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7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课 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学习本课程的自我测试

1、 问题: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评分规则: 【     这两个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这里仅能作一些参考性的提示。    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就指中国人从古到今的生活方式,但是自古到今,中国的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古代所谓夷夏之争,同时夷夏也在不断地融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包括语言和文字。
    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相对紧张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明显的天人合一的趋向。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政治权力(王权)的影响较为深远。

2、 问题:    秦晖先生在《传统十论》提出,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但制度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评分规则: 【     此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回答时注意符合逻辑、能自圆其说即可。

3、 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自秦王朝统一起,就进入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专制社会,历代实行郡县制,皇权至高无上,因而中国古代就是一个专制王权社会;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历来有“国权不下县”的现象,中央王朝设置的官府只到县一级,再往下一般都是乡绅自治,因此不能算是专制王权社会。       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评分规则: 【     一般而言,同意中国传统社会是专制社会的观点占主流。自秦大一统后,中央集权制度就建立起来,并在以后的历代王朝演变中不断成熟。特别是在明清,专制皇权的权威几乎难以动摇。
    当然,传统社会中并不是没有限制皇权的努力和相关制度。如儒家文化中,就有强烈的民本主义倾向,如民贵君轻之说,就在一定程度上直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唐代的门下省,掌有封驳权,可以驳回皇帝不合礼法的诏命,宋代的士大夫集团,可以与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相抗衡。这些都是历史事实。

4、 问题:    什么是五谷?
评分规则: 【     五谷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稷、黍、稻、麦、菽。
    五谷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稷、黍、稻、麦、菽。    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稻、麦,另外,稷是小米,黍和小米差不多,比小米稍大,粘性强,可酿酒,产量低。菽是大豆,现在用来做豆腐。

5、 问题:    肉食和蔬食分别是什么意思?
评分规则: 【    普通民众一般很少吃到肉,以蔬菜为主要菜肴,故称蔬食。上层统治或者说贵族才能经常吃到肉,故称肉食。    如《孟子》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七十以上古来稀的老人才有肉吃。《曹刿论战》则称:“肉食者鄙。”此处的“肉食者”即指贵族或统治阶层。

6、 问题:“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评分规则: 【     说明在传统社会中,服饰具有人为的等级性。    通过一眼可见的服饰,可以直观地展现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等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7、 问题:    请谈谈在士农工商四民社会中,士人阶层为什么会居于相对特殊的地位,士人阶层的这种相对特殊地位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什么影响?
评分规则: 【     至少两个原因:    一是士人阶层受过良好教育,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智慧。    二是士人阶层是官僚队伍的后备军,成为由民到官的桥梁,因而在传统社会中有着特殊作用。

8、 问题:    你了解孔子吗?请说说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在什么地方?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去了解孔子这一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重要人物。    可供参考的一些观点为:        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为先秦儒家,开创者则为孔子。其伟大之处在于,(一)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样,两人都将宇宙论转到人事论,即将关注的目光从人之外如天、自然,转到人本身之研究。是为华夏族自觉的第一位思想家。(二)孔子是个重要教育家,是导致知识由贵族阶层垄断转向平民社会的关键人物,即所谓“有教无类”。(三)孔子希望的是开明专制,即德治(仁)+民本。至于后世所谓有“素王”、“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多夸张之词。(四)孔子是一个有追求、有政治理想的学者,虽然在现实社会中屡屡碰壁,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还要说明,后世对孔子利用较多,后世很多儒家的很多观点,并不是孔子的观点。

9、 问题:    朱熹曾经说过:“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窥见的这些道理。”你认为朱熹的这句话有问题吗?为什么?
评分规则: 【    有问题。    二程、朱子均主张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并且用理一分殊(月印万川)、一多相摄来形容。    实际上,理学家们的很多观点和主张,是受到了佛教理论的启发。    所以,朱子说:“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窥见的这些道理。”实际上是佛学先窥见这些道理,然后影响到儒家学者。    佛教讲微尘中可观佛性,微尘中可见大千世界,等等,极富于思辨色彩。而儒家缺少抽象思维方式,因此宋代理学从佛教中汲取不少养料,从而建立起一个相对精致、严密的理论系统即理学。

10、 问题:请试着概括一下儒家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并分析其不足之处。
评分规则: 【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旨在激发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    参考答案如下:    知识论方面——儒家较为关注现实世界,对自然界、未知领域不大关注,“未知生,焉知死?”    人性论方面——强调人性中善的一面。    伦理观方面——极其注重道德伦理。    经济方面——农本、重农(抑商),不与民争利。    政治方面——崇尚民本与仁政,后者也即德治,理想是“大同”、“大一统”。要求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承担各自义务。    社会发展观方面——三代为黄金之治;修史重微言大义。
    儒学并非完全过时,仍然有值得倚借的资源,如民本就与民主有相通之处。但儒学的问题也很明显,如,与政治结合过紧密,希望借助权势来弘道,缺少独立的、为学术而学术的传统;儒学对君主权力的制衡有道德,在制度建设方面基本失败,这是儒学的最大问题;儒学注重等级之分,劳心、劳力之说,平等观念相对缺乏。

第八课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期中测试

1、 问题:“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是哪一位学者的观点?
选项:
A:胡适
B:鲁迅
C:陈寅恪
D:梁启超
答案: 【胡适

2、 问题:中国音乐的重心,从宫廷渐渐向民间社会转移,是在什么历史时期?
选项:
A:先秦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宋元
D:明清
答案: 【宋元

3、 问题:根据现有资料,以下关于孔子的姓名,最具真实性的是哪一种说法? 
选项:
A:孔子姓孔,名子。
B:孔子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
C:孔子姓孔,名丘,字老二。
D:孔子姓孔,氏子,名丘,字仲尼。
答案: 【孔子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

4、 问题:近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有很大区别,如果从士人阶层的角度看,这种区别表现为?
选项:
A:士人阶层从政的意愿大大提高。
B:士人阶层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C: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士人阶层的出路大大拓展,不再只有当官这一条路。
答案: 【士人阶层的出路大大拓展,不再只有当官这一条路。

5、 问题:以下关于中国早期诗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古典诗歌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外族入侵时有所中断。
B:古典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C:就体式而言,诗歌分为古体、近体两大类。
D:古典诗歌是汉民族丰富审美观念与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答案: 【古典诗歌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外族入侵时有所中断。

6、 问题:《论语·公治长》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为什么对”昼寝“的宰予大发脾气?
选项:
A:当时缺少照明条件、晚上时间难以利用,”昼寝“的宰予不珍惜白天时间,所以孔子很生气。
B:宰予只是午睡,孔子的反应过度了。
C:孔子对宰予一直不满,这里是借题发挥。
D:孔子对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并不是只针对宰予一个人。
答案: 【当时缺少照明条件、晚上时间难以利用,”昼寝“的宰予不珍惜白天时间,所以孔子很生气。

7、 问题:孔子说:”微管子,吾其左衽矣。“对这句话的理解,以下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如果没有管仲,我就要受异族统治了。
B:汉人服饰右衽,左衽指游牧民族的服饰。
C:左衽和右衽相对,指和异族和平相处。
D:先秦时期,服饰成为区别华夏民族和周边游牧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答案: 【左衽和右衽相对,指和异族和平相处。

8、 问题:以下关于唐宋时期的诗歌和词的说法,无法成立的是:
选项:
A:唐代固然是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宋代的诗歌也有独到可取之处。
B: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
C:中国词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代,就是宋代,以后再也没有哪个时代的词可以超越宋代。
D:古典诗歌最兴盛的历史时期是唐朝和宋朝。
答案: 【古典诗歌最兴盛的历史时期是唐朝和宋朝。

9、 问题:以下关于“黄宗羲定律”的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黄宗羲定律”的相关内容,出自于明末清初黄宗羲所著的《日知录》。
B:之所以会出现“黄宗羲定律”这种社会现象,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社会中农民不拥有政治权利。
C:“黄宗羲定律”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中四民即士、农、工、商的经济地位的独到总结。
D:“黄宗羲定律”只适用于中国北方,不适于南方地区。
答案: 【之所以会出现“黄宗羲定律”这种社会现象,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社会中农民不拥有政治权利。

10、 问题:以下有关唐玄宗在音乐领域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设立梨园,统一安排大批歌舞表演者。
B:被后人尊为戏曲行业的行业神。
C:推动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D:相对而言,唐玄宗较为尊重音乐从业人员。
答案: 【推动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11、 问题:以下关于天人合一的说法,可以成立的是:
选项:
A: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和范畴。
B:天人合一是一种较为注重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
C:天人合一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学者提出。
D:古代的天人合一说,并没有当代重视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分。
E:天人合人是一种比较原始、低级的思维方式。
答案: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和范畴。;
天人合一是一种较为注重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学者提出。;
古代的天人合一说,并没有当代重视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分。

12、 问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值得鼓励和提倡的态度是:
选项:
A:独立思考、自由探讨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