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江苏师范大学)1467324449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四、词汇 词的引申义与假借义单元作业
- 【作业】八、古书的读音问题(下) 精组字与见晓组字的反切单元作业
- 【作业】三 文字(下) 古代汉语常见部首解说(三)单元作业
- 【作业】五、语法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单元作业
- 【作业】七、古书的读音问题(上) 单元作业(二)
- 【作业】六、古书注解和标点 古书标点单元作业
- 【作业】八、古书的读音问题(下) 声母清浊与反切拼读单元作业
- 【作业】四、词汇 同义词辨析单元作业
- 三 文字(下) 古代汉语常见部首解说(二)单元测验
- 【作业】五、语法 古代汉语的“者”和“所”单元作业
- 【作业】二、文字(上) 单元作业(二)
- 四、词汇 词的本义探求单元测验
- 【作业】二、文字(上) 单元作业(三)
- 【作业】四、词汇 词的本义探求单元作业
- 三 文字(下) 古代汉语常见部首解说(三)单元测验
- 五、语法 单元测验(一)
- 八、古书的读音问题(下) 声母清浊与反切拼读单元测验
- 四、词汇 引申义与假借义单元测验
- 七、古书的读音问题(上)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单元测验
- 【作业】三 文字(下) 古代汉语常见部首解说(一)单元作业
- 【作业】五、语法 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单元作业
- 【作业】二、文字(上) 单元作业(四)
- 六、古书注解和标点 古书注解和标点单元测验
- 七、古书的读音问题(上) 如何判断入声字单元测验
- 二、文字(上) 单元测试(二)
- 四、词汇 同义词辨析单元测验
- 八、古书的读音问题(下) 精组和见晓组字的反切拼读单元测验
- 【作业】三 文字(下) 古代汉语常见部首解说(二)单元作业
- 五、语法 单元测验(二)
- 二、文字(上) 单元测试(一)
- 【作业】七、古书的读音问题(上) 单元作业(一)
- 【作业】二、文字(上) 单元作业(一)
- 【作业】六、古书注解和标点 古书注解单元作业
- 三 文字(下) 古代汉语常见部首解说(一)单元测验
- 【作业】九、诗词格律 律诗复原单元作业
- 九、诗词格律 近体诗的平仄和拗救单元测验
- 九、诗词格律 律诗复原单元测验
- 【作业】九、诗词格律 标出李商隐《无题》诗中每一字的平仄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3-10到2022-07-15
【作业】四、词汇 词的引申义与假借义单元作业
1、 问题:如何判断某词义是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评分规则: 【 判断某词义是引申义还是假借义,可以从该词义相对于本义的关系来作出判断(5分)。引申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与本义有或直接、或间接语义关联的意义(5分)。而假借义只是借用一个同音的书写符号来记录某词义(一般是表抽象概念的意义或虚词义),假借义与被借字的本义之间没有语义联系。(5分)
】
【作业】八、古书的读音问题(下) 精组字与见晓组字的反切单元作业
1、 问题:拼读出下列反切:胡雅切、子夜切、居伟切、子小切、侯夹切、下革切、古了切、息姊切(直接写出拼音和声调即可,如“xia去声”)
评分规则: 【 每个反切10分。
】
2、 问题:判断下列字是属于精组还是见曉组“浅”是()组字“劝”是()组字“情”是()组字“敲”是()组字“逊”是()组字
评分规则: 【 答对一个字得4分。
】
【作业】三 文字(下) 古代汉语常见部首解说(三)单元作业
1、 问题:本单元作业见附件,按顺序直接写出答案即可,作答时请标明序号。
评分规则: 【 本单元作业包括判断题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作业】五、语法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单元作业
1、 问题:1、下面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A、夫战,勇气也。 B、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又与之遇,七遇皆北。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客观题,要求答案精确。
】
2、 问题:2、古汉语被动句中的被动标记有( )A、於、为、见、被 B、然、者、所、若 C、子、儿、头、家 D、乎、哉、于、耶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客观题,要求答案精确。
】
3、 问题:3、“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中的施动者是( )A、帝 B、政事 C、壹 D、光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客观题,要求答案精确。
】
4、 问题:4、“止,将为三军获”中的施事者是( )A、止 B、将 C、三军 D、获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客观题,要求答案精确。
】
5、 问题:5、“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中的施事者是( )A、卫太子 B、江充 C、所 D、败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客观题,要求答案精确。
】
6、 问题:6、“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中的施事者是( )A、吾 B、笑 C、於 D、大方之家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客观题,要求答案精确。
】
7、 问题:7、“被”字表被动出现于( )A、商代 B、春秋 C、战国 D、汉代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客观题,要求答案精确。
】
8、 问题:8、“被”字表被动义的源头是“被”的( )意义A、寝衣 B、遭受 C、通"披" D、覆盖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客观题,要求答案精确。
】
【作业】七、古书的读音问题(上) 单元作业(二)
1、 问题:指出七绝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入声字。(直接写出该字即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评分规则: 【 每错1字,扣10分,最高扣40分。
】
2、 问题:指出五律杜甫《 旅夜书怀》中的入声字。(直接写出该字即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评分规则: 【 每错1字,扣10分,最高扣40分。
】
【作业】六、古书注解和标点 古书标点单元作业
1、 问题:请给下文断句并加上标点符号。(直接写出答案即可,可复制原文或写出句读前后关键词)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评分规则: 【 要求断句恰当,切勿割裂文意,标点符号使用准确。
】
【作业】八、古书的读音问题(下) 声母清浊与反切拼读单元作业
1、 问题:填空 从中古到现代,汉语声调演变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规律是:平分()和浊上变() 浊音清化规律是指中古的全浊声母演变成了()声母,如果是塞音塞擦音,则反切下字是平声的字读()气清音,是仄声的字读()气清音。入派四声是指古代的入声字分别归入普通话的阳平、阴平、上声、去声中了。其中古全浊声母入声字归入(),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入()。以下字古代是清是全浊还是次浊声母,请在括号内标明:分() 了() 阳() 庆() 平() 庄() 热() 九()
评分规则: 【 填空题一个空4分。
】
2、 问题:拼读出下列10个反切(写出拼音和声调即可,如zhi阴平):其遇切 七也切 鱼金切 莫经切 人渚切 乌干切 匠林切 户工切 胡口切 他前切
评分规则: 【 拼读出一个反切4分
】
【作业】四、词汇 同义词辨析单元作业
1、 问题:一组同义词的差别可能会表现在多个方面,而不一定仅仅只有一个方面的差别。试从多个方面分析同义词“言”和“语”的差别。
评分规则: 【 “言”和“语”,古代都是动词,但词义和用法上有区别。(2分)《礼记•杂记下》:“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答。”可见,“言”是自言,“语”是与人说话,这是二者词义的差别(8分);另一方面,“言”后不能带指人的宾语,而“语”后可接说话的对象作宾语,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公语之故,且告之悔。”(5分)“语”跟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故”,一个是间接宾语“之”(指代说话的对象)(5分)。
】
三 文字(下) 古代汉语常见部首解说(二)单元测验
1、 问题:“币”的造字方法是 。
选项: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答案: 【形声】
2、 问题:“豪”的造字方法是 。
选项: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答案: 【形声】
3、 问题:《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中的“素”解释为 。
选项:
A:白色的
B:白绸装饰的
C:未加装饰的
D:素雅的
答案: 【未加装饰的】
4、 问题:《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中的“初”解释为 。
选项:
A:最好的
B:从前的
C:本来的
D:最初的
答案: 【从前的】
5、 问题:《汉书·食货志上》“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中“实” 解释为 。
选项:
A:富裕
B:充实
C:强大
D:辽阔
答案: 【富裕】
6、 问题:《书·尧典》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的中“窜” 解释为 。
选项:
A:逃窜
B:杀戮
C:放逐
D:遣送
答案: 【放逐】
7、 问题: 《荆轲刺秦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中的“引”解释为 。
选项:
A:引起
B:伸直
C:爬起
D:躬身
答案: 【伸直】
8、 问题:晋葛洪 《抱朴子·正郭》“甄无名之士于草莱,指未剖之璞于丘园” 中的“甄”解释为 。
选项:
A:选择录用
B:欣赏
C:寻找
D:拜访
答案: 【选择录用】
9、 问题:《史记·货殖列传》“鲰千石,鲍千钧” 中的“鲰”解释为 。
选项:
A:短小
B:愚陋
C:小鱼
D:大鱼
答案: 【小鱼】
10、 问题: 《种树郭橐驼传》“蚤缫而绪,蚤织而缕”中的“绪”用的是本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问题:“卖儿鬻女”中的“鬻”用的是引申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2、 问题: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中的“带”用同“戴”。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3、 问题:《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中的“宇”用的是本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