借用哪家学说论诗,针对哪类诗的弊端而写。( )
选项:
A:道家;李杜诗
B:儒家;晚唐诗
C:禅学;江西诗派
D:佛家;汉魏诗
答案: 【禅学;江西诗派】
3、 问题:《人间词话》提出了著名的( )
选项:
A:兴趣说
B:神韵说
C:滋味说
D:境界说
答案: 【境界说】
4、 问题:《人间词话》作者是( )
选项:
A:严羽
B:王国维
C:陈寅恪
D:梁启超
答案: 【王国维】
5、 问题:根据《人间词话》一文,境界有:①有我之境②无我之境③大境界④小境界⑤造境⑥写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以上三句诗所属的类别依次是( )
选项: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答案: 【①④⑤】
6、 问题:在《瑞云》一文中,以下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发轫:喻事情的开端
B:贽:见面的赠礼
C:寒畯:贫穷的读书人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