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7-23到2022-07-2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开端 第二讲单元测验

1、 问题:1.早期宗教观念最初是以原始宗教意识出现的,以下哪项不属于原始宗教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 )
选项:
A:万物有灵
B:阴阳五行
C:图腾崇拜
D:祖先崇拜
答案: 【阴阳五行

2、 问题:在商周之际的天命观念中,由于“民心”的凸现,从而萌生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最初形态。以下材料中唯一没有体现这种重视“民”的政治哲学观念的是( )。
选项:
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B:“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C:“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D:“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
答案: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3、 问题:以下关于《易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易经》是一部占筮之书
B:《易经》成书于夏商之际
C:《易经》又称之为《周易》
D:《易经》从思想上反映了“小邦周”取代“大国殷”的社会变革
答案: 【《易经》成书于夏商之际

4、 问题:自商周之际以降,随着“天的人文化”进程,历史意识从天命观念中逐渐浮现出来。人不再依靠天命观念,而通过历史反思开始认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的价值。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原始神话和科学知识萌芽,是独立存在的,与原始宗教意识不相关。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 问题: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泾、渭、洛三水流域发生了大地震。伯阳父对这次地震的发生原因,运用和发挥阴阳思想,作了具有哲学意味的解释。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易经》中使用了具有象征意味的“–”与“—”两个符号,并将其解释为“阴”与“阳”这一对范畴。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中华民族的早期宗教观念有一个发生和演变的过程:从最初的原始宗教意识,到商代形成为上帝观念,再到西周转变为天命观念。其中,在         中产生出最初形态的哲学思想。  
答案: 【天命观念

9、 问题:燧人氏、有巢氏、          被后人称为“三王”,都是人们崇拜的祖先神。 
答案: 【神农氏

10、 问题:《国语·楚语下》中的“__”一语,是指断绝地下之民与天上之神的相通之道,即废除原始氏族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与神发生关系的平等权利,而由少数氏族贵族垄断神权。   
答案: 【绝地天通

第七讲 孟子对儒家哲学的发展 第七讲单元测验

1、 问题:“四书”包括以下著作:  
选项:
A:论语、孟子、荀子、子思子
B:论语、孟子、子思子、管子
C:论语、孟子、颜子、中庸
D: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答案: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2、 问题:“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所评价的“夫子”指的是谁? 
选项:
A:“夫子”指的是孟子
B:“夫子”指的是子思子
C:“夫子”指的是老子
D:“夫子”指的是孔子 
答案: 【“夫子”指的是孔子 

3、 问题: 以下哪句话不属于《中庸》: 
选项:
A: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B:天命之谓性
C: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D:率性之谓道
答案: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4、 问题:孟子的“犹水之就下”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选项:
A:人性没有所谓善恶,欲望都是自然而然的
B:人性本善
C:人性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普通人没有自己的判断
D:人性开始是清白了,往下流就变污浊了。
答案: 【人性本善

5、 问题: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有: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也就是说,孟子就是子思本人的学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6、 问题:孟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孟子在论证政治的基础时指出:“_,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案: 【民为贵

10、 问题:孟子提出的通过“____”实现由“知性”而“知天”的道德自觉和内在超越,成为以后宋明心学和现代新儒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答案: 【尽心

第三讲 孔子与儒家哲学的开创 第三讲单元测验

1、 问题:1. 以下哪项不是儒家君子所应有生活态度?( )
选项:
A:“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答案: 【“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 问题:下列哪项不能体现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
选项:
A:“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C:“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答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3、 问题:孔子认为自我的修养是德政的根本,以下哪一句话并非出自孔子?( )
选项:
A:“修己以敬”
B:“修己以安百姓”
C:“修己以安人”
D:“修己以平天下” 
答案: 【“修己以平天下” 

4、 问题:在言行观上,《论语》提倡“敏于事而慎于言”。(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春秋以前的商周时期,知识文化掌握在奴隶主阶级手中,具体地说,掌握在一批被称作“巫”、“史”的人手中。(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有教无类”是孔子办学的基本纲领,这一办学理念深受广大平民的拥护。(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孔子认为“中庸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解释。(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孔子曰:“《诗》三百,吾一言以蔽之,曰:_。” 
答案: 【思无邪

10、 问题:《论语》说:“子罕言利,与命____。” 
答案: 【与仁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