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逻辑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1465516448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绪 论 思维的逻辑形式训练
- 【作业】绪 论 互评题:请结合具体的推理例子谈谈正确推理和有效推理的区分。
- 第一章 词项 第一章 词项
- 【作业】第一章 词项 种属关系与“是”字法
- 第二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一) 直言命题推理(单元测验)
- 【作业】第二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一) 直言命题推理(单元作业)
- 第三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二) 三段论推理单元测验
- 【作业】第三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二) 三段论推理单元作业
- 第四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单元测试)
- 【作业】第四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单元作业)
- 【作业】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二)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二)单元作业
-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二)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二)单元测验
- 第六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 第七章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单元测试
- 第八章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单元测试
- 第九章 逻辑思维规律 逻辑思维规律单元测试
- 第十章 论证 论证逻辑题
- 【作业】第七章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单元作业
- 【作业】第六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 【作业】第九章 逻辑思维规律 逻辑思维规律单元作业
- 【作业】第八章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单元作业
- 【作业】绪 论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指出哪些地方可能会用到逻辑学?
- 第三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二) 三段论推理单元测验2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06到2022-01-2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绪 论 思维的逻辑形式训练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选项: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表达形式
D:思维的内容
答案: 【逻辑常项】
2、 问题:“只有p才q”与“如果q则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
选项: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答案: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3、 问题:“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
选项: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答案: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4、 问题:“如果小王考上了好大学,那么他肯定是勤奋的学生”中,逻辑变项为__。
选项:
A:小王考上了好大学,他肯定是勤奋的学生
B:如果,那么
C:以上都对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小王考上了好大学,他肯定是勤奋的学生】
5、 问题: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 )
选项:
A:S,P
B:有 不是
C:以上都对
D:以上都错
答案: 【S,P】
6、 问题:正确推理的条件是( )
选项:
A:前提真实并且推理有效
B:前提真实
C:推理有效
D:或者前提真实或者推理有效
答案: 【前提真实并且推理有效】
7、 问题:思维的逻辑形式可分为( )
选项:
A:逻辑常项与变项
B:只有逻辑常项
C:只有变项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逻辑常项与变项】
8、 问题:“如果p,那么q”语句中,逻辑常项是______。
答案: 【如果,那么】
9、 问题:“要么p,要么q,要么r”中,逻辑变项是_____。
答案: 【p,q,r】
10、 问题: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______。
答案: 【S,P】
11、 问题: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______。
答案: 【并非,如果,那么】
12、 问题:“如果小王考上了好大学,那么他肯定是勤奋的学生”中,逻辑变项为__。
答案: 【小王考上了好大学,他肯定是勤奋的学生】
【作业】绪 论 互评题:请结合具体的推理例子谈谈正确推理和有效推理的区分。
1、 问题:请结合具体的推理例子谈谈正确推理和有效推理的区分。
评分规则: 【 能指出正确推理除了推理有效之外还包含前提真实这一要求。(7分起评);若再能结合具体的例子,例子能说明问题(8分起评);如果例子非常接地气,接近学生生活,富有启发性(9分起评)。要求全部达到,表达通顺,满分。
】
第一章 词项 第一章 词项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若“有S是P”,“有S不是P”,“有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 具有( )关系。
选项:
A:全同
B:真包含于
C:真包含
D:全异
E:交叉
答案: 【交叉】
2、 问题: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 )。
选项: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答案: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3、 问题:在A“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B“青年应当热爱学习”中,“青年”( )。
选项:
A:都是集合概念
B:在A中不是集合概念,在B中是
C:都不是集合概念
D:在A中是集合概念,在B中不是
答案: 【在A中是集合概念,在B中不是】
4、 问题:当“所有A是B”为假,而“有B不是A”为真时,A与B的外延关系是( )关系。
选项:
A:全同
B:A真包含B
C:A真包含于B
D:全异或者交叉
答案: 【全异或者交叉】
5、 问题: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选项:
A:太阳系——地球
B:工人——矿工
C:《鲁迅全集)——《祝福》
D:逻辑常项——逻辑变项
答案: 【工人——矿工】
6、 问题: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选项:
A:《鲁迅全集》——《药》
B:亚洲——中国
C: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D:法院——法庭
答案: 【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7、 问题: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 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关系。
选项:
A:同一
B:交叉
C:S真包含P
D:S真包含于P
答案: 【S真包含P】
8、 问题:“有S是P”为真时,S与P外延关系不可以是( )。
选项:
A:S与P同一
B:S与P全异
C:S真包含于P
D:S与P不全异
答案: 【S与P全异】
9、 问题:这个旅游团中,所有去三亚的游客都去过桂林,所有去丽江的游客都没有去过桂林,所有自驾游的游客都去了丽江。由此推出( )
选项:
A:有的自驾游的游客去了三亚。
B:所有自驾游的游客没去三亚。
C:有的去三亚的游客去了丽江。
D:所有去丽江的游客都是自驾游。
答案: 【所有自驾游的游客没去三亚。】
10、 问题:在A“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和B“《一件小事》是鲁迅的著作”中,“鲁迅的著作”( )。
选项:
A:都是集合概念
B:在A中不是集合概念,在B中是
C:在A中是集合概念,在B中不是
D:都不是集合概念
答案: 【在A中是集合概念,在B中不是】
11、 问题:当“所有A是B”为假,而“有B不是A”为真时,A与B的外延关系是( )关系。
选项:
A:全同
B:A真包含B
C:A真包含于B
D:全异
答案: 【全异】
12、 问题: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选项:
A:《鲁迅全集》——《药》
B:亚洲——中国
C:逻辑形式——逻辑常项
D:太阳系——地球
答案: 【逻辑形式——逻辑常项】
13、 问题:若“有S不是P”和“没有P不是S”均真,则S与P的外延之间是( )关系。
选项:
A:同一
B:交叉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