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9-11-04到2019-12-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1.会计假设包括哪些?
评分规则: 【 答题要点:会计主体,又称“经济主体”或“记账主体”或“会计实体”或“独立实体”,它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必须具有实体、统一体和独立体这三个特征;会计主体假设是对会计管理活动空间范围的设定。得分要求:写对假设名称,得2分;解释该假设的内涵和特征,得2分;写出“是对会计管理活动空间范围的设定”,得1分。
答题要点:持续经营。即会计核算应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该假设有两层含义:一是会计主体能按预定的目标从事正常的营利活动;二是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对其所承担的债务能够按期偿还。该假设是对会计管理时间范围的设定。得分要求:写对假设名称,得2分;写出两层含义,得2分;写出“是对会计管理时间范围的设定”,得1分。
答题要点:会计分期。即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距相等、首尾相连的期间。该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的具体划分。得分要求:写对假设名称,得2分;写出假设的含义,得2分;写出“是对会计工作时间的具体划分”,得1分。
答题要点: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将企业经营活动、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货币是会计最基本的计量单位,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还包含着币值不变的假设。得分要求:写对假设名称,得2分;解释该假设的内涵,得2分;写出“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还包含着币值不变的假设”,得1分。

2、 问题:2.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包括哪些?
评分规则: 【 答题要点: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它有三层含义: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得分要求:写对原则名称,得5分;解释该原则的内涵,得2分;写出三个特征,得3分。
答题要点: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是有用的。得分要求:写对原则名称,得5分;解释该原则的内涵,得5分。
答题要点:明晰性原则,又称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得分要求:写对原则名称,得5分;解释该原则的内涵,得5分。
答题要点: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按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提供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它有两层含义:①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信息可比;②不同企业相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可比。得分要求:写对原则名称,得5分;解释该原则的内涵,得1分;两层含义各得2分。
答题要点: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重要性可以从会计主体取得会计信息付出代价的大小、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金额来衡量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立场三个方面来衡量。得分要求:写对原则名称,得5分;解释该原则的内涵,得2分;三个衡量标准各得1分。
答题要点:实质重于形式,是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经济实质重于具体表现形式。得分要求:写对原则名称,得5分;解释该原则的内涵,得5分。
答题要点: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保守原则或审慎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得分要求:写对原则名称,得5分;解释该原则的内涵,得5分。
答题要点: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加工处理会计信息和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得分要求:写对原则名称,得5分;解释该原则的内涵,得2分;写出该原则应用的三个要求,各得1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下列项目中,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的是(      )。A.盈余公积转增资本B.董事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C.董事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D.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B

2、 问题:固定资产分期提取折旧,只有在(      )前提下,依据(      )才成为可能。A.会计主体、权责发生制B.持续经营、权责发生制C.会计分期、配比原则       D.持续经营、配比原则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D

3、 问题:界定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          )。A.明确会计所服务的对象B.确定法律主体C.确定法人D.明确责任人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A

4、 问题: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运用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C

5、 问题: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只占乙公司股权的10%,乙公司生产产品完全依靠甲公司提供技术资料,根据(     ),确认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A.重要性原则B.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相关性原则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B

6、 问题:在财务会计中,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是(      )。A.权责发生制B.收付实现制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B

7、 问题:企业按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       )。A.重要性原则    B.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C.配比原则           D.谨慎性原则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D

8、 问题:要求企业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A.可比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配比原则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B

9、 问题: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计量属性是(      )。A.公允价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可变现净值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C

10、 问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法律主体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也一定是会计主体
选项:
A:A
B:B
C:C
D:D
答案: 【A

11、 问题:会计等式是(           )的理论依据。A.复式记账   B.成本计算   C.编制会计报表   D.成本控制  E.会计分析
选项:
A:A
B:B
C:C
D:D
E:E
答案: 【A;
C

12、 问题:下列有关资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的资产仅限于经济资源,非经济资源不是企业的资产B.一项经济资源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关键要看其所有权是否属于该企业C.作为资产的经济资源,必须具有能为特定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服务潜力D.企业是否拥有一项经济资源的所有权不是确认资产的绝对标准E.作为资产的经济资源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
选项:
A:A
B:B
C:C
D:D
E:E
答案: 【A;
C;
D;
E

13、 问题:以下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属于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有(       )。A.可比性    B.相关性    C.客观性    D.重要性        E.权责发生制
选项:
A:A
B:B
C:C
D:D
E:E
答案: 【A;
B;
C;
D

14、 问题:以下对会计核算原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客观性原则是指必须有合法凭据作为会计处理依据B.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要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这里的“相关”是指与决策相关C.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前后各期的会计信息必须口径一致,相互可比D.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E.谨慎性原则是指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但要尽可能高估费用和损失
选项:
A:A
B:B
C:C
D:D
E:E
答案: 【A;
C;
E

15、 问题:以下各项符合谨慎性原则的做法是(       )。A.期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B.期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考虑当期利润仍然很高,有能力多提准备,实际计提200万元C.期末未决诉讼很可能导致赔偿100万元,确认预计负债100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D.期末未决诉讼可能导致赔偿100万元,将或有负债100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        E.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该为先进先出法
选项:
A:A
B:B
C:C
D:D
E:E
答案: 【A;
C

16、 问题:会计信息的接受对象主要包括(      )。A.政府部门 B.企业潜在的投资者 C.企业的债权人  D.企业的职工         E.企业的顾客
选项:
A:A
B:B
C:C
D:D
E:E
答案: 【A;
B;
C;
D;
E

17、 问题:根据一贯性要求,为了企业前后各期会计信息相互可比,企业应做到(      )。A.选择会计政策后不得改变    B.选择会计政策后可以任意改变C.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反映信息时可以改变D.有关法规政策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时可以改变        E.根据内部管理需要改变
选项:
A:A
B:B
C:C
D:D
E:E
答案: 【C;
D

18、 问题:根据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做到(      )。A.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B.会计信息能够及时提供C.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D.会计信息能够经受验证
选项:
A:A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