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中国传统文化(京训钉)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7-23到2022-07-2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问题: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选项:
A:天人感应
B:形式逻辑
C:辩证逻辑
D:天人合一
答案: 【天人合一】
2、 问题:“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选项:
A:以人为尊
B:以民为贵
C:以仁为本
D:无
答案: 【以人为尊;
以民为贵;
以仁为本】
3、 问题:礼教的核心是:
选项: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
答案: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
4、 问题: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选项: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答案: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第六章 佛教文化 第六章单元测试
1、 问题:“佛”意思是什么?
选项:
A:智者 、觉者
B:神仙
C:庙里的塑像
D:传说中的人物
答案: 【智者 、觉者】
2、 问题: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
选项:
A:尼泊尔
B:古印度
C:中国
D:泰国
答案: 【古印度 】
3、 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
选项:
A:公元前6世纪
B:秦代
C:三国时期
D:西汉末、东汉初
答案: 【西汉末、东汉初】
4、 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
选项:
A:普救寺
B:白马寺
C:少林寺
D:南
答案: 【白马寺】
5、 问题:“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
选项:
A: 玄奘
B:迦叶摩腾
C:鸠摩罗什
D:不空
答案: 【鸠摩罗什】
6、 问题: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选项:
A:神光
B:迦叶摩腾
C:法兰
D:梁武帝
答案: 【梁武帝】
7、 问题: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
选项:
A:《大菩提藏经》
B:《大唐西域记》
C:《大乘起信论》
D:《瑜伽师地论》
答案: 【《大唐西域记》】
8、 问题:“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
选项:
A:释迦牟尼
B:慧能
C:弘忍
D:慧远
答案: 【慧能】
9、 问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
选项:
A:陶渊明
B:慧能
C:慧远
D:王维
答案: 【陶渊明】
10、 问题: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
选项:
A:禅宗公案,佛教故事
B:当头棒喝,单刀直入
C: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D:语语机锋,步步莲花
答案: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第三章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章单元测评
1、 问题: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
选项:
A:定义
B:概念
C:论证
D:自我修养
答案: 【自我修养】
2、 问题: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
选项:
A:性相近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有善有恶论
答案: 【性相近】
3、 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
选项: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其言也訒
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答案: 【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4、 问题: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
选项:
A:遵守法律
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C:随心所欲
D:遵守礼仪
答案: 【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5、 问题:儒家的核心概念是:
选项:
A:知
B:义
C:礼
D:仁
答案: 【仁】
6、 问题: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
选项:
A:分析
B:推理
C:认识
D:实践
答案: 【实践】
7、 问题:良知一词最早出自:
选项:
A:《论语》
B:《大学》
C:《传习录》
D:《孟子》
答案: 【《孟子》】
8、 问题: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
选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