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刑法总论(广西财经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二章 犯罪客体及犯罪客观方面 第二章 “犯罪客体”测试
- 第三章 犯罪主体 第三章 “犯罪主体”测试
- 第二章 犯罪客体及犯罪客观方面 第二章 “犯罪客观方面”测试
-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章 单元测试
- 第五章 正当行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第五章 “正当行为”及“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测试
- 【作业】第十章 缓刑-减刑-假释-追诉时效 考前测试(下)
- 第十章 缓刑-减刑-假释-追诉时效 考前测试(上)
- 第四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四章 “犯罪主观方面”测试
- 第六章 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 第六章 “一罪与数罪”测试
- 第六章 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 第六章 ”共同犯罪“测试
- 第七章 刑罚-主刑 第七章 “刑罚的概说与种类”测试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2到2020-07-17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二章 犯罪客体及犯罪客观方面 第二章 “犯罪客体”测试
1、 问题:刑法理论将犯罪行为按照其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对犯罪客体作不同层次的概括,从而把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类。(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犯罪的一般客体是对同类客体的抽象和概括。(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 问题:犯罪直接客体又分为一般客体和复杂客体。(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 问题:研究犯罪的一般客体,就是把刑法保护的所有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揭示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我国刑法将犯罪的同类客体分为10大类。(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犯罪的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或者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整体。(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物,一切犯罪行为都会侵害到具体的人或者物,所以一切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三章 犯罪主体 第三章 “犯罪主体”测试
1、 问题: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选项: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
答案: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2、 问题: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选项:
A:强奸罪
B:抢劫罪
C:爆炸罪
D:盗窃罪
答案: 【强奸罪;
抢劫罪;
爆炸罪】
3、 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关于盲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可以从轻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可以从轻处罚;
可以减轻处罚】
4、 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75周岁的老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故意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过失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 【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问题:死刑不适用于
选项:
A: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答案: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6、 问题: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采取的是四分法,即将刑事责任能力区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四种情况。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对14周岁生日当天实施危害行为的,应视为不满14周岁,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相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抑郁症患者是精神病人,因此无论其是否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1、 问题: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老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2、 问题:只有对于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3、 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问题:并不是我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所有犯罪,单位都能构成。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 犯罪客体及犯罪客观方面 第二章 “犯罪客观方面”测试
1、 问题:甲、乙均为成年人,甲会游泳,乙不会。甲提出愿意教乙游泳,并保证乙的安全。在学游泳的过程中,甲因上班原因,提出中止教学,要乙上岸一同回去。乙因游兴正浓,不愿上岸,要甲先回。结果甲离去后,乙溺水身亡。对此,甲的行为( )。
选项:
A: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B:已构成玩忽职守罪,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C: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D:不构成犯罪,不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答案: 【不构成犯罪,不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2、 问题:铁路扳岔工不按时扳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
选项: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D: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答案: 【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3、 问题: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形式。即( )
选项: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
D: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
答案: 【作为与不作为】
4、 问题: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必备条件是( )
选项:
A: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
B:行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
C: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而不履行该职务
D: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特定义务,以致发生某种危害结果
答案: 【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特定义务,以致发生某种危害结果】
5、 问题: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 )
选项: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