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丝绸文化与产品(苏州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第1章 丝绸历史与文化 第1章 单元作业
- 第1章 丝绸历史与文化 第1章 单元测验
- 第3章 丝绸面料的织造 第3章 单元测验
- 【作业】第3章 丝绸面料的织造 第3章 单元作业
- 【作业】第2章 蚕丝的来源 第2章 单元作业
- 第2章 蚕丝的来源 第2章 单元测验
- 【作业】第4章 丝绸面料的染整 第4章 单元作业
- 第4章 丝绸面料的染整 第4章 单元测验
- 第5章 丝绸面料的鉴别与保养 第5章 单元测验
- 【作业】第5章 丝绸面料的鉴别与保养 第5章 单元作业
- 第6章 风格多样的丝绸面料 第6章 单元测试
- 【作业】第6章 风格多样的丝绸面料 第6章 单元作业
- 【作业】第7章 四大锦与四大绣 第7章 单元作业
- 第7章 四大锦与四大绣 第7章 单元测验
- 第8章 丝绸服饰文化 第8章 单元测验
- 【作业】第8章 丝绸服饰文化 第8章 单元作业
- 第9章 丝绸产品的综合利用 第9章 单元测验
- 【作业】第9章 丝绸产品的综合利用 第9章 单元作业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1到2021-06-15
【作业】第1章 丝绸历史与文化 第1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 )。A、西安 B、长沙 C、宝鸡 D、成都
评分规则: 【 B
】
2、 问题:在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以“丝”为偏旁的有 多个,且蚕、桑、丝、帛都有包括()。A、200 B、100 C、300 D、400
评分规则: 【 B
】
3、 问题:公元1世纪,()占据着欧亚大陆的瓶颈位置,在丝绸之路开通前,成为最优受益者。A.古代罗马帝国 B. 大月氏 C. 古安息国 D.乌孙
评分规则: 【 C
】
4、 问题: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所收字中()旁260个,()旁75个,()旁120多个,都直接或间接与丝绸纺织有关。A.丝、巾、衣 B.巾、衣、丝 C.丝、衣、巾 D.衣、巾、丝
评分规则: 【 A
】
5、 问题:“海上丝绸之路”起于(),兴盛于唐宋,明初达到顶峰。A、 秦汉 B、夏 C、南北朝 D、三国
评分规则: 【 A
】
6、 问题:一号墓内棺覆盖的精美T型彩绘帛画,画面的内容由上至下可分()部分。A. 天上、人间两个 B. 天上、地下两个C. 人间、地下两个 D. 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
评分规则: 【 D
】
7、 问题:精绝国消失后四百年后,()前往印度,路过精绝国遗址时,描述过当年的情况,成为最后一段关于精绝国的记载。A.张骞 B.唐玄奘 C.班超 D.郑和
评分规则: 【 B
】
8、 问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刺绣品制作精美、色彩丰富,纹饰既严谨又活泼,其制作代表了( )刺绣的最高水平。A、晋 B、隋 C、宋 D、汉初
评分规则: 【 D
】
9、 问题:山西夏县的西阴村是黄河流域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因出土的()而驰誉世界。A.一粒蚕茧 B. 一粒花生 C. 半粒蚕茧 D.半粒花生
评分规则: 【 C
】
10、 问题:明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和()两大高产作物,对康乾盛世时期的人口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A、胡麻、玉米 B、番薯、胡萝卜 C、番薯、玉米 D、番薯、番豆(即花生)
评分规则: 【 C
】
11、 问题:平纹地上起暗花的丝织品在汉代称为绮,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绮类织物主要有 绮和 绮两种。
评分规则: 【 菱纹;对鸟菱纹(每空2分)
】
12、 问题: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包括 、 、 三条路线。
评分规则: 【 南道;中道;北道(每空2分)
】
13、 问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质地厚实,纹样瑰丽流畅,色彩艳丽,世所罕见。还有用鲜艳的 、 、 、 、 、等五组色经在青地上织出汉式典型的图案,特别具有之感。
评分规则: 【 宝蓝;草绿;绛红;明黄;白色(每空2分)
】
14、 问题:汉朝在对匈奴战争的过程中,先后在河西地区设立 、 、 、 四郡。使得通往西域的道路畅通无阻。
评分规则: 【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每空2分)
】
15、 问题:“素纱禅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 和 两部分构成。
评分规则: 【 上衣;下裳(每空2分)
】
16、 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在吐鲁番出土的古代文献中使用的文字就有 种之多,用于书写 种语言,可见当地民族文化的繁荣与文字的多种多样。
评分规则: 【 17;24(每空2分)
】
17、 问题:蚕桑文化现在主要集中表现在 、 、 地区,并绵延江苏省、四川省、河南省、山东省、广西省等地区,但综观中国丝绸发展史,蚕桑文化甚至可以覆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
评分规则: 【 杭州;嘉兴;湖州(每空2分)
】
18、 问题:《雍正像耕织图册》分为耕图和织图两部分。耕图从谷物 到 结束,共23幅画,织图从 到 结束,也是23幅图画,以福晋及其家人为主,生动再现了农桑生产的全过程。
评分规则: 【 浸种;入仓;育蚕;裁衣(每空2分)
】
19、 问题:我们所用的“纸”字,它的边旁是一个“丝”。实际上绸的发明要早于纸,汉朝时,文字的记录最早是在竹简或者是青铜上面。丝绸发明以后,一些重要的文书才放到丝绸上面进行记载,并且称之为“帛书”。( )A、正确 B、错误
评分规则: 【 A
】
20、 问题:“海上丝绸之路”最初是从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也就是“东海丝路”,主要港口是杭州、宁波。( )A、正确 B、错误
评分规则: 【 B
】
21、 问题:对尼雅遗址的大规模科学考察,其考古价值最高的发现是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织锦和写有佉卢文的木简。( )A、正确 B、错误
评分规则: 【 A
】
22、 问题:丝绸之路把欧亚大陆联系在一起,丝绸之路因此日益繁荣。中国丝绸遂成为古代贸易中运销最远、规模最大、价值最高、获利最丰的商品。( )A、正确 B、错误
评分规则: 【 A
】
23、 问题:采桑、养蚕、缫丝、织绸与染织及其传说习俗等构成的桑蚕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农耕文明的成熟,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 )A、正确 B、错误
评分规则: 【 A
】
第1章 丝绸历史与文化 第1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选项:
A: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
B: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D:传播中原文明
答案: 【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
2、 问题:汉朝和西域政治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始于( )。
选项: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之后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之后
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之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
答案: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之后】
3、 问题: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 )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选项:
A:2040年10月10日
B:2030年9月9日
C:2040年9月9日
D:2030年10月10日
答案: 【2040年9月9日】
4、 问题:经考证,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 )。
选项:
A:乌孙
B:楼兰
C:精绝国
D:大宛
答案: 【精绝国】
5、 问题:以下地方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如果你带着一批丝绸从中原到西域去,正确的走法是( )。①葱岭 ②大月氏 ③阳关 ④长安 ⑤大秦
选项:
A:①→②→④→③→⑤
B:④→①→③→⑤→②
C:④→③→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答案: 【④→③→①→②→⑤ 】
6、 问题:山西夏县的西阴村是黄河流域著名的( )遗址,因出土的半粒蚕茧而驰誉世界。
选项:
A:东周文化
B:龙山文化
C:商代文化
D:仰韶文化
答案: 【仰韶文化】
7、 问题:“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时间顺序:起于( ),兴盛于( ),( )达到顶峰。
选项:
A:唐宋 秦汉 明初
B:唐宋 明初 秦汉
C:明初 唐宋 秦汉
D:秦汉 唐宋 明初
答案: 【秦汉 唐宋 明初 】
8、 问题: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 )。
选项:
A:湖南省长沙市
B:湖南省湘潭市
C:河南省洛阳市
D:陕西省西安市
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
9、 问题:东汉年间,( )将造纸术改进,以旧布树皮作为原料,造纸的成本降到很低,从而使纸在社会各阶层中普及成为可能。
选项:
A:许慎
B:张衡
C:蔡伦
D:蔡琰
答案: 【蔡伦】
10、 问题:张骞从长安出发后,通过( ),向西越过葱岭,到了大宛。
选项:
A:玉门关
B:阳关
C:大月氏
D:大夏
答案: 【玉门关】
11、 问题: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经密为( )根/10厘米,纬密( )根/10厘米,经向花纹循环7.4厘米。
选项:
A:2200、200
B:2400、200
C:2400、240
D:2200、240
答案: 【2200、240】
12、 问题:一号墓内棺覆盖的精美T型彩绘帛画,画面的内容由上至下可分( )部分。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