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3-19到2022-06-30

第三周 时空之光 第3章 时空之光-单元测验

1、 问题:古代采用立竿测影技术实现的功能不包括:
选项:
A:确定白天时间。
B:确定晚上时间。
C:确定方位。
D:划分四季。
答案: 【确定晚上时间。

2、 问题:教堂暗室日晷的设计中,在小孔成像机制中发挥像屏作用的是:
选项:
A:教堂外墙
B:教堂内部地面
C:彩窗玻璃
D:穹顶
答案: 【教堂内部地面

3、 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测算载体中,不能充当日历标尺的是:
选项:
A:教堂暗室日晷对应的子午线。
B:登封观星台的量天尺。
C:圭表中的圭。
D:沙漏中的刻度。
答案: 【沙漏中的刻度。

4、 问题:被尊为教堂”子午线之父”的人是:
选项:
A:托斯卡内利
B:卡西尼
C:丹堤
D:比安基尼
答案: 【丹堤

5、 问题:子午线被称为“阿波罗的神谕”的教堂是:
选项:
A:圣母百花大教堂
B:圣佩特罗尼奥大教堂
C:圣玛利亚教堂
D:米兰大教堂
答案: 【圣佩特罗尼奥大教堂

6、 问题:被誉为“阿波罗的神谕”的教堂子午线的设计者是:
选项:
A:托斯卡内利
B:卡西尼
C:丹堤
D:比安基尼
答案: 【卡西尼

7、 问题:以下属于哥特式教堂的是:
选项:
A: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
B:德国的亚琛主教堂
C:罗马万神殿
D:法国的亚眠主教堂
答案: 【法国的亚眠主教堂

8、 问题:以下属于罗马式教堂的是:
选项:
A:广州圣心大教堂
B: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
C:巴黎圣母院
D:法国的亚眠主教堂
答案: 【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

9、 问题:以下属于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风格的是:
选项:
A:大量的彩窗玻璃提供采光和装饰功能。
B:高窗阵设计、上亮下暗的光区。
C:圆拱承重结构的穹顶。
D:内墙大量马赛克壁画的装饰。
答案: 【大量的彩窗玻璃提供采光和装饰功能。

10、 问题:以下可能属于罗马式教堂的建筑风格的是:
选项:
A:大量的彩窗玻璃提供采光和装饰功能。
B:高中低大型窗阵设计。
C:采用尖拱、浮拱和飞拱结合的穹顶。
D:内墙装饰以马赛克壁画为主。
答案: 【内墙装饰以马赛克壁画为主。

11、 问题:哥特式教堂彩窗玻璃的颜色机制是:
选项:
A:玻璃表面涂抹有颜色的涂料。
B:玻璃中掺杂的微小金属颗粒对自然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
C:把玻璃浸泡在不同颜色溶液中实现的。
D:玻璃老化引起的。
答案: 【玻璃中掺杂的微小金属颗粒对自然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

12、 问题:有关《周髀算经》中“立表而识其晷”中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表指的是与天体发生关系的竿。
B:晷指的是与天体发生关系的竿。
C:晷指的是竿的日影。
D:表指的是竿的日影。
答案: 【表指的是与天体发生关系的竿。;
晷指的是竿的日影。

13、 问题:立竿测影技术中,有关一日之中的竿影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竿影最短时刻为正午。
B:晨影在东方。
C:傍晚影在西方。
D:竿影自西向东移动。
答案: 【晨影在东方。;
傍晚影在西方。

14、 问题:立竿测影技术中,有关两分两至日的划分方法是:
选项:
A:正午竿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
B:正午竿影最短一天定为夏至。
C:从冬至往夏至变化,日出影和日落影长度重合的一天定义为春分。
D:从夏至往冬至变化,日出影和日落影长度重合的一天定义为秋分。
答案: 【正午竿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
正午竿影最短一天定为夏至。;
从冬至往夏至变化,日出影和日落影长度重合的一天定义为春分。;
从夏至往冬至变化,日出影和日落影长度重合的一天定义为秋分。

15、 问题:并非单纯采用独竿受光成影进行时空测算的历史遗迹是:
选项:
A:西汉大型青铜一体圭表
B:墨西哥州查科文明的双螺旋线岩画
C: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环状巨石阵
D:山西陶寺古观象台
答案: 【墨西哥州查科文明的双螺旋线岩画;
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环状巨石阵;
山西陶寺古观象台

16、 问题:以下哪项时空测算遗迹采用了小孔成像技术:
选项:
A:登封观星台
B:墨西哥州查科文明的双螺旋线岩画
C:索尔兹伯里的环状巨石阵
D:暗室日晷
答案: 【登封观星台;
暗室日晷

17、 问题:以下曾属于暗室日晷的科学功能的是:
选项:
A:历法制定
B:天文观测研究
C:统一时间
D:公众报时
答案: 【历法制定;
天文观测研究;
统一时间;
公众报时

18、 问题:罗马安杰利圣母堂的双孔日晷在天文学研究方面有哪些贡献:
选项:
A:确定两分两至日。
B:对大角星、天狼星、北极星等恒星进行日常观测。
C:记录北极星的运行轨迹。
D:历法制定。
答案: 【对大角星、天狼星、北极星等恒星进行日常观测。;
记录北极星的运行轨迹。

19、 问题:有关罗马的莱克格斯杯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反射绿光,透射红光。
B:玻璃中掺杂了金属的纳米颗粒。
C:利用纳米金属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实现对光的二向色性。
D:内外涂抹了不同的颜色。
答案: 【反射绿光,透射红光。;
玻璃中掺杂了金属的纳米颗粒。;
利用纳米金属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实现对光的二向色性。

【作业】第三周 时空之光 互评作业一:“古代光学的萌芽”模块学习小结

1、 问题:请结合第一、二、三章学习内容和参考视频,尝试从光学发展的代表性观点、著作、研究方法、科学思维、科学人物、学科交叉等角度,讨论古希腊、古阿拉伯、古中国、中世纪欧洲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对视觉机制和光现象的认知发展、以及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关系,以思维导图方式梳理总结。
评分规则: 【 评分指导:古希腊(5分)。视光学探索:包括眼睛入射说、眼睛发射说、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研究范式、托勒密的补充观点四方面,4分;研究方法:理性思辨、几何学数理分析,1分。古阿拉伯(5分)。金迪:视光学研究与著作,2分;伊本海赛姆:视觉理论、光学研究与著作,2分;研究方法:数理分析、实验验证,1分。古中国(5分)。(1)最早:《墨经》光学八条,论知识、重经验的理性科学分析方法,1分。(2)小孔成像研究:墨家、唐段成式、宋沈括、元赵友钦与郭守敬等记录,先后采纳了理性分析、主观臆测、问题类比归纳、综设性实验、实际应用等,3分。(3)西学东渐后:中西思想方法交融,采用定性分析、定量比计算、几何和波动光学解释等方法,1分。中世纪欧洲(5分)。(1)时空测算:光直线传播原理,立竿测影、小孔成像技术,不同形态时空测算载体,3分。(2)建筑学应用:罗马式、哥特式教堂对比,2分。

第一周 缘起视觉 第1章 缘起视觉-单元测验

1、 问题:创立光的几何学研究范式的科学家是:
选项:
A:恩培多克勒
B:欧几里德
C:托勒密
D:德谟克利特
答案: 【欧几里德

2、 问题:看不同距离的两个相同物体时,会产生近大远小的视觉表象,利用几何学来解释是:
选项: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