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3到2020-07-02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试试题

1、 问题:液相色谱中对色谱峰扩展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选项: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传质扩散项
D:柱压效应
答案: 【分子扩散项

2、 问题:液相色谱中,在以下条件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选项:
A:减小填料粒度
B:适当升高柱温
C: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D:降低流动相的粘度
答案: 【减小填料粒度

3、 问题: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选项:
A:分配色谱法
B:排阻色谱法
C:离子交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答案: 【吸附色谱法

4、 问题: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选项: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荧光检测器
答案: 【示差折光检测器

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试题

1、 问题: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选项:
A: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B: 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内层电子的激发
C: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D: 电热能对液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答案: 【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2、 问题: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述哪种关系而建立的?( )
选项:
A: 分析线的强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B:分析线强度与基态原子数的对数成正比
C:分析线与背景的强度与基态原子数的对数成正比
D:分析线与内标线的相对强度与元素含量成正比
答案: 【分析线与内标线的相对强度与元素含量成正比

3、 问题: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光源是:( )
选项:
A:钨灯
B:氘灯
C:空心阴极灯
D:电弧
答案: 【电弧

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试题

1、 问题: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 )
选项:
A: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B: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C: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
D:液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答案: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2、 问题: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背景干扰表现为下述哪种情形?( )
选项:
A:火焰中被测元素发射的谱线
B: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
C:光源产生的非共振线
D: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
答案: 【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

3、 问题:下列燃气和助燃气形成的火焰,温度最高的是:( )
选项:
A:氢气-空气
B:氢气-氧气
C:乙炔-空气
D:乙炔-氧化亚氮
答案: 【乙炔-氧化亚氮

4、 问题: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为___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0.0044;
0.0044

第四章 吸光光度分析 吸光光度分析测试题

1、 问题:已知KMnO4的式量为158.03,其摩尔吸收系数e545=2.2×103。在545nm波长下,用浓度为0.0020%(体积质量分数)的KMnO4溶液、3.00cm比色皿测得的透过率为___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15%;
15%;
百分之十五

2、 问题:比色皿厚度、有色络合物浓度、络合物的颜色、入射光波长中,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__。
答案: 【入射光波长

3、 问题:某显色络合物,测得吸光度为A1,经第一次稀释后,测得吸光度为A2,再稀释一次后,测得吸光度为A3。已知A1-A2=0.50 ,A2-A3=0.25。因此,其透光率比值T3:T1应为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5.62;
5.62

4、 问题:有两种有色络合物M和N。已知其透光率关系为lgTN-lgTM=1,那么其吸光度关系AN-AM为___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1;
-1

5、 问题:用双硫腙-CHCl3光度法,测得含0.001mol/L Zn2+和锌试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700和1.00。若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以0.001mol/L锌标准溶液为参比溶液,那么锌试液萃取络合物的吸光度应为__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0.301;
0.301

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 分子发光分析测试试题

1、 问题:以下哪项不是导致荧光熄灭的主要原因:
选项:
A:能量转移
B:共轭效应
C:氧气的作用
D:碰撞熄灭
答案: 【共轭效应

2、 问题:为使荧光强度和荧光物质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必须使 ( )
选项:
A:激发光足够强
B:试液浓度足够稀
C:吸光系数足够大
D:仪器灵敏度足够高
答案: 【试液浓度足够稀

3、 问题:在荧光光谱仪中, 测量时, 通常检测系统与入射光的夹角呈多少度:
选项:
A:45
B:180
C:90
D:60
答案: 【90

4、 问题:在分子荧光分析法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分子中p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越易发生,且向短波方向移动
B:只要物质具有与激发光相同的频率的吸收结构,就会产生荧光
C:分子中p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越易发生,且向长波方向移动
D:非刚性分子的荧光强于刚性分子
答案: 【分子中p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越易发生,且向长波方向移动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