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大学物理(2020秋)(西安交通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讲 热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1次线上作业
- 第二讲 气体动理论(一) 第2次线上作业(压强公式 速率分布)
- 第三讲 气体动理论(二) 第三次线上作业(能量均分定理 玻尔兹曼分布律)
- 第四讲 机械振动 第四次线上作业(振动合成)
- 第五讲 机械波(一) 第五次SPOC作业(波函数 波的能量)
- 第六讲 机械波(二) 第六次SPOC作业
- 第七讲 波动光学(二) 第七次SPOC作业(干涉)
- 第八讲 波动光学(三) 第八次SPOC作业
- 第九讲 光的偏振(一) 第九次SPOC作业
- 第十一讲 量子物理(一) 第十次SPOC作业
- 第十二讲 量子物理(二) 第十一次SPOC作业(物质波假设 不确定关系)
- 第十三讲 薛定谔方程的应用 第十二次SPOC作业(薛定谔方程 典型问题求解)
- 第十四讲 电子自旋 晶体能带 第十三次SPOC作业
- 第十五讲 激光 第十四次SPOC作业(激光)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9-14到2021-01-17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讲 热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1次线上作业
1、 问题:
选项:
A:(1)(2)(3)
B:(1)(3)(2)
C:(2)(1)(3)
D:(3)(1)(2)
答案: 【(1)(3)(2)】
2、 问题:
选项:
A:114.3J,
B:144.3J,
C:121.3J,
D:101.3J,
答案: 【101.3J, 】
3、 问题:则循环效率为?(R=8.31 J/mol/K)
选项:
A:40.8%
B:32.3%
C:19.6%
D:15.4%
答案: 【15.4%】
4、 问题:(提示:温度化为绝对温度)
选项:
A:100 /523
B:150 /523
C:200 / 523
D:250 / 523
答案: 【200 / 523】
5、 问题:有人设计一台卡诺热机(可逆的).每循环一次可从 400 K的高温热源吸热1800 J,向 300 K的低温热源放热 800 J.同时对外作功1000 J,这样的设计是
选项:
A:是可行的,因为效率没有大于1;
B:可以的,因为热机效率不等于1;
C:不行的,卡诺循环所作的功不能大于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D:不行的,这个热机的效率超过了理论值
答案: 【不行的,这个热机的效率超过了理论值】
6、 问题:下列图示表示某人设想的理想气体的四个循环过程。其中一个是可能实现的循环过程。(提示:两条绝热线不能交于一点)
选项:
A:.
B:。
C:。
D:。
答案: 【。】
7、 问题:如图所示,设某热力学系统经历一个由c→d→e的过程,其中,ab是一条绝热曲线,e、c在该曲线上.则该系统在过程c→d→e中平均摩尔热容。 (提示:平均摩尔热容等于cde过程的热量除以该过程温度增量)
选项: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其它三个选项均有可能
答案: 【大于0】
8、 问题: (提示:等温线左上方温度高,右下方温度低;可根据温度增减和摩尔热容正负判断热量正负)
选项:
A:温度降低的是AM 过程
B:温度降低的是BM 过程
C:温度降低的是CM 过程
D:气体吸热的是AM 过程
E:气体吸热的是BM 过程
F:气体吸热的是CM 过程
答案: 【温度降低的是AM 过程;
气体吸热的是CM 过程】
9、 问题:系统经历一个完整的循环,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总功一定为0
B:内能增量一定为0
C:总功(净功)=总热量(净热量)
D:总功(净功)总热量(净热量)
答案: 【内能增量一定为0;
总功(净功)=总热量(净热量)】
10、 问题: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选项:
A:热机效率不能等于1
B:热量不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C: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功
D: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答案: 【热机效率不能等于1;
热量不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11、 问题:热力学系统吸热,温度必定上升;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多方过程例外】
12、 问题: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讲 气体动理论(一) 第2次线上作业(压强公式 速率分布)
1、 问题:一瓶氧气和一瓶氢气质量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提示:p=nkT)
选项:
A:温度相同,但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
B: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氢气的压强小于氧气的压强
D: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答案: 【温度相同,但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
2、 问题:以上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D】
3、 问题:速率分布曲线下方红色区域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选项:
A:速率在v1~v2之间的分子数
B:速率在v1~v2之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C:速率在v1~v2之间的分子的平均速率
D:所有分子的平均速率
答案: 【速率在v1~v2之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4、 问题:注:最可几速率为最概然速率
。 以上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D】
5、 问题:以上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A】
6、 问题:注:
,
. 以上选项哪个正确?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C】
7、 问题:设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和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选项:
A: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B: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C: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D: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答案: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8、 问题:以上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D】
9、 问题: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根据速率分布函数,可以计算各个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进而能够推出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问题:已知速率分布函数 f(υ),则速率在υ~υ+dυ 区间内的分子数dN = N f(υ) dυ。因此该区间内分子的速率之和为 υ dN =υ N f(υ) dυ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υ~υ+dυ 区间内的分子数设为dN,则速率之和为 υ dN ,其中 dN=N f(υ) dυ 。】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