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伦理学(百色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章 伦理学总论 1.伦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 ) A.人应该如何生活? B.人应该如何学习 ?C.人应该如何思考? D.人应该如何成长?2.亚里斯多德论称:( )是美好人生的必要条件。 A.努
- 【作业】第一章 伦理学总论 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而回答:1.谈谈你对伦理学的认识? 2.伦理与道德有什么区别? 3.谈谈生活中道德准则冲突的表现?4. 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如何决定采取「事实判断」
- 第二章 伦理学的德目及现实关怀 1.在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上,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 )的关系问题。A.道德和利益 B.伦理与道德 C.人与人 D.伦理与社会 2.伦理学的主题不是以认识为目的,而是
- 【作业】第二章 伦理学的德目及现实关怀 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而回答:1.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义利之辨都有各不相同的观点,请举例说明你熟悉的一种。2.你的幸福观是什么?请结合一个实例加以说明。3.什
- 第三章 中国传统伦理学 1..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性恶论是 ( )。A. 荀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2.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
- 【作业】第三章 中国传统伦理学 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而回答:1.谈谈你对中国伦理学的认识? 2.伦理学史与伦理学有什么区别?3.谈一谈你对儒家伦理思想的认识。4.谈一谈你对道家伦理思想特点的认识。
- 第四章 西方伦理学 伦理学家( )认为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而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A.亚里士多德 B.伊壁鸠鲁 C.柏拉图 D.康德
- 【作业】第四章 西方伦理学 如何理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主要思想?
- 第五章 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把基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应用到社会生活具体的道德难题和伦理情境中,自然需要把( )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
- 【作业】第五章 应用伦理学 你认为在信息时代的智能社会背景下如何加强网络伦理建设?
- 第六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 1.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也称( )。 A.环境伦理学 B.伦理学 C.生活伦理学 D.自然伦理学
- 【作业】第六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 请简述你对西方生态伦理学体系中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解及认识?
- 【作业】第七章 伦理学与人类道德生活图谱 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我们的道德生活?
- 第七章 伦理学与人类道德生活图谱 英国伦理学家( )认为:“理性是而且只应当是激情的奴隶,除了服务和遵从热情之外别无他责。”A.休谟 B.洛克 C.贝克莱 D.罗素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7-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伦理学总论 1.伦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 ) A.人应该如何生活? B.人应该如何学习 ?C.人应该如何思考? D.人应该如何成长?2.亚里斯多德论称:( )是美好人生的必要条件。 A.努
1、 问题:伦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 )
选项:
A:A.人应该如何生活?
B:B.人应该如何学习 ?
C:C.人应该如何思考?
D:D.人应该如何成长?
答案: 【A.人应该如何生活?】
2、 问题:亚里斯多德论称:( )是美好人生的必要条件。
选项:
A:A.努力
B: B.伦理
C: C.道德
D: D.品德
答案: 【 C.道德 】
3、 问题:伦理是指处理( )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选项:
A: 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B: B.人与人、人与生活
C:C.人与动物
D:D.人与外界
答案: 【 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
4、 问题:从道德的词义看,道德是对( )的规范。
选项:
A: A.客体
B:B.主体
C: C.主、客体
D:D.人
答案: 【B.主体 】
5、 问题:伦理学在其发展进程中,与哪些学科发生紧密的关联:( )
选项:
A:A.美学
B:B.心理学
C:C.人类学
D:D.物理学
答案: 【A.美学 ;
B.心理学;
C.人类学】
6、 问题:善与美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统一的,美而不善的现象随处可见。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 ( );二是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
答案: 【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
【作业】第一章 伦理学总论 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而回答:1.谈谈你对伦理学的认识? 2.伦理与道德有什么区别? 3.谈谈生活中道德准则冲突的表现?4. 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如何决定采取「事实判断」
1、 问题:1.谈谈你对伦理学的认识?
评分规则: 【 1.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核心,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攸关每一个人生活的方式。(3分) 当我们开始反省生命存在的意义、生活的价值时,自然就进入伦理学研究的领域。(2分)总之,伦理学与好人、好生活、好社会、好规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分)人生的每一个言行,生活的每一处细节,实际上都贯穿着伦理学。(3分)
】
2、 问题:3.谈谈生活中道德准则冲突的表现?
评分规则: 【 3.道德准则冲突的具体表现异常复杂,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归纳。 ( 1)从主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角度看,准则冲突可分为: 由于社会或他人对同一角色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该角色内心的矛盾; 由于个人改变角色而造成的新旧角色与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4分)( 2)从行为价值目标的角度看,准则冲突可分为: 其一,个人在价值目标选择上的困境。其二,利益选择上的困境。其三,基本道德原则之间发生尖锐冲突。(3分) (3)从行为方式的角度看,准则冲突分为两种情形: 目的正当手段不正当; 目的不正当手段正当。(3分)
】
3、 问题:2.伦理与道德有什么区别?
评分规则: 【 伦理是比之道德更为完整的系统。(2分)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之概括。(2分)它更多的是具有思辨的意义,因为伦理主要是针对心性结构、人伦秩序进行逻辑上的融通与交合。(2分) 道德一方面可以说是伦理规则的具体诠释;另一方面,道德也仅仅是伦理的一部分。(2分)更为确切的说,道德是伦理具体化的操作体系一种表达方式而已。(2分)
】
4、 问题:4. 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如何决定采取「事实判断」或「道德判断」?
评分规则: 【 4.事实判断是无关于道德判断的非规范判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无关于是非善恶对错的判断。(2分) 而道德判断则属于规范判断的一种,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关系时的义务及价值判断。(2分)在人类社会生活行为中的道德义务及道德价值的存在,形成道德判断;(3分)在人类社会生活行为中的非道德义务及非道德价值的存在,形成事实判断;(3分)
】
5、 问题:5.你认为伦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评分规则: 【 5.伦理学的根本任务归根到底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服务,这是伦理学的总任务。(4分) 具体而言,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是:(1)科学地论证和阐述道德的起源、基础、本质、功能、发展及其规律。(2分)(2)指导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做出行为的道德评价,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2分)( 3)批判旧道德,创造新伦理。在道德冲突中寻求合宜的解决方案。(2分)
】
第二章 伦理学的德目及现实关怀 1.在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上,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 )的关系问题。A.道德和利益 B.伦理与道德 C.人与人 D.伦理与社会 2.伦理学的主题不是以认识为目的,而是
1、 问题:在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上,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 )的关系问题
选项:
A:A.道德和利益
B:B.伦理与道德
C: C.人与人
D: D.伦理与社会
答案: 【A.道德和利益 】
2、 问题:伦理学的主题不是以认识为目的,而是为了( )
选项:
A:A. 运动
B:B.实践
C:C.思考
D:D.生活
答案: 【B.实践 】
3、 问题:在理想国中哪一个人物( )认为正义就是帮助朋友和损害敌人。
选项:
A: A.玻勒马霍斯
B: B.克法洛斯
C: C.柏拉图
D:D.苏格拉底
答案: 【 A.玻勒马霍斯 】
4、 问题:在道德思潮中,( )要求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
选项:
A:A.平等原理
B:B.功利主义原理
C:C.正义论
D:D.自由主义
答案: 【B.功利主义原理 】
5、 问题:幸福观受人生价值目标的影响,是人们( )的反映。
选项:
A:A.世界观
B:B.人生观
C: C.自然观
D:D.方法论
答案: 【A.世界观;
B.人生观】
6、 问题:哈丁所提出的“救生艇伦理学”的正义原则实际上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上的代际正义立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在其伦理学著作( )中,亚里士多德阐释了他对于幸福的定义。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答案: 【《尼各马可伦理学》】
【作业】第二章 伦理学的德目及现实关怀 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而回答:1.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义利之辨都有各不相同的观点,请举例说明你熟悉的一种。2.你的幸福观是什么?请结合一个实例加以说明。3.什
1、 问题: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义利之辨都有各不相同的观点,请举例说明你熟悉的一种。
评分规则: 【 北宋李觏认为,历代儒家耻于言利欲,实际上,利和欲是人由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如果人过分地追求利、欲,是贪,是淫,但是,如果不贪不淫仍然言利、言欲,就是违反人的惰性,残害人的生命,世俗之人之所以不喜欢儒家的说教,就是这个原因。(3分) 而关于仁义与利的关系,李觏认为是统一的,他认为义利统一有利于国计民生。于是,他以唯物主义的天道观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安民足食的民本思想。他从中小阶级的利益出发,主张抑制豪强、防止兼并,客观上有利于劳动人民,推动社会发展。(2分)北宋二程(程颢、程颐)于李觏的观点一致,提出了“仁义未尝不利”的义利统一观。 (2分) 而与他不同观点的南宋朱熹强调以仁义为先的义利观,他认为,圣贤之治必须以仁义为先务,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在义与利的关系上,把义放在首位,认为义就是适宜,适宜才能有利,主张重义轻利,由此引出天理人欲之辨――存天理,灭人欲。(3分)
】
2、 问题:你的幸福观是什么?请结合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评分规则: 【 幸福观受人生价值目标的影响,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2分) 如同幸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理解,不同群体也会有不同的幸福观。例如,有些人认为利己、享乐是幸福观的主要特征,物质享受与个人私欲的满足是衡量幸福的尺度。(3分) 但从一个历史辨证的角度看待幸福观,它是整个历史发展、经济关系与社会条件影响的产物。(2分)各个区域、文化与阶层的幸福观往往是由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幸福的定义也有所不同。(3分)
】
3、 问题: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谈谈你的看法。
评分规则: 【 亚里士多德把最好的生活方式称为“幸福”(eudaimonia)。从词根上说,所谓“幸福”就是有一个好的(eu-)的守护神(daimon),对希腊人来说,幸福就是一个人在各个方面都是成功的,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兴旺发达,从而成为所有人的楷模。(4分)苏格拉底认为,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应该顺其自然,人们不能过多地加以干预,而应该想办法改变自己,使自己去适应自然,能很好地适应自然便是幸福的。(3分)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们幸福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生活在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里。 除此之外,还要看他是否具备享有幸福的权利,如:智慧、正义、坚强、勇敢等等。否则,一个人永远不可能走向幸福。(3分)
】
4、 问题:请阐述你所认为的正义观?
评分规则: 【 不同时期正义观的不同体现 : 原始社会:食物的公平分配奴隶社会:较开明、不暴虐的奴隶主近代:黑人犯罪后得到比同样的白人罪犯更重的惩罚,特别是受害 人为白人时当代:维护人权(5分) 社会民主的环境中,正义是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存在的,所以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正义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不同时代的人对正义有不同的理解。(5分)
】
5、 问题:哈丁所提出的“救生艇伦理学”的正义原则真的正义吗?你如何看待?
评分规则: 【 哈丁提出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把跌落艇外的所有人都接纳到发达国家的救生艇中,但是结果是艇必然要倾覆,所有人都会被淹死,“彻底的正义却换来了彻底的灾难”。 (2分)第二,解救部分人。但是哈丁认为这种做法也十分不妥:其一是救生艇一旦满载就失去了安全保障;其二是我们无法选择究竟让哪些人上船,是让最好的人上船,还是让最需要的人上船?结果是“部分的正义却伴随着歧视”。 (2分) 第三,发达国家救生艇上的人安之若素,让救生艇保留一点空间,也让艇上的人有一份安全感。这种做法虽然会让人感到憎恶,但是这难道就是“救生艇伦理学”所倡导的正义观,“彻底的冷漠就是彻底的正义”。 (2分) 哈丁所提出的“救生艇伦理学”的正义原则实际上也就是西方国家环境问题上的代内正义立场,它所表达的话语就是:发展中国家要为生态危机承担主要责任,要努力地消除贫困,减少污染,降低人口出生率……当然还包括不要给发达国家找麻烦。(4分)
】
6、 问题:请你谈一谈为什么要关注环境正义?
评分规则: 【 这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有关,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环境问题具有有限性的特征,有限凸现了公平的分量。我们知道,环境问题主要由资 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这两个方面构成。(3分)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地球无疑是一个有限的球体。现在地球矿物资源的月开采量不仅已经大大超过产业革命以前人类所使用的矿物资源的总量。(2分) 第二,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人类共同的行动,公平则是共同行动的前提。 环境问题具有公共的性质:从资源角度来看,大气、水和森林、草地是公共资源,对公共资源的使用需要公众取得一致意见,需要合意;(3分) 从环境污染的角度看,像大气污染、地球温暖化等显然也具有公 共的性质,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人类的共同行动。要达成合意并实现共同行动的前提是国与国和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因为没有公平就没有共同的行动。(2分)
】
第三章 中国传统伦理学 1..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性恶论是 ( )。A. 荀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2.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
1、 问题: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性恶论是 ( )。
选项:
A:A. 荀子
B:B.孔子
C: C.老子
D: D.孟子
答案: 【A. 荀子 】
2、 问题: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句话出自( )
选项:
A:A.墨子
B:B.孔子
C:C.孟子
D:D.韩非子
答案: 【A.墨子 】
3、 问题: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 )的观念。
选项:
A: A.天人合一
B:B.知行合一
C: C.心学
D: D.致良知
答案: 【 A.天人合一 】
4、 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 )形成了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
选项:
A:A.秦汉时期
B:B.隋唐时期
C: C.魏晋时期
D:D.春秋战国
答案: 【A.秦汉时期 】
5、 问题:下列这些观念( )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选项:
A:A.恕
B:B.礼
C:C.仁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