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劳动经济学(南京农业大学)1003773135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作业
- 【作业】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二、计算题
- 【作业】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三、案例分析
- 【作业】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三、分析与论述
- 【作业】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
- 【作业】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二、多项选择题
- 【作业】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三、分析与论述
- 【作业】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上)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上) 二、多项选择题
- 【作业】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下)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下) 二、小论文
- 【作业】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 二、多项选择题
- 【作业】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 三、分析与论述
- 【作业】第七章 工资及其制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七章 工资及其制度设计 二、多项选择题
- 【作业】第七章 工资及其制度设计 三、案例分析
- 【作业】第八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八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 二、小型文献综述
- 【作业】第九章 收入分配差距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九章 收入分配差距 二、多项选择题
- 【作业】第九章 收入分配差距 三、分析与论述
- 【作业】第十章 失业(上)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十章 失业(上) 二、多项选择题
- 【作业】第十章 失业(下) 一、单项选择题
- 【作业】第十章 失业(下) 二、多项选择题
- 【作业】第十章 失业(下) 三、分析与论述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9-09-17到2019-09-1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作业
1、 问题:一般认为,( )共同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及其结果。A、市场性因素 B、自然性因素 C、制度性因素 D、社会性因素 E、偶然性因素
评分规则: 【 ACD
】
2、 问题:下列选项中,( )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及最终结果。A、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B、工会的力量 C、户籍管理制度 D、文化习俗 E、劳动力市场歧视
评分规则: 【 ABCDE
】
3、 问题:关于劳动经济学中的新古典学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认为市场机制对劳动力配置起着基本作用 B、认为最低工资制度可能干扰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 C、工会等制度性力量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D、在劳动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E、以上均正确
评分规则: 【 ABD
】
4、 问题:在有关劳动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社会性因素作为决定劳动力市场运行与结果的因素之一,包括家庭背景、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所属社会阶层、各种类型的歧视等B、在当代劳动经济学领域中,制度学派是公认的主流学派C、新古典劳动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以及市场性因素在工资决定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D、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派在方法论上使用边际分析的方法E、制度学派强调劳动力市场本身的不完全性,如工资刚性、劳动力流动障碍等
评分规则: 【 ACDE
】
5、 问题:根据制度学派的观点,下列( )因素对劳动力市场运行具有重要性作用。A、工会 B、劳动合同法 C、劳动力供给 D、劳动力需求 E、最低工资标准
评分规则: 【 ABE
】
【作业】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问题:李红大学毕业后积极投递简历,但屡次碰壁后不愿再寻找工作,选择在家休息。从劳动力划分的角度来看,李红属于( )。A、失业人口 B、就业人口 C、不在劳动力人口 D、非劳动力人口
评分规则: 【 C
】
2、 问题: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划分,下列情况中哪一类人不能称之为就业者( )。A、正在工作中的人 B、有职业,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暂时脱离了工作的人C、雇主和自营业人员 D、义务给街道打扫卫生的退休人员
评分规则: 【 D
】
3、 问题:某城市共有350万人,其中不足16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共有80万,就业人口200万人,失业人口20万人,则该市的劳动力参与率为( )。A、57.1% B、62.8% C、81.5% D、85.7%
评分规则: 【 C
】
4、 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总人口可分为劳动年龄人口和非劳动年龄人口 B、劳动力人口可以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C、复员的现役军人属于不在劳动力人口D、非劳动力、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都可以不断变化
评分规则: 【 B
】
5、 问题:某地劳动力市场原来处于均衡状态,市场工资率为20元/小时,但由于外商投资建厂,导致当地的劳动力需求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增长,而本地劳动力供给短期内保持不变,则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企业为了获得足够的劳动力,就必须支付20元/小时以上的工资B、企业仍然支付20元/小时工资,就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劳动力C、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将会出现大规模下降D、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工资水平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评分规则: 【 A
】
【作业】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二、计算题
1、 问题:某市2018年12月总人口为600万人,其中16岁以下的青少年和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别为50万和70万,16~59岁的人口中有400万就业人口、50万在校学生、10万军人。求:该市的劳动力率、劳动力参与率和失业率(不考虑人口流动和其他特殊情况)
评分规则: 【 劳动力年龄人口=600-50-70=480万
劳动力率=480÷600=80%
劳动力参与率=(480-50-10)÷480=87.5%
失业人口=480-400-50-10=20万
失业率=20÷420=4.76%
】
【作业】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三、案例分析
1、 问题:(一)案例正文泰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及劳动力流动—由印度洋海啸引发的冲击摘要:2004年12月26日发生40年来最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泰国是其中受到影响相对较大的一个国家。泰国当地的渔业以及旅游业受到海啸的严重影响,从而出现南部地区旅游业及渔业从业人员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的状况,并且产生了向北部地区流动的趋势。关键词:印度洋海啸;渔业;旅游业;劳动力流动 0引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发生40年来最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死亡人数达22.6万人,另有上百万人流离失所。这次地震的震级达里氏8.9级,是自1900年以来震级排名第5的强震,灾难波及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7个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其中位于泰国南部海岸线附近的泰南普吉、甲比、攀牙、董里等7个省为主要灾区之一,死伤人数众多、遭受破坏严重。泰国作为渔业与旅游业大国,渔业生产与旅游业在本国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次地震和海啸灾难对泰国的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出口业、旅游观光等带来了严重影响,导致这两个行业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影响了泰国本地的劳动力流动。1 不寻常的冬天泰国有2600km的海岸线,全国76个府中有23个府临海,以渔业生产为主,其渔业总产量排名世界前10。此外泰国是世界第一的冻虾出口大国,每年出口的冻虾超过20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32%,泰国的冻虾通过冷冻船,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和欧盟地区。养虾业主要集中在泰国南部的安达曼海沿线,这正是此次海啸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冬季正值泰国冻虾出产时节,每年冬季泰国对渔民的需求量都会迅速增长,整个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出口业都会陷入劳动力相对紧缺的状态,导致该行业在冬季时节的平均工资增长,以期满足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然而2004年的冬天却有些不同,突如其来的印度洋海啸灾难改变了泰国该行业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同时,泰国也是东南亚地区旅游大国,泰国的旅游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平均每年吸引1200万游客前去观光游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旅游业曾为泰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2003年160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约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给泰国,特别是其南部地区的旅游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有关人士估计灾区的重建直至旅游业完全恢复元气可能需要2年时间。在泰国,外国游客死伤惨重,著名旅游地普吉岛成了人间地狱。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众多游人,由于担心安全纷纷取消来泰游玩。在每年冬季这个时候,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正是去泰国游玩的黄金季节。然而,突如其来的海啸却让大多中国游客望而却步。中国游客锐减从一上飞机就能看出。在2005年1月13日晚从北京飞往曼谷的CA979航班上,原本能乘坐233人的波音767客机,只坐了86名乘客,仅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飞机显得非常空荡。由于空位太多,飞行途中不少乘客干脆抬起座位之间的扶手躺了下来,客舱成了名副其实的经济舱。而据机上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航班上的乘客除了中国媒体考察团成员外,全部是往来于中泰两国从事商务的乘客。飞机上座率如此之低,这在以前同一时段是从未有过的。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洋海啸冲击了旅游业,也会使得大量劳动力出现失业的状况,从而这也改变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2 海啸引发连锁效应2.1 渔业劳动力短缺印度洋海啸导致位于泰国南部的六府受灾最为严重,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二,失踪人数占比将近三分之一。海啸给当地渔业生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因为缺乏事前预警,渔船都停泊在港湾,结果该地有7000多条机船和3万多条驳船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占全部船只的80%以上,另有3万多张渔网被损毁,直接财产损失超过5亿美元,渔民受损严重,冻虾出口业虾类产品的供给量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减少。由于许多渔民亲眼目睹了印度洋海啸,遭受巨大损失,有人财产受损,有人痛失亲人,心理上的恐惧感和巨大的阴影使得许多渔民纷纷转行,离开破坏严重的家园,前往北部地区谋生,由于许多人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出口业,因此一名渔民的决定带来的是整个家庭劳动力的迁移,进而导致泰国南部地区渔业从业人数骤减。董里府当地渔业联合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印度洋海啸过后仅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有20%的渔民纷纷离职,大多数人举家搬迁到了中北部地区谋生,少部分人仍留在当地,但是却不再从事这一职业了。记者采访了受灾严重地区的几位渔民,其中家在董里府的渔民颂帕善·宗拉维蒙表示,“我亲眼目睹了印度洋海啸,那无法仅仅用语言形容。那时我正在准备下一批出海,可是码头的船突然都搁浅了,我觉得不对劲,突然间海浪就涌了上来,我们马上跳下渔船、离开码头,向高处跑去。等到海啸过后我们再回到码头时,几乎找不到一艘完整的船,到处漂浮着木板、玻璃碎片、家具还有尸体,我不敢再出海了”;而家位于泰南普吉府的渔民宋慕缇查·思昂格拉说:“我的家就住在海边,我和妻子都是渔民,我的儿子在一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做工人,海啸摧毁了我的房子,渔船也没了,即使能修好渔船,短时间内我们也不敢再出海了,而且海啸过后也没有鱼可以捕了,渔业受到了这么大的冲击、短时间内恐怕无法恢复,我们也失去了工作。中北部地区几乎未受海啸影响,我们决定到北方去。”2.2许多旅游从业人员失业印度洋海啸对泰国旅游业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首先,灾区出现外国游客逃亡潮,由于海啸发生时正值圣诞新年旅游旺季,数以万计游客正在泰国至斯里兰卡一带欢度假期,在海滩享受阳光。灾难发生后,数以万计心有余悸的外国游客纷纷中止了他们在东南亚和南亚旅游天堂的假期,赶乘最早的航班逃离当地。单是在泰国南部,在当地度假的外国游客就估计达10万。其次,灾难导致许多中国游客对泰国望而却步,泰国旅游局驻中国旅游机构介绍,在亚洲,中国是泰国旅游业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市场,2004年中国游客赴泰旅游达60多万人次,而泰国今年制订的该目标为80万人次,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相邻,旅游开支也远较其他地区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中国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特别是春节前后,普吉岛温暖宜人的气候,吸引中国游客前往避寒度假,因此冬季东南亚游十分火爆,本应在12月和2005年年初的旅游盛季带来庞大外汇收入,但地震与海啸打击了泰国热门的旅游景点。因地震及海啸的影响,2005年东南亚春节出境游市场,受到很大的重创,突如其来的海啸让大多数中国游客望而却步。不仅中国游客望而却步,对于旅行协会等也产生巨大影响。应该旅游协会已经取消了部分游客前往亚洲受灾地区的计划,海啸发生后,许多游客改去没有受到海啸影响的新加坡旅游,新加坡旅游游业务量已猛涨20%一30%。占据整个泰国旅游客源40%的普吉岛,原本酒店入住率在旺季可达90%,海啸发生后不足10%。以往由曼谷飞普吉的航班为每天对开14架次,而现在降为每天10个航班,而且机型也作了调整,载客数量大为减少。北京、上海飞往普吉的包机已全部停飞。除此之外,这次灾难事件对游客造成巨大心理影响。专家们同时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受灾国家的旅游业将面临一个游客的心理障碍问题。虽然这样大的地震和海啸百年难遇,但它可怕的破坏力通过各种媒体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据泰国旅游局局长估计,近期可能会有120万外国游客取消他们在泰国的旅游计划,2005年赴泰国旅游人数将下降近40%,旅游收入将可能减少300亿泰铢(1美元约合40泰铢)。受海啸灾情的影响,不仅赴泰国旅游人数骤减,而且南部几大旅游区域遭受重创,旅游设施及景点受到了极大破坏。海啸给泰国旅游业的一大风景一一珊瑚礁造成损坏,而珊瑚礁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再生,这对于未来的旅游业的恢复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靠近海滩附近的酒店等建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亿泰铢。邦拉街是毗邻普吉岛芭东海滩最热闹的商业酒吧街,在经过海啸之后,一间间店铺一片狼藉,门窗俱无,年轻的小老板说,“墙壁、地板和设备都被冲毁,完全修复估计需要100万铢。在这种背景下,目前大多酒店、旅游从业人员都在休假或处于失业状态,泰国普吉府副省长尼恩表示,在泰国受灾最严重的南部地区,有18万人因海啸失业。一名在普吉岛查哈尔曼酒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海啸太可怕了,它不仅摧毁了我的家,同时让我失去了工作。政府打算投入百亿美元重建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我只希望这片区域尽快重新建设、恢复往日的模样,我真的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另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我每月工资有30000泰铢,海啸前不久在酒店附近安了家,我的家人们大多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海啸让我们一家突然没了收入。”而一些平时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也转向其他行业,从而寻求一定的收入来源。从事接待中国游客的当地导游康家健介绍,从12月26日海啸发生至1月13日,近二十天的时间里他一个中国团也没接到,在以前,他平均每月接四个中国团,每团15人左右。康家健说,与其他大多数导游近期失业在家无任何收入相比,他还算是不错的。因为除了做导游,他在老家还有养猪的副业。失业这些天,他一直在家养猪。2.3大量劳动力北移 受海啸影响,南部安达曼海沿线7府大量受灾人群向北部地区转移,他们或是因家园被毁,或因失去工作,或因遭受巨大心理创伤而选择向其他地区迁移。迁移人群主要流向了中部地区的曼谷及附近的北柳府和帕塔亚等地,北部地区的清迈等地。因曼谷是泰国的主要城市,经济最发达,大量受灾人群在海啸过后涌入曼谷,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一定时期内,曼谷市因无法负荷大量外地人口涌入,所以政府采取了限制措施,将迁移人口分散到距离曼谷较近的北柳府和帕塔亚等地。清迈是泰国北部地区著名的城市,距海较远,许多劳动者选择迁移到清迈,是因为想要彻底摆脱再次发生海啸的可能,同时清迈历史悠久,工作机会较多,在那里或许能够找到新的工作。然而之后人们发现,北移并没有像想象中完全解决他们的迁移和就业问题,南部的劳动者在搜寻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没有预料的困难和麻烦。大量南方劳动力涌入曼谷和清迈后,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很容易地寻求到新的工作。一名来自董里的劳动者说:“我两个月前来到了曼谷,想要应聘一份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后勤工人的工作,我曾经在南部地区的码头附近做清理加工活鱼的工作,我认为自己很有经验,应聘这样一份后勤工的工作完全不成问题,但是对方一听说我是从董里地区来的,就果断拒绝了我。”其它南部地区的求职者也遭遇了类似的尴尬的境遇,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均直接拒绝了他们,只因为他们来自于灾区。一名求职者表示,“我身体健康,但是某些企业并不会为我做身体检查,就直接拒绝了我,我感到自己遭受到了歧视,只因为我是从灾区来的难民,会给他们带来不幸”。除了许多劳动者表示自己受到歧视外,也有部分劳动者表示,他们只能去应聘一些非技术性、只有廉价工资的工作,即使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具备更高能力的工作,但是应聘简单的工作会更容易成功,因此即使工作并不如预期的那样,他们还是选择暂时做下去,因为他们相信歧视不是永久的,对“难民”的芥蒂最终会消失。3后续发展泰国多管齐下来复苏旅游业海啸发生之后,政府主管旅游的官员们在最短时间内召开会议,动用一切全球社会资源、社会关系,对亚洲、欧洲和美洲进行灾后全球危机公关。在全球进行旅游危机公关,泰国政府目前还拨出3000亿泰铣专门用于泰国灾后旅游景点的推广工作,将向全球介绍泰国国内目前的真实情况,以消除国际游客对到泰国旅游的恐惧心理。同时,灾区的重建也迅速推进。 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泰国海啸灾后重建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政府计划用半年时间启动重建方案,使南部受灾地区复苏。此外,成立了泰南六府海啸灾难财经中心,意在解缓灾民财务上的困难。目前泰国财政部辖下的三大银行,已向灾民提供就业及建设方面的扶助,如,增加信贷额度和缩减发贷时间等。除此之外,旅游业商家以超低价位拉动市场客源。相信这一系列的措施会使得南部地区旅游业进一步恢复,从而使得前往北部流动的劳动力重新返回到南部。4结束语一场印度洋海啸,引发了泰国南部受灾地区渔业从业人数骤减、劳动力紧缺的境况,并导致了旅游业损失严重、大量从业人员失业;海啸的发生导致人口北移,进一步影响了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而当政府开始重建,并提供相关优惠措施之后,也会产生相应的劳动力流动,又会再一次影响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这都体现了重大事件的发生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流动的会产生巨大影响。(案例正文字数 4994)(二)案例提问1、分析泰国南部地区渔业在海啸发生前后工资变化情况。2、当南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向北部地区后,又会对北部地区的整体工资水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3、当大量劳动力流向北部地区,会对北部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4、如果你是政府决策的制定者,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挽留本地劳动力,同时减轻对流入地产生的负面影响。5、当政府开始重建后,你认为会吸引流动的劳动力回来么?那又会对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评分规则: 【 根据具体回答情况。
】
【作业】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三、分析与论述
1、 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厂商的农民工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好提供一个案例加以佐证。
评分规则: 【 1、结合本章内容展开分析,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并不限定。2、如果没有提供合理的案例佐证,得分不得超过8分。
】
2、 问题:如果某个雇主完全垄断了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假设其在产品市场上仍然是一个完全竞争者),那么与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相比,这会对劳动者的福利产生何种影响?
评分规则: 【 1、雇主完全垄断劳动力市场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劳动者福利降低。2、须结合本章学习内容进行回答。3、如果没有依托相关图形展开分析,得分不得超过8分。
】
【作业】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一、单项选择题
1、 问题:一个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取决于( )。A、W=MRP B、MRP=P C、MRP=i D、W=MP
评分规则: 【 A
】
2、 问题:最早系统研究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经济学家是( )。A、 亚当· 斯密 B、希克斯和马歇尔 C、奥肯 D、菲尔普斯
评分规则: 【 B
】
3、 问题:当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时,产品的边际收益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 )。A、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价格 B、产品的边际收益高于产品价格C、产品的边际收益低于产品价格 D、不确定
评分规则: 【 C
】
4、 问题:市场工资率是每小时10元,产品市场价格是每单位1元,那么( ),企业就愿意雇佣这个人,反之则不会增雇工人。A、只要新增加的工人能增加产品的产量 B、只要新增加的工人有能力每小时生产10个单位以上的产品C、只要新增加一个工人每小时能增加10个单位以上的产品D、只要新增加一个工人每小时能增加10元以上的利润
评分规则: 【 C
】
5、 问题:某企业原有工人10名,每人每天的工资为30元。新增加1个工人后,每人每天的工资增加为31元。在这种情况下,该则雇佣劳动力的边际费用为( )元。A、30 B、31 C、41 D、341
评分规则: 【 C
】
6、 问题:某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为每小时10元时,某城市对这类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为10万小时,假设该市对这类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为单位弹性,则当这种劳动力的工资率上涨到每小时15元时,该市对此类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会变成( )万小时A、2 B、4 C、5 D、15
评分规则: 【 C
】
7、 问题:在相同工资率下,产品垄断企业与竞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A、前者多 B、前者少 C、两者一样 D、不确定
评分规则: 【 B
】
8、 问题:当( )的时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可以写成MRPL=MPL×P,其中P为产品价格。A、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B、劳动力市场是完全垄断的 C、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D、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评分规则: 【 C
】
【作业】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
1、 问题:在长期,如果工资上涨,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完全竞争厂商在劳动力需求方面可能做出的调整有( )。A、努力实现技术革新,减少工人雇佣量 B、对工人进行培训,工人雇佣量不变 C、更多投资于机器设备,裁减工人数量 D、放慢设备更新,增加工人人数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评分规则: 【 ABC
】
2、 问题:如果贷款利息上涨,其他条件不变,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劳动力需求方面可能做出的调整有( )。A、暂缓推进技术革新,增加机器设备投入 B、对工人进行培训,增加工人雇佣量 C、更多投资于机器设备,裁减工人数量 D、放慢设备更新,增加工人人数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评分规则: 【 BD
】
3、 问题: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以下( )一般将使得劳动需求具有很高的工资弹性。A、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B、利用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C、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小 D、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E、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大
评分规则: 【 ABDE
】
4、 问题: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以下( )。A、加班费 B、夜班津贴 C、高温费 D、基本工资 E、包吃包住福利
评分规则: 【 ABCE
】
5、 问题:劳动经济学认为( )A、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B、对企业来说,增加一个工人是否有利可图,取决于新增一个单位劳动力的边际费用是否小于其边际收益产品C、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心概念D、一个新增工人的产出被称为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MRPE、边际产量最终将要下降,可能是因为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资本变得相对短缺
评分规则: 【 ABCE
】
【作业】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一、单项选择题
1、 问题:在研究个人的劳动力供给决策失,个人预算线的斜率表示( )。A、劳动时间 B、工资率 C、闲暇时间 D、意外收入
评分规则: 【 B
】
2、 问题: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以下将一定导致劳动时间减少的是( )。A、工资上升 B、个人所得税减少 C、获得巨额遗产 D、工资下降
评分规则: 【 C
】
3、 问题:关于家庭联合劳动供给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做出决策的单位是夫妻双方,而不是个人 B、家务劳动并没有实际价值C、决策的目标是实现家庭收入的最大化 D、时间有三方面用途:市场劳动、家务劳动和闲暇
评分规则: 【 B
】
4、 问题:已知当工资率从每小时5元增加到每小时8元时,某企业工人每天愿意工作的时间从8小时增加到9小时;假如工资率上升所带来的收入效应是使工人的工作时间从8小时下降到7小时,那么,工资率上升所带来的替代效应是使工人的工作时间( )。A、增加3小时 B、减少3小时 C、增加2小时 D、减少2小时
评分规则: 【 C
】
5、 问题:甲的闲暇偏好大于乙的闲暇偏好,则两者的等效用曲线的斜率(绝对值)的关系为(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断
评分规则: 【 A
】
【作业】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二、多项选择题
1、 问题:1、考察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劳动参与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劳动力总体参与率下降 B、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上升 C、由于教育的发展,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下降 D、由于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上升E、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上升
评分规则: 【 ABC
】
2、 问题:关于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单纯的收入效应为负 B、单纯的收入效应为正 C、考虑到劳动是正常商品,因此其替代效应一般为负D、综合考虑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曲线一般向右上方倾斜E、从理论上分析,劳动力供给曲线在特殊情况下,有可能是后弯的
评分规则: 【 ADE
】
3、 问题:假如一个家庭只有丈夫和妻子构成,最初丈夫在外从事全日制工作,妻子在家做家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市场上的工资率上升,则妻子更有可能走出家庭去寻找工作的机会B、妻子工资收入的上升,会给丈夫的劳动供给带来纯粹的收入效应C、市场工资率的上升会给丈夫的劳动供给带来纯粹的替代效应D、理论上并不能准确地预测夫妻之间交叉替代弹性的正负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评分规则: 【 ABD
】
4、 问题:某人获得了一笔巨额遗产,其他条件不变,这可能对其劳动供给方面产生的影响有( )。A、劳动时间会减少 B、预算约束线斜率增加 C、此时不存在替代效应D、闲暇时间会减少 E、他有可能退出劳动力市场
评分规则: 【 ACE
】
5、 问题: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正斜率的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当工资率上升时( )。A、劳动者更愿意享受闲暇 B、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C、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D、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工作时间增加 E、劳动者会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
评分规则: 【 ACE
】
【作业】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三、分析与论述
1、 问题: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能会导致“养懒汉”现象(即获得低保资格的劳动者不愿意参与市场劳动),请你作图分析其中的原因。
评分规则: 【 详见课件。
】
【作业】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上) 一、单项选择题
1、 问题:一般认为第一位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斯密 B、舒尔茨 C、贝克尔 D、明塞尔 E、欧文.费雪
评分规则: 【 B
】
2、 问题:人力资本投资各种形式中,最核心的是( )。A、培训 B、学校教育 C、劳动力迁移 D、医疗保健
评分规则: 【 B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