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5-07到2050-05-0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13课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3课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测验

1、 问题: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选项:
A:洋货质地好更受欢迎
B:为洋务企业筹措资金
C: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答案: 【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

2、 问题: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
选项: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 【《辛丑条约》签订

3、 问题: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蹇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据此可知耆英(  )
选项: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     
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
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  
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
答案: 【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  

4、 问题:“在20世纪的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
选项:
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答案: 【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测验

1、 问题: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选项:
A:没有英国的侵略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
B: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答案: 【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 问题: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煮豆燃萁”是指(  )
选项:
A:北伐失利
B:安庆保卫战失利
C:天京变乱
D: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答案: 【天京变乱

3、 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其最核心的内容是(  )
选项:
A:实现男女平等
B:探索新的社会模式
C:建立圣库制度
D: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答案: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4、 问题:“这是太平天国史上英勇悲壮的一页。太平军在两年内横扫6省,转战5 000余里,连克数十城,直捣清朝的统治核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扩大了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影响。”上述评价针对的是太平天国的(  )
选项:
A:永安北上
B:定都天京
C:北伐
D:西征
答案: 【北伐

5、 问题:“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表现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但……太平天国政权本身也在逐渐封建化。”最能反映其封建化的举措是(  )
选项:
A:分封土地
B:大兴土木并严格等级秩序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 【大兴土木并严格等级秩序

6、 问题:《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是因为它规定(  )
选项: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国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答案: 【通过国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7、 问题:有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此“道”是指(  )
选项:
A:大同社会
B:资本主义道路
C:神权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资本主义道路

8、 问题:“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选项:
A: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C:满足了农民阶级需求
D:阶级属性发生了变化
答案: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洋务运动》——测验

1、 问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说明他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长处主要在(  )
选项:
A:文化方面
B:政治方面
C:军事方面
D:经济方面
答案: 【军事方面

2、 问题:201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去世121周年。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其(  )
选项: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C:认为造船、制器并不重要
D:赞扬西方技术先进,排斥其文化
答案: 【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3、 问题:从洋务派实践的内容看,下列未被列为“夷”之“长技”的是(  )
选项:
A:军事技术
B:机器生产
C:科技教育
D:议会制度
答案: 【议会制度

4、 问题:《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载:“但比较起来,魏源的态度则更鲜明……他的《海国图志》第一稿脱稿,他在书中主张应在广州设立造船厂和兵工厂,延聘法国和美国工程师进行建设,并教授船只的航行和武器的使用。”其主张体现了(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师夷长技以求富” ③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④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选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①③④

5、 问题:李鸿章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说明洋务运动(  )
选项:
A: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
B: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
C: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
D: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
答案: 【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

6、 问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
选项:
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B: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越感
D: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潮
答案: 【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越感

7、 问题:据史载:1873年,列强使节要求参加同治帝亲政典礼,并要求觐见时采川西礼“折要者三”,廷臣尤为反对。李鸿章熟悉洋务,主张“礼与时交通”,讨论和交涉的结果是清廷谕令照西礼执行.虽然事出无奈……皇带的威严却因此大打折扣。这主要说明当时(  )
选项:
A:东西方风俗仍然存在一定的隔阂
B:西方列张主张与中国平等交往
C: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D:“天朝上国”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答案: 【“天朝上国”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8、 问题: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选项: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答案: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戊戌变法》——测验

1、 问题:下列与下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
选项: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答案: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2、 问题: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选项: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答案: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3、 问题: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他打着孔子旗号的目的是(   )①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为变法寻找合理性依据 ③减少变法的阻力 ④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选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②③

4、 问题: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
选项: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答案: 【引领思想启蒙

5、 问题:康有为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建立独家学说,却把这种学说说成是古代曾经实施,借以取得人们的信仰。孔子也不例外。他创立儒家学派,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康有为以此想宣扬(     )
选项:
A:封建君主专制思想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