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7到2020-06-19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

1、 问题:关于药物经皮吸收,正确的叙述是( )
选项:
A:皮肤水化作用对水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小于对脂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
B:皮肤内含与肝脏类似的代谢酶,所以有明显的首过效应;
C:皮肤内代谢酶主要存在与活性表皮;
D:皮肤内代谢酶主要存在于真皮;
答案: 【皮肤内代谢酶主要存在与活性表皮;

2、 问题:舌下给药的缺点是 ( )
选项:
A:舌下渗透力能力强;
B:易受唾液冲走影响;
C:给药方便;
D: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答案: 【易受唾液冲走影响;

3、 问题:鼻部吸收药物粒子的大小应控制在( )为宜
选项:
A:大于50μm;
B:小于2μm;
C: 2~20μm;
D: 20~50μm;
答案: 【 2~20μm;

4、 问题:肺部给药时,下列影响因素错误的是:( )
选项:
A:为了达到最大的肺部给药效果,可在吸入药物后屏气5~10秒;
B:细而长的吸气使药物到达深部如肺泡等部;
C: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停留在咽喉部位;
D:药物粒子进入肺的量与呼吸量成正比,与呼吸频率成反比;
答案: 【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停留在咽喉部位;

5、 问题:增加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可有效降低药物流失,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方式是( )
选项:
A:应用软膏、膜剂、在位凝胶等剂型;
B:增加制剂黏度;
C:减小滴眼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泪液与滴眼剂的充分混合,增加接触时间;
D:增加给药体积;
答案: 【增加给药体积;

6、 问题:直肠给药特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避免胃肠pH和酶的影响和破坏,避免药物对胃肠功能的干扰;
B:作用的时间一般比片剂长,每日给药1-2次;
C:不可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吸收部位;
D:药物直肠给药吸收后,大部分绕过肝脏进入大循环发挥全身作用;
答案: 【不可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吸收部位;

7、 问题:肺部给药时,在病理状况下,由于纤毛运动的减弱,可延长药物颗粒在肺部的滞留时间。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对于支气管病变的患者,在使用治疗药物之前,可先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用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支气管病变的患者,腔道较正常人窄,药物很容易被截留,进而阻碍药物向肺深部的运动。

第四章 药物分布 第四章 药物分布

1、 问题: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作用;
B:一般药物与组织结合是不可逆的;
C:亲脂性药物易在脂肪组织蓄积,会造成药物消除加快;
D:对于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另一药物的竞争结合作用将使药效大大增强或发生不良反应;
答案: 【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作用;

2、 问题:一般药物由血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为( )
选项:
A: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肝、肾>肌肉、皮肤;
B: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
C: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D: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肝、肾;
答案: 【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3、 问题:药物的分布过程是指( )
选项:
A:药物在体内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
B: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的过程;
C: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
D: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答案: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4、 问题: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小于它的真实分布容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选项:
A:药物与组织有较强的结合;
B:药物吸收不好;
C:药物排泄过快;
D:药物与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
答案: 【药物与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

5、 问题: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可以经肝脏代谢;
B: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
C: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
D: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
答案: 【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

6、 问题: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
B: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
C: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
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
答案: 【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

7、 问题: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选项:
A: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
B:胞饮、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
C:膜孔转运、膜间作用、融合;
D:膜孔转运、胞饮、内吞;
答案: 【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

8、 问题:下列关于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可以是L/h;
B: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C: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D: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总体液量;
答案: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9、 问题: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 )
选项:
A: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B:人体总体积;
C:人体体液总体积;
D:游离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答案: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10、 问题: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 )
选项:
A: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
B:结合型与游离型不存在动态平衡;
C:无竞争;
D:具有饱和性;
答案: 【具有饱和性;

第五章 药物的代谢 第五章 药物的代谢

1、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A:除肝脏外,其它器官不存在药物的代谢酶;
B: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是首过效应的主要部分;
C:CYP催化氧化反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D:CYP 分为四大类;
答案: 【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是首过效应的主要部分;

2、 问题:下列有关代谢酶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线粒体酶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肝药酶;
B:非P450酶主要是指一些结合酶、氧化酶和还原酶;
C:与同种CYP酶催化的药物合用,可能发生竞争性代谢抑制;
D:非P450酶催化反应时特异性不强;
答案: 【与同种CYP酶催化的药物合用,可能发生竞争性代谢抑制;

3、 问题:药物的首过消除作用可能发生于( )
选项:
A:静脉注射后;
B:舌下给药后;
C:皮下给药后;
D:口服给药后;
答案: 【口服给药后;

4、 问题:具有肝药酶活性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
选项:
A:灰黄霉素;
B:酮康唑;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答案: 【酮康唑;

5、 问题:下列关于肝药酶诱导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
B: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加;
C: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的代谢;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