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9到2021-06-2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导论 导论 单元测验

1、 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于_____。
选项: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20年代
答案: 【19世纪40年代

2、 问题: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_____。
选项:
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
B: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C: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D:所有国家民主党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 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_____。
选项:
A:劳动者联盟
B: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工人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工人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4、 问题:_____,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已经成为其难以克服的痼疾。
选项:
A:阶级斗争
B:工业革命
C: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D:失业频发
答案: 【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5、 问题: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包括( )。
选项: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答案: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6、 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
选项:
A: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B: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
C: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可以和任何国家的社会发展相结合
答案: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
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

7、 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包括( )。
选项:
A:细胞学说
B:历史唯物主义
C:进化论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8、 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因此会在科学性上大打折扣。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问题: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单元测验

1、 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气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选项: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2、 问题: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
选项: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C: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答案: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

3、 问题:专家指出,如果春季前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由于地表干燥、土质疏松,这样就为形成沙尘暴天气提供了大量沙尘源,当西伯利亚冷空气爆发形成大风时,空气对流形成强风垂直切变产生上升流运动,强迫将地面沙尘卷至高空形成沙尘暴天气。此外,他们专家强调沙尘暴的形成还有许多更复杂的因素,有待专家作进一步的研究。这说明( )。
选项:
A: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B:地表干燥与沙尘暴是能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
C:因果联系是没有时间顺序的
D: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比较简单
答案: 【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4、 问题:庄子和惠施有一次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惠施则回答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庄子反问道:“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惠施的观点属于( )。
选项:
A:唯物主义反映论
B:先验论
C:不可知论
D:可知论
答案: 【不可知论

5、 问题: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选项:
A:正确理解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混淆了物质的属性与物质本身
D:是正确的命题,体现了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的
答案: 【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混淆了物质的属性与物质本身

6、 问题: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
选项: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答案: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7、 问题: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选项: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D:并不是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
答案: 【联系是客观的;
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8、 问题: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选项: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理在事先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心外无事
答案: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集合;
心外无事

9、 问题: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本质的科学论断。这是因为:(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2)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4)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的规律。(5)这一科学命题指明并论述了“物质实践决定观念”,说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深刻揭露了旧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只有立足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各种玄奥神秘理论产生的根源,使之得到合理的科学解释,并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10、 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是无条件绝对存在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斗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时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11、 问题: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分别是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